他从一介书生到勇武的将领,他让清朝的开国君主胆战心惊,他也是明末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敌的一个计策让他从一代忠良之臣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叛国之徒,也让他经受了人世间最残忍的磔刑,含冤152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竟然还是当年害死他的死对头的五世之孙帮他洗雪沉冤。他就是袁崇焕,《明史?袁崇焕传》中记载道:“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为什么说袁崇焕死后,明朝灭亡的期限也就到了?他又是如何从一代忠臣变成了“叛徒”?含冤而死人间极刑
袁崇焕(1584~1630),明朝崇祯年间的一员勐将。
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考中了进士,要说带兵打仗的事情和文人是不沾边的,那你就错了,他可是文武双全,读书时也没忘关注边疆战事,兵法战略,布阵设防之道都是了然于胸。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就像是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一个大浪过来可能就船覆人亡了,特别是辽东边境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万历四十五年(1617),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明朝边关岌岌可危,朝廷却束手无策。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看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毅然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准备出镇山海关。他进京朝见皇帝,向朝廷提出了镇守辽东的策略。崇祯皇帝一听袁崇焕的谋略,赞赏不已,也十分佩服袁崇焕这一文人竟有如此胆识和韬略,于是就破格提升他为兵部侍郎,负责掌管策应辽东的防务,也即把辽东的军事事务全部交给他来处理。
身负重任的袁崇焕来到山海关之后,马上到各个防守点进行实地考察,寻找防务上可能出现的漏洞,并按照实地调查的结果重新布置防务。经过考察,袁崇焕胸有成竹地认为要守住山海关,只要守住通往关内的必经之地宁远城就可以了。于是,他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修筑宁远城。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进攻宁远,袁崇焕在这里只有一万守军,力量悬殊极大,双方鸣鼓开战,结果努尔哈赤被袁崇焕这一介书生打得大败而去,努尔哈赤还身负重伤,不久便死去了。临死前他说:“我自25岁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打不下来,真是死不瞑目!”宁远这一战是明清长期交战以来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清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袁崇焕的军事能力也自此得到了众人的高度认可。
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年,他的儿子皇太极为了替父报仇,亲率黄白两旗精兵进攻山海关,将宁远、锦州两城团团围住,形势危急,但袁崇焕却淡定自若,因为他心里早有了应对之计——坚壁清野。果然,没过几天,清军的后勤补给就跟不上了,这时袁崇焕看到后金已经快撑不住了,迅速出击。结果皇太极的精英主力死伤无数,溃不成军,几乎被歼灭殆尽,史称“宁远大捷”。自此以后,明朝的士气、军威大增,这两次胜利也是明朝后期灰暗的战争背景中少有的一丝亮色,袁崇焕本人因此威震辽东,清兵闻其名则胆战心惊。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皇太极并没有死心,他决定改变进攻方向。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领大军,偷偷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借道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一路南下,直逼北京城下。眼看京师不保,崇祯皇帝急令各路大军速来保护。袁崇焕知道后,急速率兵来援,一路上将士不眠不休,连赶两天两夜,终于赶在皇太极前面到达北京城,而皇太极也率领十多万大军逼到了北京广渠门外。随即两军拉开对战,袁崇焕亲披战甲,上阵督战,战士无不深受主帅的鼓舞,奋力杀敌,最终击退清兵,京师围困得以解除。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己巳之变”。
袁崇焕杀退清兵保住京师,可以说立下了头等大功,皇帝理应给他加官晋爵。然而,袁崇焕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被崇祯皇帝给杀了,杀的方式居然还是最为残忍的极刑——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而京中的百姓也都认为袁崇焕该死,当刽子手一寸一寸地片割袁崇焕身上的肉时,围观的百姓无不以争食袁崇焕的血肉泄恨为快。有的从刽子手手里抢到一块肉就用嘴咬,有的花钱买他的肉,有的争抢刚开膛取出的肠胃就烧酒喝,还对袁崇焕唾骂不已。还有的没有抢到或买到肉而捡到袁的骨头的人,便用刀斧把袁的骨头噼开剁碎,最后骨肉俱尽。场面惨烈无以复加,使人想起来都毛骨悚然。
我们在痛心之余忍不住要问,这么一位勇于戍守边疆,一心为国杀敌,威震敌军,还保卫了京师免遭沦陷的有功之臣,为什么忽然间被皇帝以最残酷的极刑处死、被百姓痛恨到吃肉喝血还不解恨的地步?忠臣变“叛徒”
袁崇焕之所以落得悲惨的下场还要从皇太极偷袭北京城说起。袁崇焕到达北京城外之后,立刻狙击后金军。双方激战了一段时间,形势渐渐转向有利于明军的一面。皇太极看此情景,回想起袁崇焕与自己的杀父之仇,建国之阻碍,就对他痛恨至极,想要除掉袁崇焕。这时清朝大臣范文程便给皇太极献上了一条妙策——反间计。
此前,后金大军在作战中,俘虏了明朝的两个太监,皇太极把这两人交给指派副将高鸿中、鲍承先等看管。高鸿中、鲍承先等按照皇太极的授意,晚上在看管两个太监时,故意坐在离两个太监睡觉很近的地方,滔滔不绝地讨论着当下的战事。谈到袁崇焕时,他们故意放低谈话声音,说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达成了秘密约定,两人要里应外合攻取北京城,城下之盟很快可以成功。这两个太监假装卧睡,倾耳偷听。第二天高鸿中、鲍承先等又故意将这两个太监放走。两人迅速将偷听到的“密谈”内容向崇祯皇帝报告。多疑刻薄的崇祯帝对袁崇焕心生不满。随后,金兵再施一计,在作战中故意用袁崇焕部下用过的箭矢射伤明将满桂。满桂发现箭矢上面刻有袁崇焕所部之记号,立即报告了崇祯帝。崇祯帝在盛怒之下,将袁崇焕逮捕下狱。罪名有两条,一是“专戮大帅”(指杀毛文龙一事),二是“擅主议和”。最后袁崇焕被判死刑,家属充军三千里。真的只是袁崇焕用兵自重、专戮大帅、擅主议和吗?殊不知,崇祯帝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不明真相的百姓在官方结果的引导下,对袁崇焕产生痛恨也就可以理解了。只可惜一代忠臣,就此殒命。
颜面大于人命
皇太极实行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真的谋反通敌,这是大家的普遍认识。然而,崇祯皇帝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当受骗了呢?一些人认为并非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得逞,而是崇祯帝自身的原因。金庸的《袁崇焕评传》认为,崇祯帝杀袁崇焕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更重要的是崇祯帝刚愎自用的性格使然。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长达八个多月,崇祯帝不可能不想到这是敌人的计策,之所以最终还是要杀袁崇焕,其实是崇祯帝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崇祯帝是个疑心极重、刚愎自用的人,对朝中的大多数臣子都很不信任。当年袁崇焕平台对召,激情之下说了句不该说的“五年平辽”的大话,崇祯帝一听,信以为真,就让他赶紧去了。结果袁崇焕赴任辽东后,收十糜烂局面,整饬防务,设兵布将,尚需一段时间。这对急功近利的崇祯帝来说可等不了,想起袁崇焕曾经的宏伟壮志,看到现在并无实际改观的情况,崇祯帝不免对袁崇焕有了些怀疑。
当然袁崇焕也犯下了一些错,在新官上任后不久,他就诛杀了抵抗后金的名将毛文龙,朝野惊愕。各种史料认为毛文龙虽然飞扬跋扈,骄恣索饷,但毕竟是边塞大将,而且袁崇焕是在未经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将毛文龙杀掉了,也就是先斩后奏。对于袁崇焕的这个处理方式,崇祯帝自然不会高兴:即使毛文龙有罪,好歹也是朝廷大将,你这么做显然是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崇祯帝本想处置袁崇焕,但是由于辽东防务无人可派,心里的这个火只好先窝着了。
再后来,金军绕过袁崇焕的防线,兵临京师,这本不是袁崇焕失职。然而,“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也就是说一些不懂军事大事的京城百姓和无知官员,都认为袁崇焕既然镇守边疆,现在却使得敌军打到自己的家里来了,差点儿把首都给丢了,袁崇焕作为军队大将也太失职了。更有甚者,他们又翻出袁崇焕与清军议和这笔旧账。袁崇焕曾代表明朝与清军议和,但实际上这种议和大多都是带有欺骗性的缓兵之计,双方也都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打着议和的幌子趁机休整自己的队伍,调整好后继续开战。但是百姓和官员并没有理解议和的这个内在深层含义,他们纷纷指责袁崇焕,“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认为他早就趁着议和投靠清军了。
百姓的怨言,大臣的上奏给崇祯帝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袁崇焕的表现,生性多疑的崇祯帝也越想越不对劲。就在这时,皇太极又使出一记反间计,说袁崇焕其实早就投靠清军了。崇祯帝一听又恼又羞,简直无地自容,因为就是他不遗余力地重用和满足袁崇焕的所有要求,现在袁崇焕竟然背叛他,这简直是对自己莫大的嘲讽。崇祯帝难以平复胸中的怨气,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当下之计,只有杀了袁崇焕才能解心头之恨,掩盖自己的用人失当,也才能对全国上下有个交代。
只是一个简单的反间计并不足以杀死袁崇焕,但皇太极还是使用了,并且最终计谋得逞,死敌袁崇焕被杀。皇太极之所以成功,其实只是他看到了明朝内廷君臣疑忌、结党相争的弱点。可叹英雄袁崇焕不是战死沙场,却死于敌人的奸计,国人的诬陷和国君的猜忌,不能不让我们为他的冤屈感到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