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取经是中国人非常熟知的故事,人们都知道唐僧是唐太宗李世民派出去的,而且,唐太宗还与他结拜为兄弟,称他为“御弟圣僧”。临行之时,唐太宗为他准备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还赐了一个紫金钵盂给他沿途化斋之用,并有两个从者和马匹。
但实际上,唐僧并没有这么好的福气,有关唐太宗的都是民间传说,后来又被吴承恩写进了《西游记》。
唐僧的俗名叫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死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陈祎于隋末出家,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后人称唐僧。他是唐代高僧和佛教学者,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还是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
玄奘博通经论,认为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分歧很大。他在国内遍访名师,还是难以定论,于是就决心到天竺(古印度)去,通过广求异本,相互参验,来求得解决。贞观初年,玄奘跟随一些商人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至天竺。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玄奘辩才出众,所到之处必讲经释疑,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在当地名声大振。
玄奘有很强的语言能力,他在西域的17年时间,历经一百多个国家,都通晓这些国家的语言,玄奘的外语能力可以从他回国后所做的翻译工作中看得出来。玄奘在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
玄奘从天竺等地带回大小乘经、律、论共657部,其中有《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具舍论》等。他花了20年时间译出了大小乘经、论75部,共1335卷。
实际上,当年玄奘西行完全是个人行为,并没有受命于李世民。他西行的过程异常艰苦,跟随他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但他回国之后,受到了李世民的接见。李世民和他谈话以后非常高兴,诏令玄奘在弘福寺将梵文佛经翻译出来。
其实,到天竺取经的事并不是玄奘首开其例。早在汉明帝时,明帝派遣郎中蔡愔、秦景到天竺去取经,得到了佛经42章及释迦牟尼的立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经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