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要面子活受罪
夺巨鹿、覆秦室、立霸业,男儿立地撑天。咸阳一炬,焚尽天下人心。鸿门之宴,放走宿命死敌。
垓下之围,美人香消玉殒。乌江之畔,英雄末路长啸。
赠马横剑,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一个至死都将失败归之为时运不济、天要亡我的人。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天意弄人吗?在兵败乌江之时,本可登上渡船东山再起,他为何依然拒绝了这最后的希望,拔剑自刎?然而也有人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并非事实,到底真相如何呢?年轻气盛,楚汉争霸
项羽(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项羽年少时即表现出远大的志向与雄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项羽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时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从这一惊人之语,可看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但也表现出了项羽的狂妄自大。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被推上了历史舞台。随后他率军入关中,推翻残暴的秦统治政权,威震四方,虽未登基皇帝之位,但权力之大相当于皇帝。
在灭秦的战争中,楚怀王曾有“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在这个约定下,刘邦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欲称王于关中。然而项羽并不答应,他依仗自己功高盖世,实力雄厚,开始自行分封诸侯,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而是将其改封到汉中(今陕西汉中),最终引发了公元前206年~前202年历时四年的楚汉争霸战争。
在争霸初期,项羽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由于其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性情残暴,渐渐失去了谋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终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被刘邦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军营四面楚歌响,乌江之水呜咽流,西楚霸王一生的霸业在这里崩塌,挚爱的佳人虞姬也于此香消玉殒。
霸王是否死于乌江
霸业虽在垓下毁于一旦,但凭借着自身的勇勐,西楚霸王冲出围困,暂时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随后项羽边战边逃,逃到乌江边时,全部将士只剩下二十八人。当项羽来到乌江岸边,只见一条船上有一个人在等着他,此人就是一心要救项羽过江的乌江亭长。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他这一只小船,刘邦虽有万人之军,但没有一只可用之船,大王只要上船便可脱离刘邦的围追,再成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并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宝马送予亭长,自己则重新冲入战场。由于寡不敌众,只杀得项羽身疲力竭。前来追杀的汉军却越来越多,这其中就有项羽当年的旧部吕马童。项羽看到吕马童便笑了,大声地招呼说:“这不是老朋友吗?”背楚降汉的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转头对另一员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又对王翳说:“听说贵国出大价钱,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说完,便一剑砍下自己的头颅。这位被后人誉为战争之神的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仅三十一岁的生命,楚汉战争结束了。
项羽的死凄厉而悲壮,我们不禁为之动容叹息。但同时也不免生出疑惑,既然决定了自杀,项羽为何还要从垓下突围,非要跑到乌江边上,难道只为了多杀几个汉兵汉将?到了乌江边上,在有船可渡且只要上了船便可获得安全,并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情况下,项羽为什么又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生存机会呢?原因真的像他自己说的是“天之亡我”,还是另有隐情?著名学者冯其庸认为,项羽不是不想过江,而是没有机会过江。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早在逃往乌江的路上——东城就已经战死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认为的乌江。他在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认为,项羽自刎于乌江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史实依据。他根据《史记》中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认为项羽应是战死在东城,即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约有二百四十里。项羽垓下突围出来到东城激战,一行只剩下二十八人,这时面临着汉军数千人的围追堵截,再加上在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还被骗了。人少道远路又生,又要应对追上来的大批追兵,可想而知,想要再走完这段比垓下到东城还远的路程,项羽实在无能力了。而在《汉书》中更是有清晰的记载:“灌婴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也就是说灌婴所率数千骑中有五人一齐冲上去斩杀了项羽,后来他还因此被封了侯晋了爵。
因而冯其庸认为项羽并非在乌江“自刎而死”,而是他在定远东城就被“搏杀而死”了,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
这种观点得到了计正山先生等很多人的认同,但也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在楚汉战争时期,乌江是属于东城所管辖一个行政区域之一,因此司马迁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并不矛盾。如果真的如此,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不过江东之谜
有一种观点是说项羽认为“天要亡我,无颜见父老”。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可是项羽却一反常态地笑了,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中项羽的死被描述得慷慨悲壮,由于后人对《史记》的误读,项羽自刎乌江的传说基本源于此。
在这种说法中,虞姬的死对项羽自刎于乌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项羽和虞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家于是便结为秦晋之好。婚后二人更是琴瑟和谐、恩爱美满。项羽反秦起义后,南征北战,昼夜厮杀,虞姬也随着项羽东征西讨。然而这对有情人在乱世之中,终是不能长相厮守到白头。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所挚爱的妻子。毫无疑问,他死之后,一个凄惨的命运将摆在虞美人面前。于是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姬听了,已然明白项羽的忧虑,泣不成声,她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毕,虞姬突然拔出项羽的佩剑,往自己项上一横,一代美人香消玉殒。
项羽本身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看到最心爱的女人在垓下歌罢挥剑自刎,心中是既伤心绝望又羞愧难当,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再加上当时楚军伤亡惨重,当项羽带着仅剩的二十八名残兵败将逃到乌江时,顿觉万念俱灰,无颜去见江东父老,宁可站着死也不要卧着生,于是选择一死了之。
第二种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耻于起兵。唐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一诗中感慨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唐人胡曾也在《乌江》一诗中写道:“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有史家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想要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的高贵品质。《史记》记载说,项羽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双方以鸿沟之约,签订和平停战协议,但事后刘邦并未遵守合约,重新挑起战事,项羽失利。项羽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但又无法谈和,渡江后虽能与刘邦继续抗衡,但又要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争,这势必会再次搅扰江东父老的安宁,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项羽于心不忍,在这种怜悯百姓的感情下,他决定牺牲性命来结束连绵数年的残杀,还天下苍生一个太平世界。
项羽到底是战死东城还是自刎乌江?若是乌江,为何有船而不渡?死因是性格使然、天意弄人还是另有原因?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项羽亡死极大的关注,但至今依然难有定论。历史的轨迹我们无法改变,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不肯过江的千古之谜众说纷纭,但也许只有这滔滔乌江流水知道那其中的谜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