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外婆的血肉
没有比小红帽更清新温暖的童话形象了:纯洁,天真,无邪,甚至当狼吃掉外婆和小女孩后,猎人将狼的肚子一剪开,两人还好好活着。读完这则童话后,抬头看看天空,也许会觉得连阳光都格外明媚。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小红帽故事的初始版本。据民俗学家考证,那是几个世纪前法国边远山区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充满血腥气息。传说的开头似乎还是温暖的:
“从前,有个妇人告诉女儿:“把这些热面包和牛奶送去给外婆。”
然后,这个小女孩就在十字路口遇见一个狼人。
后面的情节就和与熟知版本不同了,当小女孩沿着针叶林走到外婆家时,浪人早已杀死了她的外婆,还把一些尸肉存放在了橱柜,把血液装在了酒瓶里。然后,情节又回到了我们熟知的那样,狼人躺在床上冒充外婆。
“嗨,外婆,我带了热面包和牛奶给你。”
“将它放在橱柜里,把橱柜里的肉拿去吃,把那瓶酒拿去喝。”
“小女孩就喝起酒、吃起肉。这时,一只小猫说:‘这个龌龊的女孩,居然吃外婆的肉,喝外婆的血!’”
接着,狼开始试图诱骗小红帽靠近,方便吃掉她。
他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的孩子。然后到我床上来躺在我旁边。”他让小女孩把衣服全部脱掉,围裙丢进火堆,外套、紧身内衣、洋装、裙子和袜子,全部丢进火堆里。因为“你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但小女孩似乎发现点什么。
“哦,外婆,你有好多的毛哦!”
而狼人的回答是:“这样才容易保暖,孩子。”
“哦,外婆,你的指甲好长哦!”
“这样才容易抓痒啊,孩子。”
“哦,外婆,你的肩膀好宽哦!”
“这样才容易扛柴火,孩子。”
“哦,外婆,你的耳朵好大哦!”
“这样才容易听清楚你说话,孩子。”
“哦,外婆,你的嘴巴好大哦!”/
“这样才容易把你吃掉,孩子。”
然后,小红帽什么都明白了,她以上厕所为借口,成功骗过智商似乎不怎么高的狼人,“尿遁”远去。
狼人随后紧追,但是等它追到小红帽家门前时,她已经安全进屋了。
传说的底色:狼人、杀婴与困苦的中世纪法国山村
普林斯顿大学学者达恩顿研究了这个传说的社会背景。他认为,故事对应的是中世纪欧洲——尤其是农村的社会现实。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大人都养不活,因此经常会杀死婴儿。这正是狼人吃小孩情节的现实渊源。
以法国为例,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中世纪的农业生活》中说,法国大部分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从中世纪起)直到18世纪都没有改变。除了南部区域有石造和瓦盖的房屋,农民常是住在矮小、潮湿、黑暗、寒冷或冒烟的茅屋里。
茅屋通常是木条和烂泥筑城。上面盖着茅,地是泥土打的。家具只有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几个制面包用的木箱。人和牲畜常住在一处全家唯一的一张床,一家人都睡在上面。农民的主食是粥、黑麦做的面包,蔬菜(种类很少变化)肥咸肉和干酪。除了过大节日,他们几乎不吃肉。
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家里多一口人,无疑都会增加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杀婴在中世纪的欧洲农村并不罕见。
美国学者荷姆赫兹(R.H.Helmholz)在《15世纪坎特伯雷教省的杀婴罪》中有以下记录:
1447年,托马斯·帕特里克和他的妻子丹尼丝被传唤到罗切斯特教会法庭。托马斯供认他杀了他们的孩子——他将小孩放在水里直到后者被淹死。
1470年,斯蒂芬·柯林在坎特伯雷出庭的时候供认,他将自己的私生子扔进一条沟里,小孩死在里面。曼林的阿格尼丝·柯克听任她的孩子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死。
1448年,琼梅勒和她的丈夫被指控遗弃自己的小孩,结果导致小孩死亡。
上面只是15世纪英格兰的坎特伯雷教省教会法院的相关记录中的几个案例。这篇文章还写到,当时英国法庭记录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采用水淹、火烧或遗弃的方式杀害婴儿的案件,即使是已经过去了好几个世纪,今天读来,仍不免有几分令人触目惊心。
盗匪:狼人的现实渊源?
另一方面,达尔顿认为,中世纪欧洲盗匪横行,这些盗匪恰是故事中狼人形象的现实根源。关于欧洲中世纪盗匪,史料留下了大量记载,比如M.维贝尔写的《世界经济通史》“商人行会”部分写道:“中世纪欧洲大陆和海上盗匪横行,社会秩序不宁,经商要冒很大风险,商旅常遭盗匪抢劫活封建领主截留。商人有必要联合起来相互支援,实行武装护商。他们或合伙,或成立商人行会,以至发展为城市联盟。”
J.C.拉塞尔《欧洲经济史》第一卷《500~1500年欧洲人口》则写道:“商埠衰落,盗匪出没乡间,海盗袭击客船,陆地商业和海上贸易同样不安全。”
甚至,欧洲中世纪城堡的建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防御盗匪。如《德意志历史文献·著述》,第7卷,《康布雷主教言行录》说,996年建立康布雷锡城堡,“是防御盗匪的屏障和保护附近农村居民自由的堡垒”。而C.克恩:《城堡、城堡居民和城市》第11页注5,说在希尔德斯海姆主教管区建立一个城堡,“为了保护……免受奸诈的斯拉夫人的攻击和劫掠。”
达尔顿的分析看来很有道理,不过,狼人的形象倒未必来自盗匪,因为狼人的传说在中世纪欧洲相当盛行,那时有许多人被以狼人、吸血鬼、巫婆之名,而被处以火刑。
邪恶彼特
下面是一个经由法庭审判、确切文字记载的狼人故事:
1589年,有个叫史图柏彼特的人,于1589年在德国贝德布尔镇受审,消息轰动了全欧洲。他被凌迟处死之后,随即有人出版一本小册子《狼人史图柏彼特受审》描述他的诸般罪状,下面这段资料出自伦敦南区浪伯斯皇家图书馆。
这个传说是真人真事,史图柏彼特的生与死都可诅可咒。这个邪恶至极的男巫,衣冠禽兽,犯下许多谋杀案,长达二十五年持续杀害、吞噬男人、女人和小孩。他风度翩翩、颇有身份地位的样子,城里各行各业值得信赖的人都知道,也看过或听过他的事。
这些恶行,使他于十月三十一日在德国靠近柯林市的贝德布尔镇遭处决。这是从德国中南部传出的翻译故事。由柯林市出版于1950年6月11日。被乔治波尔斯带入英格兰,乔治也风闻、眼见这件事。此书在伦敦舰队街(英国报业集中地),以葡萄藤的记号出版。
在德国中南部靠近柯林市的克柏拉德镇和贝德布尔镇,有一位年轻人史图柏彼特,从小天性邪恶,常施妖术,贪得无厌地使出可咒可诅的魔术,且酷爱耍弄恶毒的魔法、法术,因此结识许多阴间的鬼魂和恶魔。魔鬼早就等着被诅咒的彼特传出淫秽的举动,魔鬼曾应许他在世时心想事成,万事亨通。从此这个卑劣的人就变得非常暴虐、残忍凶狠,动辄像野兽一样,以凌虐男人、女人和小孩为乐。魔鬼送他一条腰带,只要一扣上这腰带,他就变成贪婪的狼,强壮有力、面目狰狞,夜里眼睛闪烁着火光,嘴巴又宽又大,还有尖锐的獠牙、巨大的身躯、强劲有力的爪子。一旦卸下腰带,就立刻变回原来的人形,仿佛先前从来不曾改变过一样。
史图柏彼特感到相当满意。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令他垂涎欲滴,这淫猥的情欲极其强烈,以致他女儿为他怀孕生子。这个贪得无厌的禽兽同时玷污了自己的亲姊妹。而纵欲奸淫的罪却丝毫无法舒缓他残忍、血腥的心,他一直嗜血如命,一天不看到流血就无法称心如意。他有一个儿子,是他第一个骨肉,但他却以杀子为乐。有一次他引诱儿子到森林野地,以观赏大自然为借口,等儿子往前走,他便变成野狼,狙击自己的儿子,及其残忍地将他杀害。然后当场剥开儿子的脑袋,津津有味地吃他的脑浆,满足他贪婪的胃。
邪恶的彼特连续二十五年做尽这样的坏事,这期间他杀害掠夺了无数男人、女人、儿童、羔羊、山羊和其他牛群,尽管高地德国的居民被迫接受这个事实,但其手段之残忍、恶毒依旧超乎想象。柯林市、贝德布尔镇和克柏拉德镇的居民经常在田间野地发现男人、女人和小孩残缺的石块、手脚,令人毛骨悚然、忧心忡忡。
值得一提的其妙事情是上帝终于显出他的大权能和慈悲,以安慰每个信徒的心。不久前有一群儿童在草地玩耍,当地也放养了一些牛羊,突然这个邪恶的禽兽现身,抓住一个小女孩的衣领,准备扯破她的喉咙,幸好上帝这时显威,彼特一时无法刺穿小女孩的衣领,于是将小女孩举高。他全身肌肉紧绷,紧紧捏住她的脖子,其他儿童吓得四处逃窜,牛群也大受惊吓。由于牛群害怕小牛犊会受到危害,以致群起攻击彼特,他被迫丢下手中的小女孩,逃避牛角攻击的危险,小女孩因此从鬼门关被救回来。
这个传说是真实的,住在伦敦市普窦瓦夫区的酿酒商艾提恩是德裔移民,拥有良好名声,他的见证值得信任,何况他是那个小女孩的远房亲戚,两次收到家乡寄来的信都提到小女孩险些受害的事。看了第一封信,他怀疑此事的真实性,看了家族亲人在他要求解释之下寄来的第二封信之后,他才相信镇有这回事。伦敦各行业值得信赖的人也都从朋友处收到信函,谈论这件事。
这件事的证人如下:艾提恩、威廉布鲁尔、亚窦夫史塔德、乔治波尔斯,尚有其他未具名的见证者。
根据书中记载,彼特坦承多项不贞,强奸,与女儿、亲姊妹乱伦,谋杀儿子且吃其脑浆,攻击羔羊、绵羊、山羊、牛、人类,并生吞气血肉的罪行。他也坦承与魔鬼立约,容许魔鬼利用腰带将它转化为野狼。
或许因为彼特的故事牵强附会,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这本小册子搜集了许多邻居和目击者的见证。有些人指称在田野间看见人类的残手断脚,住在伦敦市普窦瓦夫区的德裔酿酒商艾提恩也坚称,收到乡亲的来信,证实他有一个亲戚的小女儿在彼特住家附近遭其攻击。当时流传的八集图画故事书中,有木刻版书的插图描绘彼特是抓伤受害者的狼,遭镇民追捕、遭刽子手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法凌迟,最后在万圣节当天被斩首,首级被高挂在柱子上,石首四周摆满十六名受害者的雕像,此外他无头的尸体和女儿、情妇一起被绑在木桩上焚烧。这些景象或许可以警戒人与魔鬼立约之前要三思。
另一方面,在欧洲中世纪一些寓言中,恶魔往往长相似狼。于是,在《圣经》中,狼就成了恶魔的化身。耶稣的《登山宝训》提到:“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在现实中,16、17世纪时,欧洲若干地区,尤其是今日法国的乡村地区,常常有狼攻击人的传说。法国东部的多勒法庭还曾下命令要求农民采取措施,应对狼的攻击。
黑童话共通母题:侵入人类社会的异类
这其实也是人类各民族一个共通的文学母题。看到这个故事,你也许会想到我们小时候听过的狼外婆故事:
狼扮作外婆,进入孩子们的屋子,等外出的小姑娘回来时,假外婆让她睡在旁边。小姑娘半夜饿了,假外婆就给她点小点心吃。她就着月光一看,那是小孩的手指,知道弟弟妹妹被害了,就说肚子痛要大便。
假外婆用一根长绳子绑在小姑娘脚上,就让她出门去大便。
小姑娘来到外面,一看脚上的绳子,居然是人的肠子,就悄悄将肠子系在一块石头上,自己逃走了。
假外婆不时拉拉绳子,感到人还在,但很久还不见小姑娘回来,出门一看,人早跑了。
是的,这两个故事如此相似,甚至小姑娘问假外婆:“外婆你身上为什么这么多毛?”等一组问答几乎一模一样。
其实,不仅是法国和中国有这样的传说,日本、韩国、意大利也有这样的传说。意大利的天才作家卡尔维诺——就是写《看不见的城市》的那一位,就曾收集过这样的传说。
对此,荣格一派的学者认为,各地人类心灵、肉体相似,经历类似的文明进程、社会环境,会产生共同的梦想和精神符号。
而狼外婆母题,其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现实的共通人类心灵指向,是人类蒙昧时期,频繁有异类,比如老虎、狼等,侵扰人类社会,从而导致不安的普遍现象。
小女孩如何带上小红帽?
我们也注意到,这个故事传播之初,小女孩并没有戴着小红帽,小红帽的出现,以及对这个意象背后社会观念的探讨,显然又是这个故事的另一重维度。
精神分析学派学者班德海姆认为,这一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拉丁故事《多彩的小舟》,故事说有个小女孩生活在狼群中间,这个小姑娘总是披着块对她来说很重要的红色披肩。
他指出,红色披肩象征女孩子的早熟,下面这段是他的具体分析——
红色是激烈情绪的象征,其中也包括性方面的剧烈情愫。外婆送给小红帽的红色天鹅绒帽子,因此被视为象征性吸引力方面的早熟,也进一步凸显外婆的老迈,虚弱到无法亲自为她开门。“小红帽”的名字凸显女主角在这故事中的特质。这名字指的不只是那顶帽子很小,且指女主角太小了,还不到戴这顶帽子的年龄,但是为了处理这顶红帽的象征意义,及这件衣着招致的诱惑,说书人还是为她编造了这件红帽披肩。
另一位心理分析学界的知名学者弗洛姆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这个故事代表集体潜意识的谜。红帽象征月经初次来潮,女主角的带的酒象征其童贞。
民俗学者兰恩则认为,红色象征阳光、黎明或循环不息的春天。
神话学者瑙立则认为,小红帽的传说最早是在描述古代庆祝春天来临的仪式。他说,女主角的红帽象征五朔节(欧洲传统民间日,每年祭祀树神、谷物神)被选为皇后的女孩头戴的花环。
还有一种说法,红披肩曾是英国农村妇女的典型服装。18、19世纪的英国乡村妇女都穿着这种娴雅、连帽的披肩。这种披肩都是用羊毛做的,很保暖,价格便宜(对于当时的工人阶级来说,棉花太昂贵了),且经工厂双重加工过,非常耐穿。当时乡村流行深红色的衣着,因此红色连帽披肩变成了英国少数几种传统服饰之一。事实上,这种披肩太流行了,以致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流传许多相关的传奇故事。例如法军抵达英国的海岸时,据说误将岸边穿着猩红色披肩的成群妇女看成英军,因此取消进攻。
许多艺术家都因画这种红色披肩而成名,诸如莫兰、毕格、惠特莱,后者在1795年作的油画《天黑时回家的樵夫》,就是描绘一个魁梧的男人协同一个手中拎着红色披肩的年轻女人。
“她遇上野狼了”
这以后,小红帽的故事渐渐广为流传,但同时也渐渐有了与原始文本完全不同的意蕴。法国诗人佩罗1697出版的《鹅妈妈故事集》,在欧洲影响深远,甚至现在国内很多书店还能看到它的中译本。
这本故事集中的《小红帽》,已经没有了小红帽吃外婆血肉的恐怖情节,狼假扮的外婆,只是让小红帽脱掉衣服陪它睡觉,然后就吞噬了小红帽。在故事末尾,还有一段作者的提醒:
小女孩,不要半途停下脚步,不要相信陌生的朋友。你很漂亮,所以更要用智慧保护自己。野狼可能用各种伪装潜伏在你的周围,他们可能变得英俊、和蔼、愉悦或者迷人。当心!最甜的舌头往往带着最锐利的牙齿!
弗洛伊德派学者班特海姆认为,这个《小红帽》版本是带有情色意味的。因此,他的畅销书《魔法的种种用途》封面的小红帽脸上,还特地打了两个浓浓的红晕,仿佛是刚刚经历了一番云雨。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美人说一个女孩失去贞操,会用一句俚语:她遇上野狼了。
据历史学家考证,事实上,佩罗的这个版本,与当时法王路易十四有关。我们知道,路易十四在巴黎郊外的乡村,为王公贵族营造了华丽的庭院,里面到处是酒池肉林、赌博、狎妓的场面,为的就是让贵族们耽于淫欲,无心早饭。在路易十四影响下,法国上层社会淫乱成风。法王的双性恋兄弟杜克德奥良公爵,几乎在欧洲各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皇室都有其情人。
巴黎高级知识分子的沙龙上,不少仕女在床上接待自己看中的客人,女性主义者已开始诞生。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要自行决定是否单身、嫁给谁以及要不要孩子。
作为一度掌管皇宫建筑的大臣,佩罗对此可谓耳濡目染。作为卢浮宫精英男士俱乐部的一员,保守的佩罗认为,现代女性破坏家庭生活和社会价值。他要捍卫传统价值观。
17世纪贵族婚姻,几乎都是父母基于自身的地位和利益考虑的买卖。比如瑟韦恩女侯爵的贵族的亲戚葛立列农,让儿子迎娶富有的收税官之女,获得四十万法郎的嫁妆。而在签订婚姻契约一周后,两个年轻人才第一次见面。
在这种大背景下,佩罗的《小红帽》中,同时出现性暗示和道德警告就很正常了。贞操是买卖婚姻的重要条件,佩罗想用这个故事来提醒女孩子,要小心野狼的勾引和挑逗,守住自己的贞操待价而沽。
和许多流传甚广的故事一样,当蒙昧远去后,那些充满野蛮血肉气息的原始文本,便陆续被塞入强烈的道德说教意图。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难以完全改变原初的蒙昧色彩,就如这个版本小红帽的“**”暗示那样。
格林兄弟版《小红帽》:真正的童话
故事再演变成1812年德国格林兄弟版的《小红帽》,基本就是孩子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了:没有小红帽吃肉喝血的恐怖情节,没有小红帽和野狼睡觉的性暗示,猎人剪开野狼肚子后外婆和小红帽就好好地跳出来了。
严格来说,这个版本的《小红帽》,才能算是真正的童话。而童年以及儿童文学的概念,在格林兄弟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以前欧洲的儿童非常容易夭折,在真正具有存活下来的能力之前,大人很少关注他们。
而一旦具有生存能力,他们便被当作成人。比如贵族的小孩,常常戴假发、穿燕尾服。他们被要求尽可能早婚,以便在可能的早逝之前完成传宗接代的责任。平民家庭,妇女只有靠多生来保证传宗接代。男人常常十一二岁就进入职厂。他们是不可能享受儿童文学的。
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冲击欧洲,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城镇转型为大都会。大部分人从农村转移向工厂所在地。都市中产阶级和家庭开始出现。
随着医学进步,生活水准的地提高,生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存活率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有了童年的概念,认为童年有特殊的需求和特质,比如需要玩耍、教育等。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印刷品的成本。17世纪《小红帽》第一次以书籍面貌出现时,那是被当作奢侈品的。18世纪初,佩罗的蓝色本《小红帽》出现时,价格已经比较低廉,易于传播。
同时,识字吧率的提升,也带动了童书市场。以往贵族才能看得起看得懂得书,到了19世纪普通工匠也能买能看了。
格林兄弟版的《小红帽》1812年~1815年出版,收在他们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当时的这个版本,目的是研究而非普及,因此有不少晦涩处。但不久他们就转入有利可图的童书市场。1819年第二版时,他们尽可能采用简易流畅的叙述方式,“在新的这一版中,凡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字句,我们一律审慎地删除。”
1823年,泰勒将格林兄弟的童话翻译成英文版本,结果大受欢迎。
由于家庭的出现,格林兄弟版本的《小红帽》加强了家庭的情节。比如母亲劝告小红帽不要离开正路(佩罗版没有),比如有猎人出面拯救小红帽,此处猎人实际上有父亲的影子。
不过,从格林版的小红帽也反映出当时妇女地位不高的事实。故事中,小红帽始终处于服从的地位,最后也是由猎人(男人或父亲的象征)出面救下他。在当时一些小红帽的插画中,最后小女孩是乖乖地坐在猎人的肩头上的。
19世纪,社会并不期待女性出去工作,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女性只是家庭资源的消耗者。通常她们之受少许教育,且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好对象。女孩从小学得最多的就是烹饪和管理家务。
这一点从简奥斯丁的小说中就可以看出来,里面的女主人公无一不是奋力寻找金龟婿。
格林兄弟版的《小红帽》就是宣扬父亲的重要性和女人的顺服,这正是维多利亚时代欧洲常见的家庭生活规范。
艾韦利版:让野狼现身
100多年后,小红帽故事又有了新版本。1943年,传奇漫画家艾韦利发表的《小红帽》中,以往童话故事里甜美的小女,孩变成了浓妆艳抹衣着暴露的性感大美人,甚至出现在脱衣夜总会里。而野狼则变成了圆滑的衣冠楚楚的绅士。
在艾韦利的卡通片中,性感尤物的角色和自信的女主角从不冲突。他的小红帽都是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比如其中一版的《小红帽》中,女主人公总是用桌灯敲醒意乱情迷的爱慕者。
同时代的幽默大师瑟伯尔改编的《小红帽》也能提醒这一点,其中一个画面是:小红帽双手叉腰,冷眼看躺在床上虎视眈眈的野狼。台词则是:“现在要欺骗小女孩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
有人认为,艾韦利和瑟伯尔的创作,是受到了美国劳军女郎的影响。当时正值二次大战期间,为了鼓舞军人士气,美国政府会派出性感的劳军女郎去前线表演慰问。
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女性的风貌,恐怕是艾韦利版小红帽诞生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期的美国女人更强健、更自信。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很多人挣得不比男人少。开始有女性赢得选举,胸罩取代了紧身内衣,在服装改革家布隆莫尔的倡议下,越来越多女人穿起裤装。1932年,女飞行家艾尔哈特甚至独自驾机飞越了大西洋。擦口红、抽烟的职业上班女性,成为最典型的女性形象。知名女星琼·克劳馥和贝蒂·戴维斯都因曾试验引诱男人堕落的性感女人而名噪一时。
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年轻人主张性开放。那时常有十几岁的女孩因怀孕被送往外地生产,生完以后再回家复健。尽管已有更好的避孕方式,但新娘怀着身孕结婚的比比皆是。人们越来越敢于有婚前性行为。
相应地,1953年的《时代》杂志推出了著名口红广告:蜜丝佛陀以小红帽情节为口红做广告,广告词是:让野狼现身。毫不掩饰地一小红帽的形象来宣扬女性性魅力。
女性主义逆袭:小红帽变成“野狼杀手”
小红帽说:“但是外婆,你穿着好可爱的毛皮外套。”
“你错了!”野狼大叫:“你忘了问,‘你的牙齿好大啊’。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要将你吞到肚子里!”
小红帽笑了笑,眨眨眼睛,突然从灯笼裤里掏出一把手枪,将枪支对准野狼的头。呯呯呯,射杀野狼。
几星期后,在森林里,我遇见小红帽。
多大的改变啊!它不再穿红色的披肩,她说:嗨,请注意看我可爱的狼皮外套。”
这是罗纳德达尔发表于1983年《小红帽与野狼》选段,小红帽成了强悍的野狼杀手。
20世纪下半叶的小红帽和外婆,越来越强悍。而野狼却成了被各种蹂躏的小可怜。
这些作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解放运动兴起。女人质问:为什么女人的美丑、行为和幸福需要由男人设定标准?示威女性在1968年美国小姐选赛会场焚烧胸罩。
1970年占据《仕女家庭杂志》办公大楼。法国作家西蒙波伏娃对女孩从小就被教导要顺服、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有异议。在她的划时代的著作《第二性》中,她检验女人一生中所接触到的每本书、每个课程和每个讯息,似乎都旨在让女人变成较为劣等的那一性,地位介于男人和太监之间。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者跟随波伏娃的脚步,开始分析艺术、歌曲、文学、宗教、心理学和文化,尤其是将注意力转移到童话上,她们视童话为小女孩人生中的第一本训练手册。于是,她们通过改编,让童话中女主角开始了逆袭:
1972年“莫西塞郡女性解放组织”四个女人撰写的《小红帽》中,外婆年轻时曾击败一头野狼,并将它煮了吃。这次,外婆从厨房里冲出来,她拿着木棒,将野狼逼到尽头,暴打之。当木棒打断时,小红帽突然想起她篮子里有一把刀,就拿出刀插入野狼的心脏。接下来,外婆和小红帽联手剥去狼皮,将狼皮缝进小红帽的红色披肩,成了温暖的衬里。
1985年夏普写的《不那么像小红帽》里,女主角用空手道挖出野狼一只眼睛,再一个回旋踢,野狼通得哀嚎求饶。
在女作家雅普写的《小红帽——真相版》中,小红帽她外婆曾在美军营中工作过。当女主角呼救时,外婆拿出一把枪,击毙了一群狼。
而在葛妲的女性主义寓言故事集《血腥小屋》,女主角都是充满淫欲、凶悍残忍的。在改编自《小红帽》的《狼人》中,女主角罗萨丽,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英俊的眉毛相连的陌生人(暗指狼)。陌生人比罗萨丽先到她的外婆家,吃了外婆。
罗萨丽赶到时,只看到了外婆的一撮头发。她顿时明白了,就掏出枪,将陌生人逼到墙角。陌生人并不逃窜,反而脱光衣服,露出了毛茸茸的身体。接着,罗萨丽也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与他披着睡袍钻进被窝里。
然后,罗萨丽欲火攻心地与陌生男子交媾,就连外婆在被吃掉前也不禁对野狼的生殖器大表赞赏:“哇,好大!”
后记
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网络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于是,各种大反转版本的《小红帽》问世。
妈妈把蛋糕交给小红帽。“不要偷吃哦。”妈妈的笑容有些不自然。
“才不会呢!”小红帽知道,妈妈为了早日继承啊遗产,在外婆的蛋糕里放了毒药。
可是不要紧,小红帽从小就听妈妈说,外婆死了,她们就会得到好多好多的钱。爸爸被坏女人勾走后,她们母女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如果外婆死了,她们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同学也不会因为她从小到大只有一顶小红帽而欺负她了。
然而小红帽和妈妈没有看到,一道黑影从她们的窗户下闪过。
外婆家,小红帽看到外婆躺在床上,被子蒙着头,似乎是病了。
“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外婆的声音,更加嘶哑了。
“外婆,为什么你指甲那么长?”
“为了更好地抱住你,亲爱的,不让你从我的指尖溜走。”
“外婆,为什么你的眼睛那么大?”
“为了更好地看清那些丑陋的人。”
“外婆,为什么你的嘴巴那么大?”
“为了能咬断你的喉咙!”被子掀开,一条黑色的狼扑了过来。
“嘭!”一声枪响。猎人约翰从窗外探过头来:“真是危险啊,还好我赶到及时。”
黑狼倒在地上,没人看到它滴下的一滴眼泪。“还是,还是没有救下那个老太太。”黑狼最后看到的,是小红帽快乐地把外婆从床下扶出来,微笑着从篮子里拿出蛋糕。它只恨自己不会说人的语言,不然它一定会喊出来:不要吃……
(三年前)
“可怜的小狼崽子,你也掉进约翰的陷阱里了吗?”老太太吃力地弯下腰,轻轻地抚摸着唧唧乱叫的小狼崽。
“算了,还那么小,我想约翰是不会在乎的。”老太太用力掰开捕兽夹,小狼崽一瘸一拐地跑进了树林,突然停在树林的边缘,回头望着老太太,好像要永远记住她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