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压计是用来测量血压的工具。1881年,奥地利人冯·巴施(Von Bash)发明了血压计。血压计由几部分构成:一个带充气气囊的袖带,可以缠绕在人体的上臂;一个向气囊充气的橡胶球;以及一个显示血压数值的设备。要想测量动脉压(血压),就要将袖带缠在手臂动脉处,按压气囊为其加压,使其收紧。这样可测出收缩压,即血压高值,就是心室收缩时的血压。而后,松开气囊,让空气进入袖带,直到听见血液流经动脉的声音(柯氏音)。这样可测出舒张压,就是心肌的动脉在回血舒张过程中血压的最低值。
血压的数值表示什么意思?
血液经挤压,进入主动脉时,会产生对血管壁的压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血压。血压高值(收缩压)表示心室收缩时血液的压力。血压低值(舒张压)表示血液流入舒张的心房时的压力。尽管由于年龄、性别、体重和其他因素,血压值会存在差异,但正常的血压值应该在110/60~140/90毫米汞柱之间。
人们在日常活动时,偶尔佩戴一两天的心脏监测器叫什么?
霍尔特监护仪是J. J.霍尔特(J. J. Holter)发明的一种便携式心电图仪(ECG)。附着在胸部的电极与带录音设备的小盒子连接在一起。这种设备能够记录心脏的活动。
人体中胆固醇总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正常范围为多少?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起草了以下标准:
理想值 临界值 高风险值
血液胆固醇总量 小于200mg/dl 200~239mg/dl 240mg/dl
低密度脂蛋白 小于130mg/dl 130~159mg/dl 160mg/dl
高密度脂蛋白 45~65mg/dl 35~45mg/dl 35mg/dl以下
*mg/dl=毫克/分升
谁发明了起搏器?
保罗·佐尔(Paul Zoll, 1911—1999)发明了这种自外向心脏传输电脉冲的电子刺激装置。1958年,生物医学工程师威尔森·格瑞特巴奇(Wilson Greatbatch, 1919—2011)与威廉·M.查达克博士(William M. Chardack, 1915—2006)和安德鲁·A.盖奇(Andrew A. Gage, 1922—)合作,共同发明了第一台植入式起搏器。该装置是一种电池供电的扁圆形小塑料盘。植入体内后,这种起搏器通过导线与心脏直接相连。这些导线可发出有节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的跳动。现在的起搏器电池可以使用6~10年。
什么是X射线?
X射线是一种带有巨大能量的短波(波长10-3纳米)电磁辐射。它是威廉·康拉德·伦琴(William Conrad Roentgen, 1845—1923)于1898年发现的。X射线可以透过不透明、高密度的结构(例如骨骼),还能在底片上成像,因此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X射线在评估骨骼损伤、确认肿瘤、检查胸(心脏和肺)、腹方面大有用处。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它有一个主要缺点,即无法提供有关软组织的信息。X射线只能显示平面二维图片,所以无法将器官的各层区分开来(有些层可能健康,有些可能有病灶)。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也称核磁共振成像(NMR),是一种非侵入性、非电离诊断技术。MRI可用于检测小肿瘤、血管阻塞和椎间盘损伤。这种成像技术不使用辐射,所以通常用在不适宜使用X射线的地方。大量磁发出的能量透过身体,引发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共振,从而发出微弱的电信号。计算机会接收到这些信号。根据身体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态,这些信号也各不相同。形成的图形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供专家解读分析。
磁共振成像与X光扫描的区别在于,大多数X射线无法区分活人与死尸,而磁共振成像可以详细地分辨两者的差异。更具体地说,它能分辨出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比传统的X射线、计算机轴向体层摄影扫描灯等放射照相设备精确得多。1973年左右出现的计算机轴向体层摄影(CAT)扫描仪,实际上是升级版的X射线机。这种设备能够提供的三维影像有局限,因为物体必须保持静止不动。
提出用磁共振成像(MRI)为病人检测肿瘤的人是雷曼德·达马蒂安(Raymond Damadian, 1936—),他在1972年申请专利时提出了这个设想。今天MRI设备的基本成像原理是1973年保罗·劳特巴(Paul Lauterbar, 1929—2007)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时提出的。劳特巴与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 1933—)因核磁共振成像的发明而荣获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RI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仅能对软组织(如器官)进行高质量成像,还能以非侵入的方式(不侵入人体)检测生理动态变化。它的缺点在于,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使用MRI。例如,带有植入器、心脏起搏器或金属脑动脉瘤夹的病人就不能使用MRI检查,因为机器的磁力会使人体的体内装置移位,造成伤害。
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可以在不动用危险的X光的情况下,生成病患人体内的影像
什么是超声波成像?
超声波成像也称超声波扫描,是另一种3D成像技术。通过使用超高频声波(持续0.01秒)短脉冲,超声波能够产生出成像物体的声呐图。这一技术类似于蝙蝠、鲸鱼和海豚的回波定位系统。通过测量波长,就可以确定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和状态(是固体、还是充满液体,又亦或是两者都有)。超声波成像与X光不同,并不使用电离辐射生成图像,不会危及母亲或胎儿的健康,因此经常用于产科学中;如有必要,可重复使用。
CAT或CT扫描如何研究人体?
CAT或CT扫描(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术,或简称为计算机断层摄影)属于专用X射线,可产生身体横断层面的影像。两者可用来研究许多人体部分,包括胸部、腹部和骨盆、四肢(手臂和腿)以及胰腺、肝脏、胆囊和肾脏等内脏。CT头部扫描能检测异常生长肿块、中风损伤、出血区和血管异常。如果病人疼痛难忍,可以通过CT扫描确定疼痛源。有时,CT扫描可用来进一步研究X光发现的异常。20世纪70年代初,艾伦·M.科马克博士(Allan M. Cormack, 1924—1998)与杰弗瑞·N.亨斯费尔德(Godfrey N. Hounsfield, 1919—2004)各自独立发明了CAT技术。1979年,两人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医生用什么仪器来检测人体的反射?
敲诊槌也称叩诊器,是一种带软质橡胶头的小锤—经常用来直接敲打关节部位。这种锤也叫反射锤,医生用它轻敲肌腱,就可引发人体反射。在常见测试中,病人坐在较高位置,双腿自然下垂,然后医生轻敲膝盖下方的髌韧带。这一刺激使大腿上部的四头肌短暂拉伸,引起肌肉收缩、腿部前踢。从敲击到腿部拉伸的时间间隔约为50微秒。这一时间间隔太短,大脑无法参与其中,因此完全属于非条件反射。该测试表明了人体反射对运动的控制。
助听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早在1588年,吉奥瓦尼·巴蒂斯塔·波塔(Giovanni Battista Porta, 1535—1615)就在其著作《自然魔法》中描述了一种设计独特的助听器。这种助听器为木质,形状如同听觉灵敏的动物的耳朵。十八世纪初,传音筒与助听筒研制成功。1550年,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erolamo Cardano, 1501—1576)首次提出了一种将外界声波振动传入耳骨的骨传导设备的构想,这个设想在19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98年,迪克特格拉佛公司成功研制出美国第一台电池供电的助听器。1901年,米勒·瑞兹·休切森(Miller Reese Hutchison, 1876—1944)为他的第一台电子助听器申请了专利。在20至21世纪,助听器得到了多次改进。由于微型化和芯片的出现,助听器也越来越小,现在可以安装在耳朵里,从外面根本看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