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西晋收拾旧山河 两晋南北朝的乱象

发表于 2019-2-27 15: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元帝咸熙二年底(265),司马炎篡位,西晋建立。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武帝的狗屎运,三分归西晋。

  公元290-307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当政。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孙秀和解系狗咬狗。

  晋惠帝元康九年(300),太子司马遹被废。

  晋惠帝永康元年(300)五月,贾后被废。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司马伦矫诏晋惠帝禅位,自称皇帝,专惠帝为太上皇,改建始元。

  元康元年(291)到光熙元年(306),八王之乱。

  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出降,不久被杀。西晋灭亡。

  很多朝代无论长短,最终都可以浓缩成一个或者两个字,绵延了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呢,则一个“乱”字便可说尽。其头绪最为纷繁,变革最为复杂。

  魏晋南北朝的特点就是“乱”。就像有的人,人们除了常叫他“张三”外,有时还叫他“狗剩”一样,对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此外,还有人称“六朝”,也有人叫“两晋南北朝”,当然还有人干脆就叫“五胡十六国”,总之叫法很多,仅从朝代名称上就知道“乱”字有多贴切了。

  正如连微博都会流行一样,名字乱如牛毛的这段历史也有一个最流行也最正确的名字:“魏晋南北朝。”可能是“魏”这个字太帅,这个时期把“魏”抢注为国家商标的政权有很多个。这里的“魏”是指曹操开创、曹丕建立的第一个魏;另一个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后来又有“东魏”和“西魏”、“冉魏”、“翟魏”。

  这段历史还有一个好有型的名字:“五胡十六国”!其实“五胡”顾名思义,就是指匈奴(胡)、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十六国”即十六个政权,这十六个政权都太冷僻了,咱就不一一列举了吧。但“十六国”与“五胡”之间原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两晋南北朝之乱,在很大程度上还和记录这段历史史料的纷繁杂芜有关系。这个时期私人修史十分活跃,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时期比较重视人权,言论比较自由,人们也都爱好写作。都说乱世出作家嘛,结果,出了那么多写历史的人,朝代也被他们写乱了。国乱史也乱,史乱国更乱!

  晋朝,是一个开瓶器,本以为能够开启这段历史,品尝到美酒的甘洌,不料却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骨肉相残,朝局紊乱,百姓饱受摧残,兵戈相接不歇,中原板荡,重堕分裂,兵来马往,杀戮循环,生灵涂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只是,凡事都有双面性,这样的乱局,也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魏晋风度,乍听上去是那么令人神往——竹林七贤,醉酒的刘伶,傲歌的阮籍,抚琴的嵇康,清谈的王衍,风流的名士,俊爽的人物。西晋司马氏俘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自董卓之乱长达九十一年的分裂。但是,晋武帝选了个白痴儿子晋惠帝袭位,任由黑丑娘们儿贾南风乱政,骨肉相残,朝局紊乱,很快就导致了血雨腥风的“八王之乱”。

  晋朝司马氏能够成为老大,也不是正道来的,司马懿装病、装傻、装老年痴呆,趁机干掉曹魏宗室曹爽,从彼时起,祖孙三代一直把持国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奸雄生奸雄。魏元帝咸熙二年底(265),司马炎在老爸死后不久就篡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英雄总会末路。魏朝末年,扶不起的刘阿斗因为老英雄们都升入天堂,只能在邓艾奇兵压境下携城投降。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晋朝终于正式并购了汉末三个大公司。“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矣”。晋武帝也就是走狗屎运,该赶上的都让他赶上了。

  食色性也!平常人都说秀色可餐,那皇帝好色,更非什么大不了的罪恶。但一万多个老婆,确也显示出这位皇帝的“色劲”太过了。而司马炎毕竟是俗人一个,缺乏帝王应有的深思熟虑和“万世帝基”的远图。所以,此盛极而衰之征,已露端倪。

  司马炎这人其实挺厚道的,他虽逼魏帝曹奂禅位,但对禅主都是锦衣玉食,好宫殿、好仆婢丰厚供养着,未曾加以残害。对于不听招呼的臣子,武帝大度能容。太康三年(283),刘毅以汉朝昏君讽谏司马炎,未获罪反而受到口头嘉奖,由此可见晋武帝的大度和厚道。

  现代人常羡慕那些“一顿饭一头牛”的人,其实哪里知道,在古代那样的人就已经很多了。晋武帝统治中后期,朝野上下文恬武嬉,奢侈无度,过着纸醉金迷、竞相斗富的荒唐生活。就连大臣何曾都“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其子何劭更是有样学样,吃顿饭就过万钱,由此可以想见这些人的豪奢。

  石崇如厕有十余美婢侍列,王济以人奶喂养用来做菜的小猪,王恺、石崇斗富更是千古穷奢极欲的典型,用麦芽糖水涮锅、以蜡烛当柴做饭……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处于狂迷放纵的气氛之下。

  精明的晋武帝司马炎竟然选中了司马衷做晋惠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司马炎与皇后杨艳都很健康,唯独太子司马衷生下来就傻乎乎,司马衷也有一子四女,个个都聪明伶俐。中间就他一个低智商,很可能是他妈怀孕过久或出生时产婆太紧张从产道拎出时磕碰了这位大胖小子的脑瓜子,使真龙儿变成傻龙子,贻祸匪浅。

  杨皇后也要礼不要命。皇太子司马衷大婚,晋武帝很想为儿子迎娶白富美的卫瓘之女。但杨皇后与权臣贾充的老婆郭氏关系很好,又私受了郭氏不少珍宝,就在皇帝老公面前盛称郭氏之女贾南风。耳软的晋武帝把短肥黑丑的大胖丫头迎进宫内,与太子司马衷配对。这位“貌陋而心险”的婆娘,成为日后断送西晋王朝的最大一颗定时炸弹。

  最毒不过妇人心,这贾南风果然肤黑心黑手更黑,真是一黑到底。有一次她发现有个宫女偷偷怀上了太子司马衷的孩子,妒怒之下,以锐戟刺入,已经成形的胎儿应声堕地而死。可怜司马衷这傻孩子,连自己的这个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当皇帝是个危险的职业,晋武帝后期就因为酒色过度,身体很不好,群臣都为谁继承皇位的事情担忧。后来在一次考试中,傻小子司马衷按照贾南风的计策,照抄了一个名叫张泓的闲差太监的判词,赢得了老司马的信赖,才稳固了太子的地位。哎呀,真险啊!差一点!

  武帝司马炎把自己尝过“鲜”的才人谢玖清派去给自己的傻儿子作性启蒙,以身试“性”,教会傻小子在床上与女人“那个”。也因此,谢才人才怀孕生下司马遹,可是,也因此可以这样设想,司马遹这个漂亮孩子也是晋武帝的骨血,因为十二三岁的小孩让人怀孕的可能性毕竟不是很大。

  齐王司马攸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亲弟弟,同父同母,是最至亲的兄弟。当初,老奸雄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仍旧把持魏朝大权,以抚军大将军“辅政”。司马师的亲弟司马昭见兄长没有儿子,便把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兄长为子。晋朝受禅后,追封司马师为景帝。

  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可是个大名人,他绝非善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没有听从魏朝命其坐镇许昌的诏命,忽然间自率大军回师洛阳,完全控制了魏朝的军政大权。司马昭在魏朝获封晋王,多次想把二儿子司马攸立为世子。但因为司马炎毕竟是自己的嫡长子,所以最终仍没有下定决心。

  司马昭临死,挣扎着向司马炎、司马攸兄弟讲解汉朝淮南王、魏朝陈思王(曹植)与当兄长的皇帝之间不相容的故事,劝诫二人友爱相扶。王太后临死,也流着泪对司马炎说:“桃符(司马攸小名)性急,而你这位当哥哥的也不慈爱,如果我死了,恐怕你们兄弟必不相容。希望你能友爱自己的弟弟,勿忘我言。”

  晋武帝身边的狗腿子害怕武帝死后司马攸继统,会对自己身家地位不利,便乘机挑拨离间,司马攸又气又急,病势加剧。齐王终于支持不住,吐血而亡,年仅三十六岁。晋武帝接知皇弟死讯悲恸不已,可是,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人总是贪心不足的,连皇帝的老岳父也不例外。杨皇后的父亲侍中杨骏,趁晋武帝病危弥留之际大过了一把皇帝瘾,大行封赏,滥加爵级,以博求美誉令名。但杨骏好谋无断,外刚内怯,烂泥扶不上墙。他为了大权独揽,就扶傻孩子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改元永熙,尊杨皇后为皇太后,立贾妃为皇后。

  自家的事,让别人管着,一般的重大诏命,走个形式画个押,入呈杨太后和杨骏后,才下诏施行。皇帝是个傻孩子,倒也无所谓,但是,皇后贾南风可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心肠有手段的,于是,她心情很是不爽。皇后一生气,后果真的很严重。

  说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大傻子,可怎么看着杨骏的脑袋也好不到哪去呢,别的不说,但看他选的住址就知道了:太傅杨骏当时住在曹爽旧宅,选这个地方就知杨骏运命不济,当初曹爽一家被司马懿诛灭三族,风水如此不好,杨骏竟没有任何顾虑,此事过后肯定又会被风水先生们当成一大“案例”来讲解蒙钱。

  皇宫内的殿中中郎孟观和李肇二人的确是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的好干部,因为当朝太后的父亲杨骏专权,小皇后贾南风想要夺回权势,他们便精心安排,派人冲入杨骏家,搜出躲在马厩里的这位草包太傅,就地一刀结果了性命,又一鼓作气,诛杀其三族,一口气杀掉数千人,老幼不免。

  说杨骏是个草包,本性又怯懦,也许他肯定不会服气,说不定他还会自诩自己是个文物保护者呢。要不为啥小皇后派来要杀他全家的兵马逼近时,他的秘书(男的)劝他烧掉云龙门来大造声势,趁势自保时,这位势倾朝野的当朝皇太后亲爹杨骏,在如此万分紧急关头,只冒出一句话:这是文物,不能烧啊!

  从来只听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真没听说过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皇太后会被饿死,天下奇闻哪!可现实是残酷的,这种事情就真真实实发生在晋武帝的老婆杨皇后身上。晋惠帝的老婆当着这位“婆婆”的面杀掉杨骏妻子后,又把杨太后幽禁,断绝饮食,活活饿死了这位风华绝代的美人。

  按照“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这样一个惯性思维,一直为杨骏所排斥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以及东安王(因功升级)司马繇都入朝掌握大权,太保卫瓘也被任命为录尚书事。贾南风皇后的族兄贾模、堂舅郭彰以及外甥贾谧也都鸡犬升天,入朝辅政。

  皇后贾南风终于拿到了“印把子”,又因卫瓘在晋武帝面前说司马衷不能继统而心怀怨恨,加上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德高名重,自己不得专擅朝政,心里早就痒痒得想除掉二人。于是,借楚王司马玮一状告准,贾后便让惠帝下诏大兵围府,斩杀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终于出了自己一口怨气。

  卫瓘之孙卫玠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岳齐名的美男子,并且待人宽恕,有君子之风,平生不见喜愠之色。由于名声太大,人长得太美,“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这就是“看杀卫玠”典故的由来)

  楚王司马玮因为刚刚杀掉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一亲王一大臣,所以秘书歧盛劝他趁机进宫除掉心狠手辣的贾南风时言道:“应因此兵势,进宫诛除贾后等人,以安天下。”但这小伙子扭扭捏捏不给力,怎么都不好意思再动手。

  贾南风可真不是善主!心够黑,脸够厚,但她也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当有人劝她借机铲除异己楚王司马玮时,立刻让大傻帽儿皇帝草诏。太子少傅张华乘机入朝,派殿中将军王宫出殿解兵,于是楚王司马玮顿成光杆司令,周围一人不剩,武艺再强,也只能束手就擒。

  在晋朝“八王之乱”中,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中了头奖——是八王中首先被干掉的。皇后贾南风大权在握,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她开始提拔亲戚朋友,当然,也少不了提拔身边的小鸡小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将近十年之间,西晋政局初安,京城政治中也没有太大的事件发生。

  都说好人有好报,其实也不尽然,这话不过是老天爷说的谎话罢了。要不,怎么会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呢?当朝皇后贾南风之父贾充,一生坏事做尽,却安享荣华富贵,幸福老死于床上。真是“杀人放火富贵终,修桥补路贫贱死”。这样的事情,让人情何以堪呢?

  当年魏帝曹髦在喊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的著名历史口号后,小伙子亲自持剑登车,讨伐权臣司马昭。倾心附和司马氏的贾充率军士与曹髦拒战,力挽狂澜,哄骗傻里吧唧的成济纵马而出,一戈就把二十岁的俊美善丹青的皇帝曹髦捅个透心凉,死于马下。果然,不久,成济就做了“谋弑”事件的替罪羊。

  司马昭深知是贾充保全了司马家族、杀掉魏帝曹髦,所以对这个“幕后黑手”非常感激,对他封侯增邑,列为亲密心腹。司马昭临死,也是因为贾充的极力推荐,才决心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篡魏后,这个“潜力股”感念贾充推荐力保的“建明”大恩,封其为鲁国公,转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

  贾充那么权势熏天,但也有吃瘪的时候。当年吴国国主孙皓被俘,贾充想当众斥责孙皓给自己长威风,就在话中夹枪带棒讽刺吴主,谁料孙皓也是个伶牙俐齿脸皮够厚的人物,非但没有被“流弹”击中,反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个贾充说的是哑口无言,却也无可奈何。

  贾充后妻郭槐,那是个吓死人的“醋坛子”。贾、郭二人的长子贾黎民三岁时,贾充从外面进来,乳母怀中的小孩子见到爸爸乐得手舞足蹈,贾充走近前逗孩子玩。郭槐以为贾充与乳母有一腿,当庭就抢下孩子,把乳母鞭打而死。小孩子也因思念而死。贾家奶娘也真不好做,动辄就会被女主人弄死。

  贾充与侍中任恺不睦。任恺便劝说武帝把贾充踢出京城,这贾充也够厚黑,就嫁女与太子。皇储结婚,老丈人肯定就不用走了。所以,好多大事的缘起,往往是件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小事。假使当初贾充不被外派,他也不会把女儿嫁给傻帽儿太子。当然,如果他不留下,也就不会死后被诛灭三族。

  “窃玉偷香”这个词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可是知道这个词来自贾充的小女婿的就不多了。贾充小女儿贾午少女思春,相中了南阳人韩寿,便与其成就了好事,晋武帝御赐给老爸的西域异香也偷出来赠送给韩小伙。贾充闻到其身上奇香扑鼻,经月不歇,明白是女儿偷汉,便也顺坡下驴,把贾午嫁予韩寿为妻。

  贾充的小女婿果真命好,在惠帝即位后不久,也就是元康初年就病死,而他的四个兄弟和老婆贾午后来因贾充的事情连累均被诛族,贾午更是被大棍乱捶而死。可见,男欢女爱的故事虽美好动人,但应该只观高潮大团圆处即可止歇,再往下看,就是鲜血淋漓,血肉横飞了。

  财迷古今有之,但估计都抢不过王戎。王戎为司徒公,他家有品种优良的李树,出卖果实赢利,又怕别人取核种树仿植,便在售出前用细针把李子核钻透,财迷到了神经病的地步。

  两晋南北朝的乱象,不仅体现在朝代的更迭和世事的繁杂上,就连名人们也那么让人难以理解。魏晋交迭之际,阮籍、嵇康等人为了逃避政治杀戮,醉酒佯狂,疯疯癫癫,还有情可原。晋武帝中后期,政局稳定,四边无大征伐,本来正是励精图治之时,这些朝廷精英们却一反常态,个个变成了大哲学家和大诗人。

  世人皆醉,却也有人独醒。太子洗马江统见迁居关中的匈奴等少数民族常常闹矛盾,就上书《徙戎论》,以警朝廷。他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语中的。但江统论上,朝廷不用。不到十年,江统的忧虑皆成现实。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杀入中原,大地板荡,黎民涂炭,一发不可收拾。

  皇后贾南风难改荒淫放恣,她常借看病为名,与太医令程据搞在一起。就这样还觉得不过瘾,天天派人从宫外哄骗美少年俊小伙入宫,败火过后,常常是杀人灭口,把这些“药渣”统统做掉。有个小吏床上功夫好,人又美貌温存,深得贾南风喜爱,故而留其一命,人皆笑其和当今傻帽儿圣上是“同情兄”。

  丑女皇后贾南风的淫秽地球人都知道了。一辈子都奇妒无比的贾后亲妈广城君郭槐,到老了倒往好处转弯,她常常劝皇后女儿对皇太子好一些,并不时切责怒骂无礼于太子的外孙贾谧。郭槐临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一直谆谆嘱咐女儿贾南风要对太子慈爱,不可听从贾午、贾谧的话。言毕,呜乎哀哉。

  皇太子司马遹,字熙祖,为晋惠帝长子(也可能是武帝司马炎之子)。自小就聪明得不得了。一次皇宫内半夜失火,晋武帝登楼观望,司马遹当时才五岁,在一旁牵武帝的衣带把他拉入暗影之中。晋武帝觉得很好奇,问小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司马遹说:“暮夜仓猝,应严加提防,不应该让旁人看见皇帝在光亮中。”

  皇后贾南风的确非常阴险恶毒,她一直很忌讳名声好,但非自己亲生的皇太子司马遹,密遣身边太监不时去怂恿太子“极意所欲”。太子老师杜锡虽也不时谏劝太子修德进善,但皇太子性情已移。司马遹又怒又不耐烦,让人把大针藏在杜锡的坐垫中,刺得老先生鲜血淋漓。够强,难道这也是锥刺股的翻版?

  果然最毒妇人心。晋惠帝元康九年(300)十二月,经过长久谋划,贾后终于下定废杀太子的决心。贾后先上表请废太子为庶人,又自作皇帝诏书“许之”。然后贾后派人持诏书于东宫,废太子司马遹为庶人,把他及其三个幼小的儿子皆软禁于金墉城,并下诏杀掉太子生母谢妃以及太子侧妃蒋俊。后又借故将太子送往许昌宫囚禁。颠沛道中,太子长子困厄而死。

  要不人都说“斩草要除根”。这不,因为太子还活着,所以有不少人想废掉贾后,拥返太子复位。贾后虽然天天欢宴淫乐,但提防之心也从未松懈,获悉有人要拥复太子的事情后,贾后大惧,派太监孙虑携毒药专程去许昌宫毒杀太子。不过最后事情有变,太子是被打死的。

  惠帝永康元年(300),在五月的一天,赵王司马伦、孙秀等率大队禁军趁夜杀入皇宫,派惠帝的堂兄弟齐王司马冏冲入内宫,把大傻哥们儿架出来,拿他充当必不可少的“道具”。先下诏召来贾谧杀之,然后齐王司马冏冲奔到贾南风殿内,一脚踹贾后一个大马趴。贾后被废为庶人,幽禁于建始殿。后被毒死。

  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司马允渐渐知道赵王司马伦有篡逆之心,便装病不上朝,密养死士,暗中准备趁机诛除赵王和孙秀。围攻司马伦的相府时,幸亏司马伦秘书挺身遮蔽,否则这老王爷肯定变成刺猬。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陈徽的哥哥陈准当时在宫中值勤,本想派人持白虎幡授其弟太子左率陈徽,助战司马允,但派出的执举白虎幡的司马都护伏胤是个墙头草,贪得富贵,斩杀了司马允。

  后人说起石崇,想的都是他和贵戚王恺、羊琇互相斗富的故事,想当然以为他是个贪鄙暴富的粗陋之人,如此则大谬。石崇之父石苞(字仲容)有六个儿子,石崇最小。石司徒临终时,把家财均分给五个儿子,唯独不分财给石崇,石苞妻问老公这样做的原因,石苞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孙秀势力最大的时候,听说石崇那藏了一位美人名叫绿珠的,就派人去索要。石崇勃然大怒:“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孙秀使者再三劝说,石崇坚称不可。孙秀大怒,正在推审淮南王“造反”案,顺便就把石崇的名字列入逆党之中。全副武装的兵士前往逮捕石崇时,绿珠为保全石崇,越梯而下,跳楼自杀。

  废除淫后贾南风,晋武帝的亲侄齐王司马冏(他的父亲司马攸是司马炎弟弟,差点被司马昭立为世子)功劳不小,但事后叙功,只得了个游击将军。“(司马)冏以位不满意,有恨色”。孙秀觉察到这位王爷怏怏不快,又怕他在京城内会生出什么事端,就一纸诏书把他外调,坐镇许昌。

  为了把赵王司马伦的威望抬高到一个人神共仰的高度,好帮助他篡逆。孙秀又耍了个花招:提出为司马伦加九锡(做臣子的,只要加了九锡,那就是准篡位了)。这个提议几乎就是自己给自己封官,“朝廷”当然同意。司马伦得了“九锡”,诸子又皆握各路禁军大权,孙秀自然也水涨船高,加侍中、辅国将军、相国司马等官。

  司马伦和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脑残(大奸雄司马懿这个儿子真是不肖之子,这一支血脉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且一代不如一代),真正厉害的反而是出身微末的孙秀。但这位孙秀“狡黠贪淫,所与共事者,皆邪佞之士,惟竞荣利,无深谋远略,志趣乖异,互相憎嫉”。真正是小人得志,因时趋势。

  孙秀有个儿子叫孙会。为了彰显自己家,孙秀娶了惠帝亲生女儿河东公主做儿媳。一年前,孙会还在洛阳城西贩马,如今,城中百姓忽闻这位丑八怪马贩子当了驸马,“莫不骇愕”。河东公主虽然父是大傻帽母是黑娘们儿,但毕竟是公主身份,竟与这么个人成婚,也成当时一大新闻。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春正月,孙秀与司马伦实在等不及了,就派晋惠帝的堂叔义阳王司马威去惠帝那里逼其“禅位”。惠帝傻倒是傻,但也知道身上的玺绶是很重要的东西,死抱着不放。司马威拼命抢夺,都快要把惠帝的手指掰断了,把他疼得嗷嗷大哭。

  司马伦得遂心愿,改元建始。当上皇帝了,自然是大封“功臣”,孙秀、张林、司马威等加官晋爵,“其余党羽,皆为卿、将,超阶超次,不可胜记。下至奴卒,亦加爵位”。每次朝会之时,貂蝉满座,“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这就是“狗尾续貂”典故的由来)

  司马伦虽当了皇帝,但真正的皇帝显然是孙秀。司马伦所发布的命令连放屁都不如,孙秀随随便便就能更改了,封个官许个愿,简直稀松平常。为了安抚宗室,拉拢人心,孙秀也以司马伦名义加封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以及河间王司马颙大将军名号,并把司马伦亲信多人派出给三王充当僚佐,以为监视和内应。

  司马伦才当了两个多月的一把手,在许昌坐拥强兵的齐王司马冏就派使臣通知成都、河间、常山、新野四个司马王爷,移檄天下,发兵讨伐赵王伦。孙秀、司马伦听说三王起兵,大惧不已,天天弄几大帮人在宫里跳大神。大神跳得还真灵验。齐王司马冏在颍阴被张泓打败;孙会、士猗等人又在黄桥大败成都王司马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司马颖乘孙会等人松懈之机突然进攻,大败孙秀兵马,宫内数千甲士又迎惠帝复辟。估计大傻帽儿皇帝非常郁闷:怎么总是大半夜把自己从被窝中喊醒,稀里糊涂地一会儿被拥上殿一会又被弄去金墉城。事定之后,三王入城,发诏杀掉赵王司马伦四子,捕斩孙秀等人亲党,并赐死司马伦。

  惠帝重新坐上宝座,篡位的赵王伦被赐死,齐王也大赏“功臣”。齐王司马冏获封大司马,成都王司马颖为将军,均加九锡;惠帝堂叔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加三锡;常山王司马乂改封长沙王,为抚军大将军。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和长沙王司马乂这几个人都是青壮年王爷。河间王司马颙年纪在四十岁左右。可以想象,都血气方刚的人,谁会服气谁啊?

  曾经夺过惠帝玉玺的义阳王司马威,听说赵王司马伦倒台,慌忙逃归洛阳待罪。诸王本想放他一马,一直呆呆坐在上座的惠帝忽然发话:“阿皮(司马威小名)掰我手指,夺我玺绶,不可不杀。”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傻子这句话,也是他当皇帝一辈子唯一自己做出的“决定”,于是司马威只能就死。

  能激流勇退,方能明哲保身。齐王司马冏一直怀疑大才子陆机为赵王司马伦替惠帝撰写禅位诏书,就把陆机、陆云兄弟抓起来想杀掉。成都王也为之辩理,救了二人,并表陆机为平原内史,陆云为清河内史。二陆兄弟的友人劝他们赶紧远离是非,陆机不听。但齐王司马冏手下的东曹掾张翰以思念家乡莼菜汤、鲈鱼脍为借口离去,不仅能避祸,还能留千秋万古潇洒之名,此举是真名士所为。

  人都爱得意忘形。齐王司马冏大权在手后,尾巴都要翘到天上,走路眼都往上瞧,手抓印把子,大起府第,耽于宴乐。侍中嵇绍、殿中御史桓豹、孙惠等人皆上书相劝,尤其是孙惠上书,言语恳切,辞理分明,字字句句都说到点子上,可人家司马冏对这些良谏,都“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惠帝永宁二年(302),河间王司马颙发兵造反。司马颙本来就是赵王司马伦的心腹,当时也是形势所迫才加入讨赵王的军队,齐王一直放在心上。至此,他觉得时机成熟,派部将李含、张方为先锋,率军直奔洛阳,同时,又邀成都王司马颖一起发兵。

  河间王部将李含、张方临近洛阳屯军,发檄让长沙王司马乂攻讨齐王司马冏。齐王想先下手为强,便派人攻袭长沙王。司马乂率百余人飞驰入宫,关闭诸门,“奉天子攻大司马府”。有皇帝在手,一下子就转被动为主动。连战三日,司马冏被捕。傻帽儿皇帝也知道好坏,很想饶他一命。最终没能做到。司马冏成为八王中第四个死掉的王爷。

  长沙王司马乂深觉惠帝这个幌子和挡箭牌好用,凡遇反叛,总是把皇帝大傻哥哥弄到军队中,只是他对傻哥哥服侍周全,礼数不亏,故而条件再艰苦,也没有人生出异心。但是事情突变,惠帝族叔东海王司马越半夜偷袭抓住司马乂,又借张方之手将司马乂放在火堆上慢慢烤炙而死。八王中,他是第五个被干掉的。

  河间王司马颙多次被雍州刺史刘沈打败,赶紧命令张方长安救驾。张方临走时,掠劫洛阳宫中男女万余人而去,途中缺乏食物了,便杀掉掠来的男女,夹杂牛羊肉充当军粮。到关中后,张方与司马颙双方合军,大败刘沈,腰斩了这位雍州刺史。哎呀,真是想想都恐怖。

  司马越效仿司马乂,也把傻子皇帝当幌子,挟大军直扑邺城。司马颖给守洛阳城门的石超五万兵,命他迎击。石超在荡阴(今河南汤阴)大败司马越军。晋惠帝车倒草中,脸上中刀,身中三箭,狼狈不堪。侍中嵇绍以身相卫,血溅到傻皇帝身上。惠帝不让换衣服,说:“嵇侍中血,勿浣也!”谁说惠帝傻啊!

  卢志劝司马颖奉惠帝还洛阳,这个时候还有一万五千多人的队伍,逃跑时做护卫还是绝对没问题的。到了黎明时分,司马颖生母程太妃舍不得邺城,迟迟不愿起身,万余大军见主帅无谋,一哄而散,司马颖和卢志只带数十骑拥着惠帝乘犊车南奔洛阳,狼狈不堪。逃至邙山,将军张方拜迎,傻乎乎的皇帝亲自扶起。真傻?假傻?

  王浚攻入邺城之后,先是打开城门,纵兵尽情掠夺。等到退兵回蓟州之前,王浚又怕鲜卑士兵携带抢掠的妇女行军耽误正事,便下令:“敢有挟藏者斩!”诸族骑兵当时还很害怕晋朝军法,纷纷把千挑万选抢掠来的绝色妇女推入易水中淹死,共死亡八千余人。

  诸王争战期间,晋朝的流民首领李雄自称成都王。匈奴贵族刘渊本来被成都王司马颖荐为冠军将军,也趁乱率五部杂胡起事,建国号曰“汉”,自称汉王。西晋最后两个皇帝怀帝和愍帝都为他们所俘虏,接连让晋帝上演“青衣侑酒”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汉族臣子心中永拂不去的伤痛。

  惠帝返回洛阳以后,张方仗着自己手下有兵,当起了皇帝的家。他手下的士兵从长安来,一直把京城当作块大肥肉,在洛阳烧杀淫掠,都吵嚷着要“奉帝迁都长安”。惠帝不愿再颠簸,不答应出城。张方率大批士兵入殿,在后宫大肆奸污宫女,抢劫珍宝,然后搜出躲在后园竹林里的惠帝,逼着皇帝登车出发,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真够给力了。

  张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但挟持惠帝,还挟持了成都王司马颖以及惠帝另一个弟弟豫章王司马炽,一起来到长安,河间王司马颙就暂时成为西晋王朝真正的主人。他让惠帝下诏废掉皇太弟司马颖,改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唯颖、炽及吴王晏”。

  惠帝永兴二年(305)七月,东海王司马越也喘息已定了,又给张方和河间王司马颙安了个“劫颙车驾”的罪名,发布通告于天下讨伐河间王。成都王司马颖原来的手下也纷纷在河北起兵。见各地战乱纷纷,河间王就又拉起司马颖垫背,封他为镇军大将军,然后让他返回河北招抚。

  东海王司马越雄兵数万,斗志昂扬,一路高歌猛进,军近洛阳。眼见大事越来越不妙,河间王司马颙就想和司马越握手言和。由于张方曾经以下犯上过,怕二王和解后对自己不利,就坚决不同意。河间王就派张方的老友郅辅以送信为名,趁张方读信时杀了他,扫清了和解的障碍。

  皇帝真是个抢手货。就在公元306年5月,东海王的将军祁弘连败河间王司马颙的军队,一直攻入长安,祁弘抢到惠帝后,又拥着皇帝还洛阳。因为惠帝在司马越手中,关中地区都臣服于司马越。同年7月,惠帝又回到旧都洛阳,改元光熙。每经一次劫难,惠帝就被迫改一次年号,这也是西晋“八王之乱”的一大特色。

  范阳王司马虓手下长史刘舆(大文豪刘琨之兄)假称诏命赐死八王中被杀的第六位司马颖时,这位年轻貌美的王爷倒很镇静。他自叹道:“我死之后,天下安乎不安乎?我自放逐,于今一年,身体手足不见洗沐,取数斗汤来!”然后从容就死。魏晋风度,在这么一个临死王爷身上也可窥见一斑。

  俗话说,鸟尽弓藏。司马越觉得傻子惠帝没什么利用价值了,便于公元306年(惠帝光熙元年)12月,派人毒死了老傻哥儿,时年四十八。惠帝自登基以来,十六年中多少个夜晚被人从热被窝中拉出来,强掖升殿,被迫书写诏书诛杀自己最亲近的人,还常常被人弄去当挡箭牌,几乎没一天安生过。

  半傻半愚的晋惠帝,并不是人事不知,他也知道人情冷暖,知道生活悲苦。但就是不能像常人那样条理明晰地行事,白白可惜了皇帝的位子。尤其他那“何不食肉糜?”的流传千古的“笑话”,我们读之细品,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惠帝崩后,司马越让惠帝二十五弟司马炽当了皇帝,改元永嘉,是为晋怀帝。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以晋怀帝名义下诏司马颙为司徒。司马颙刚走到新安雍谷,东海王亲弟南阳王司马模派来的将领梁臣突然冲入车中,用大手活活掐死了这位一向老谋深算的王爷。至此,八王中的河间王司马颙向地狱报到,排名第七。

  八王之中七王相继被杀,就剩司马越一枝独秀了。司马越让怀帝继位后,独揽大权,先是害掉怀帝的侄子,也就是十四岁的清河王司马覃。不久,他又杀掉怀帝亲舅王延及大臣高韬等人,到了怀帝永嘉五年(311),司马越征讨羯族首领石勒时,突然发病,死于当地,尸骨并棺柩也被石勒派兵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怀帝永嘉五年(311)6月,匈奴刘渊的汉军抓获了晋怀帝,两年后晋怀帝被杀,年仅三十。公元316年,惠帝的另一个侄子晋愍帝司马邺也投降了,不久就被杀了,才刚刚十八。至此,西晋灭亡。怀帝、愍帝都是很不错的青年干才,但“八王之乱”已经使晋朝孤木难支,任谁也无力回天。

  纵观整个晋朝,晋惠帝虽是昏庸了些,但绝不暴虐,只是这么大一个国家,由一个愚君来统理,那是不乱也不可能的了。晋武帝没有远见,所托非人,儿子不争气也罢,托孤大臣不是杨骏那样的擅权鼠辈,就是张华那样的世故老臣,以至于贾后奸邪妇人秉国,赵王司马伦阴险王爷篡逆,诸王争起,亡乱终至。

  由于晋武帝在位二十六年,皇权威力影响巨深。所以“八王之乱”绝非赤裸裸地像东汉末年那样胡乱开打,而是大乱开始时各种势力都打着拥护皇权的旗号,或者“矫诏”行事,所以司马衷这个“土木偶人”恰恰可以成为各位皇族野心家手中最大的王牌,直到傻子皇帝再无可用之处,才被毒药弄死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