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重创了唐王朝,使唐王朝由辉煌的巅峰走向了衰落。唐玄宗李隆基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将安禄山处死。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把在征讨奚、契丹时贻误战机打了败仗的裨将安禄山押送到京城,请求朝廷依法处置。当时为中书令的张九龄上了一道奏章,援引古代事例,提出处死安禄山的建议。他在奏折上说:“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张九龄在奏折中的意思是说,安禄山不死,必将成为后患。遗憾的是,张九龄这个正确的预言被唐玄宗否决了。唐玄宗说:“卿请毋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唐玄宗把安禄山当作忠良予以赦免了,让他安然回到了范阳(今北京附近)。
后来,唐玄宗还让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使其得以随意出入宫廷。唐玄宗先后封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平卢节度使,后来又让他兼任范阳、河东的三镇节度使,其手下拥有20多万兵将,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四成。其间,虽然有多位大臣先后进谏,称安禄山有反迹,但唐玄宗都没有认真听取。终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奉诏清除杨国忠为名,率领大军直取长安。正在宫中欣赏霓裳羽衣舞的唐玄宗西出长安,仓皇逃窜。当他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境内)时,将军陈玄礼及其手下将士因为痛恨杨国忠、杨贵妃兄妹贻误国家,便逼着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迫于形势,只好接受将士的要求,下旨让杨贵妃自缢。
倘若当年唐玄宗接受张九龄的建议,杀了安禄山,就很可能没有“安史之乱”,没有马嵬坡的生离死别,没有长生殿的梧桐夜雨、黯然神伤。不难想象,每年的七夕,在长生殿里,夜半无人私语之时,唐玄宗一定留下了无数悔恨的眼泪。实际上,唐玄宗的这种悔恨,早在逃亡到成都不久便已经开始了。在成都时,唐明皇想起张九龄的先知先觉,不禁怀念不已,于是下诏褒奖这位已经死去十多年的大臣,称赞他“说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