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最吸引人的,除了它独有的高原风光外,还有它的宗教。没有了藏传佛教,没有了遍布藏区的寺庙,没有了摇着转经轮的千万信徒,西藏的魅力必定要大打折扣。西藏的宗教凝聚了西藏文化和艺术的最重要部分,被称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寺庙”的唐卡正是西藏艺术中的一朵最动人心魄的奇葩。
唐卡又名孤唐,是兴起于公元8世纪的一种为藏传佛教所独有的艺术形式。不了解唐卡的人,开始听到唐卡的名称,总不免会联想到唐朝。事实上,唐卡的“唐”并非唐朝之“唐”。“唐”藏语“平坦、清晰”之意,“孤”藏语“身体”之意,引申为“佛像”,有尊敬之意。简单地说,唐卡即是一种卷轴画,一般用纸、布、羊皮或丝绸作底,经刺绣、版印或绘制,用彩缎装裱而成。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编织、拼贴或套版印刷等方式制成的叫做“国唐”,用颜料在画布上绘制的则叫做“止唐”。止唐又可以根据画背景时所用的不同颜料划分为金唐、赤唐、黑唐、彩唐等。内容以各类佛像为主,因容易随身携带和收藏,流行于西藏各地。在西藏,唐卡用途广泛。除了寺庙或家庭悬挂唐卡用于膜拜瞻仰外,在藏族传统婚嫁迎娶仪式中迎亲队伍前面,要悬挂唐卡以求吉祥,望果节庆丰收转地边时前面也要由唐卡引路,野外演出藏戏时常会悬挂唐东杰布唐卡,甚至很多地方祭山神、观风水、修房造屋时也要悬挂唐卡进行祈祷。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一般长1米左右,宽六七十厘米。巨大的和袖珍的唐卡则比较少见。西藏各大寺庙一年一度的“晒佛”或“展佛”活动,所晒所展的即是巨幅唐卡。布达拉宫珍藏的两幅巨幅唐卡,为巨幅唐卡中的佼佼者。这两幅唐卡是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摄政王桑结嘉措为了缅怀五世达赖政教方面的功绩而主持制作的。其中大的一幅为55.80米×46.81米,小的一幅为32米×23米。
关于唐卡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释迦牟尼时代。佛像艺术传入西藏后,与印度一样,起初主要体现在寺庙里的无数壁画上。但由于西藏的居民普遍过着流动不居的游牧生活,逐渐产生了适于游牧生活中随身携带和悬挂的唐卡。
唐卡的绘制从一开始,即以师徒传承的形式延续。在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流派。以山南勉唐地方勉拉顿珠嘉措为首的勉拉顿珠画派,以朱古南喀扎西为代表的噶玛噶画派(噶尔画派);后藏群英嘉措自行创立的新勉唐画派,庆则钦姆为首的庆鲁画派,朱古歧乌的歧乌画派;康区德格地区祖拉却吉朗娃为首的德格画派等,都是藏区绘画史上著名的画派。按地理区域划分则可分为藏东、藏中和藏西三大流派。
唐卡画师在西藏被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他们绘制唐卡时必须遵循《佛说造像量度经》、《圣像绘塑法知识源泉》等所规定的姿态、尺度、比例绘画,不可逾越。在广大僧侣和信徒们的心目中,各种佛、菩萨是恒常不变的。因此,唐卡“因循守旧”的传统反而使唐卡这种艺术形式保持了生命力。另有少量唐卡由活佛、仁波切来绘制,因为这些唐卡的形象是不为平常人所知的,是“大伏藏师”在“禅定”中挖掘出来的宝藏。
唐卡还有一大特色,即极为贵重和讲究的绘制颜料。过去,绘制唐卡的颜料均为天然矿物或植物,其中包括绿松石、孔雀石、松耳石、藏红花、玛瑙石、滑石粉、雄黄、贝壳、圆石、泥金粉、金属粉末、朱砂等物及纯金纯银。颜料的配制依赖手工,过程复杂。据说,不同颜色颜料的配制与操作人的力气大小直接有关。如白色和黄色多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老人慢慢研磨。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虽历经数百年,画面仍金壁辉煌,闪亮夺目。
画师通常都不在唐卡作品上署名。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成为大艺术家的想法。一代一代的画师,默默无闻,为了来世和信仰作画。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
唐卡店内场景。在西藏,唐卡画师的地位很高。旧西藏时大昭寺顶层有达赖喇嘛的行宫,对面就是画师上班的地方。旧西藏没有油画和山水画,画的都是唐卡,人们对唐卡画师非常尊重。
唐卡知识
如果家里需要供奉一幅唐卡,首先要请活佛占卦,活佛根据你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你应供奉的佛、菩萨或本尊。画师绘制唐卡时,要严格遵守一定的仪轨要求。绘画前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诵念经文、奉献供品或发放布施。通过观修祈请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之后,才能进行绘制。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或护法神,还要根据所画的本尊或护法神进行入密仪式、观修等。画师在绘制唐卡期间,要沐浴洁身,严禁食肉、饮酒、吃葱蒜、近女色。
具体绘制唐卡的过程如下:根据画面大小,将白布用绳子绷在特制的木框上,涂上一层胶水,干后用胶水和粘土混合成糊状涂在布的两面。待干后,一边用布头沾水涂在布面,一边用光滑的卵石进行打磨,经反复打磨后,布面平整光滑,干后才起稿。起稿时必须严格依据画佛像的尺度。任何佛像或坐或立都有相应的造像尺度,如果不按尺度,就不能成为佛像,也不能开光。起稿一般用烧制的柳木炭条,完成后用淡墨线勾画定稿,然后就上色,用松石、珊瑚捣碎的颜料按深浅不同点上去、晕染开,上乘的唐卡作品还必须使用纯金碾磨的金粉勾勒神佛、莲座乃至法器的轮廓。唐卡画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宗教知识和历史知识,在细节的处理上才能符合佛法的精神。唐卡绘好后,用纸或绢作衬,四周用彩缎作画框,两端装上木轴,面上还要加一道黄绸遮幔。最后一道程序是请高僧活佛进行装藏,即在佛像的额、下巴、颈等背面写上“翁”、“啊”、“吽”藏文或梵文明咒,然后送寺庙内,请众僧诵经进行开光仪式,使佛、菩萨或本尊附于画上,唐卡才会有灵气,一幅唐卡至此才算完成。
开光。开光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仪式,就是为神佛等的住处和佛像、佛塔、经典等举行的灌顶仪式。经过开光仪式迎得神灵安住,使其具有“佛性的力量”。
开光仪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整个仪式就完成了。
唐卡有西藏“百科全书”之誉,因为唐卡题材除了宗教内容外,还包括了大量的历史和民俗,是了解西藏的一个比较直观的途径。
唐卡内容主要有以下类别:一、佛与菩萨类;二、佛传或佛本生故事;三、密宗本尊各神;四、观音度母类;五、护法神与明王类;六、上师高僧与有大成就者类;七、藏族历史及历史人物类;八、坛城佛塔类;还有其它如宇宙日月天体运行图、香巴拉图、须弥山图、生死轮回图等。唐卡画面上有各类佛、菩萨、明王护法、佛母上师等形象,可谓千奇百怪,复杂多变。对于一个没有一定佛学功底和西藏各方面的知识的外来旅行者,别说理解一幅幅唐卡所表现的思想观念了,就是仅让他去识别不同的佛、菩萨和本尊的形象,也已是勉为其难。
欣赏唐卡,首先要知道唐卡画面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讲,每幅唐卡画面分作上中下三部分。中央部位一般绘本尊造像,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诸如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师、观音菩萨、五部金刚大法、诸祖师等;上部即为空界,亦称圣界,绘有诸佛菩萨;中部即为人间,也称凡界,绘有护法神及僧侣;下部即为阴间,也称地狱,绘有罗刹鬼等。但圣凡之界并无如此严格区分,常常也有不依此绘制的唐卡。居于空界最中间的一尊佛像,被称为“顶严”。绘于唐卡之上的各种图案,如诸佛菩萨的姿态及所佩戴的项冠、璎珞、念珠等饰物,所持的法器,各异的造型,均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
晒佛时用的巨幅唐卡。由于唐卡受纸张、丝绸、布匹等材料保存年代的限制,传说中吐蕃时期的唐卡现已无法见到。现存的唐卡,除有少量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的作品。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唐卡作品,是公元11世纪高僧阿底峡临终前,其弟子格西·那措译师托尼泊尔画师绘制的阿底峡肖像。该唐卡过去作为热振寺的镇寺之宝一直保存在寺内。
观世音菩萨被奉为雪域怙主,藏族人认为传说中与罗刹结合的猕猴及松赞干布、达赖喇嘛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拉萨的红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与汉地不同,西藏和印度的观世音菩萨皆为男相。在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多以四臂观音的形象出现,常见的四臂观音有两种相状:寂静像和忿怒像。四臂观音的心咒是六字真言。
白度母和绿度母
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化身之一,呈21相,藏语称为“卓玛”。在21位度母中,最受人们喜爱和尊敬、也最为常见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传说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别是白度母、绿度母的化身。
白度母又被称为“救度母”,藏语称为“卓嘎”,是赐成就度母。她身为白色,呈16岁少女相,共有七个眼睛,故有“七眼神女”之称。
藏密始祖莲花生
莲花生大师生于印度西方邬仗那国(今巴基斯坦),因其自湖中莲花化生,故名为“莲花生”。莲花生大师是藏密的始祖,也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公元755年,赞普赤松德赞派专使前往印度,迎请莲花生入藏。莲花生在西藏期间,翻译经论,宣扬佛法,建成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并创建密乘道场,为西藏密乘奠定了基础。
苦行者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1040—1123)为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的高足,是西藏最著名的苦行者,被誉为“西藏密宗成就第一人”。他还是受人喜爱的吟唱诗人,他的《米拉日巴道歌集》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唐卡里的米拉日巴披着长发、上身袒露,正用道歌讲经说法。周围是他说法度众及感化信徒主动来供养的情况,背景是怪石嶙峋的山洞,表明他正在苦行。
当雪域众生把绿度母的化身白玛岗(墨脱)视为人间天堂的时候,一个关于香巴拉的传说诞生了。人们纷纷走上寻访香巴拉的朝圣之途。据说,凡前往香巴拉的人,沿途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前后共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