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初,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它所呈现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风起云涌的宏大战争与沧桑凄厉的朝代更迭,更有波诡云谲的政治暗流和柔情蜜意共凄厉惨绝的后宫之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三个美丽聪颖的女人左右着汉初的历史,她们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妃——吕后、戚夫人和薄姬。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主
在中国古代这个男权社会中,无论是帝王将相的政治还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女人都处在从属地位。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总是能说出许多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她们身为女人,却牵引着时代前进的车辙。而吕后就是这些改写历史的女性中的先驱者。
吕后,姓吕名雉,山阳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年幼时家中殷实,其父被人称做吕公。吕公是一个改变吕后,甚至整个大汉王朝历史的人。吕公擅长相面,当初刘邦不过是个小小亭长,为人又极其无赖。吕公宴请宾客,刘邦不带贺礼便前来蹭饭,还大言不惭地说要送贺礼一万钱。没想到这样一个无赖却得到了吕公的赏识,原因就是吕公认为刘邦面相大贵,他一生所阅之人无出其右。于是吕公作出了一个影响吕氏一族命运的决定,将年仅14岁的女儿吕雉嫁给时年30岁游手好闲的刘邦。
可以想象,这样的命运对于年轻的吕雉而言并不公平,但是在今天的史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吕稚对这桩婚事的看法,当时的吕雉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只是吕雉最初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婚后,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双儿女,儿子便是后来的汉惠帝,女儿后来被封为鲁元公主。刘邦生性豁达,无所牵挂,成日在外浪荡,从来不管家事。当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战火燃起时,这位立志要成为大丈夫的无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推翻秦王朝、裂土封侯的时代巨浪之中,完全不顾及家中还有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就这样,吕雉一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甚至还因刘邦的缘故一度被捕入狱。而在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窜,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俘获,过了整整3年提心吊胆的人质生涯才回到刘邦身边。也许正是这种艰苦环境中的磨难历练了吕雉坚强果决的性格,使她在日后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步步为营,并最终攀上权力的顶峰。
汉五年(前202),汉高祖刘邦任用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一举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这个起于市井的草莽之徒,在秦末这个锻造英雄的时代,于短短数年之间成为一统天下的帝王,而吕雉的命运也最终应验了她父亲的慧眼,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人称吕后。
吕后第一次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便是斩杀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在刘邦困于汉中之时,韩信的军事才华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刘邦称雄的道路,并辅佐刘邦离开汉中,驰骋中原,最终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然而,对于韩信等开国功臣,刘邦却是鸟尽弓藏,大开杀戒,屠杀功臣的屠刀最终悬在了韩信的头上。汉六年(前201),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逮捕韩信,降其为淮阴侯。此后,韩信心生怨怼,称病不朝,并鼓动陈豨反叛。陈豨在北方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平叛。这个时候,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之事。这个时候的吕后表现出了常人难及的冷静和果决。她派人假装使者报告刘邦征讨陈豨旗开得胜。喜讯传来,大臣们纷纷到宫中祝贺。当道贺的韩信跨入宫门之时,早已按吕后指示埋伏的武士一拥而出,将韩信抓获。吕后当机立断,将韩信就地斩首,并迅速灭其三族。当刘邦真正打败陈豨班师回朝时,惊讶地发现,多年来他欲除之而后快的淮阴侯韩信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死在了自己妻子手上。韩信号称无双国士,当为一时之雄,却煳里煳涂地死在一个妇人之手,后人为之唏嘘之际,也不免赞叹吕后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果敢的作风。
汉十三年(前194),汉高祖刘邦去世,汉惠帝庸碌无能,吕后把持朝政。孝惠八年(前187),汉惠帝病逝,吕后索性称制,名正言顺地成为大汉王朝的主宰者。
惨绝人寰的人彘事件
吕后在政治方面野心勃勃,左右着汉初的历史风云,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称制的女主。但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有感情的困扰。这样一位个性刚强、权力欲旺盛的女性一旦陷入感情的旋涡,所表现出的则是令人发指的残忍。吕后妒忌刘邦的所有姬妾,而在这些女人中,她最痛恨的当属刘邦最宠幸的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在汉中时纳的一位定陶美女,刘邦对她宠爱备至,两人如胶似漆。吕后看在眼里,心中当然不是滋味。对于吕后这样善于隐忍的女人,丈夫的移情别恋尚可忍受,但最令她无法接受的是刘邦因宠爱戚夫人,爱屋及乌,竟然一度想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刘邦的理由是太子生性懦弱,而赵王如意聪明,性格很像自己。一旦太子被废,早已与刘邦疏远的吕后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吕后请大臣张良、叔孙通为之斡旋,并请出当时的名士商山四皓做太子的师傅。刘邦见商山四皓这样的世外高人都肯为了太子出山,那么太子也一定是德才兼备,加之大臣们力阻废储,刘邦这才打消了念头。
在这次废立风波中,戚夫人能做的只是在刘邦面前啼哭恳求,而吕后则表现得极其成熟老辣,动用了一切力量,最终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之位。
经历了这件事后,吕后恨极了戚夫人,暗自发誓一定要加倍报复。汉十三年(前194),汉高祖刘邦刚刚去世,吕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失去靠山的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让她穿上囚犯的衣服,干繁重的体力活。戚夫人叫天天不应,只得放声悲歌。吕后听到后大怒,一面大骂戚夫人,一面派人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召到京城,趁仁慈的汉惠帝不留神时毒杀了赵王如意。
赵王一死,吕后再也没有顾忌。回想起当年刘邦宠幸戚夫人却疏远自己,以及儿子太子之位差点被废的仇恨,吕后竟然残忍地命人剁去戚夫人的手足,剜掉双目,最后扔到厕所里。做了这种惨绝人寰的事,吕后还自鸣得意,邀请儿子汉惠帝观看人彘。汉惠帝颇感好奇,不知道这个像人又像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当得知在厕所里蠕动的血肉模煳不成人形的人彘竟然就是当初那个如花似玉的戚夫人时,汉惠帝惊骇不已,就此一病不起。
吕后这种极端的报复手段可谓空前绝后,令人发指,为这位铁腕皇后留下了不可饶恕的千古诟病。
枯井中的缘分
戚夫人擅长歌舞鼓瑟,经常和刘邦一起以音乐唱和,尤其擅跳翘袖折腰舞,现代出土的汉代石画像上有戚夫人此种优美舞姿。
戚夫人与刘邦相遇,多少带有几分姻缘天定的宿命色彩。汉二年(前205),正值楚汉相争的紧要时刻,刘邦率56万大军驻守彭城,项羽带精锐骑兵3万突袭。刘邦大败而逃,丢盔卸甲,一路跑到定陶,他疲惫不堪,看到路边有一口枯井,于是急中生智,跳下去避难。待追兵过后,住在附近的戚氏父女路过枯井,听到求救声,把刘邦救出并带回家吃饭歇息。戚父得知刘邦的真实身份后,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刘邦称帝后,封戚姬为戚夫人,专宠多年,不料引起吕后憎恨并为其招来杀身之祸。
被命运垂怜的女人
纵然执掌权柄,不可一世,吕后仍是一个善妒的女人。刘邦去世后,吕后大肆迫害刘邦生前宠爱的姬妾,戚夫人就是在极端的痛苦中香销玉殒。但汉宫中却有这样一个女人,不仅逃脱了吕后残忍的迫害,还最终母以子贵,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她就是薄姬。
薄姬的命运是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的最好注解,她晚年的幸运恰恰来自她早年的不幸。薄姬是秦末魏王豹的姬妾,魏王败亡后,薄姬作为亡国之君的侍妾被刘邦纳入后宫。但是来到汉宫的薄姬并没有得到命运的垂怜,也许她不够美丽,也许她不会讨好刘邦,总之,她入宫后很久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
薄姬年幼时的两个好朋友也是刘邦的妃子,并先后得宠。一次,她们嘲笑薄姬,恰巧被刘邦听到,刘邦深深地怜悯这个弱质纤纤的女人,当日便召幸了她。但那一夜之后,刘邦便将可怜的薄姬忘得一干二净。就是这唯一的一夜,薄姬怀孕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汉文帝。
刘邦去世后,吕后害死了很多刘邦生前宠爱的姬妾。而薄姬虽然生了儿子,却始终得不到刘邦的垂爱,因此吕后不仅没有加以迫害,还对她关爱有加。吕后去世后,诸吕败亡,在暗流汹涌的政治斗争中,薄姬的儿子最终浮出政治的旋涡,成为大汉王朝的主人,薄姬便由一个默默无闻、命运多舛的失宠宫人变成了当朝皇太后。
同样的历史时期,三个女人演绎了三种不同的命运。也正因为有了她们,汉代的历史才更加丰富多彩、风云起伏。
外甥女嫁舅舅
——处女皇后张嫣的凄凉一生
她的名字在《汉书》、《史记》中都没有记载,在未央宫中默默辞世时年仅36岁。虽然她是汉惠帝的皇后,且有子嗣,但到死还是处子之身。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没有谥号,就连坟墓也是简陋粗鄙的,但却被后人奉为蚕神、花神,并为她创建庙宇,四季祭拜。
十岁的皇后
孝惠皇后张氏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母亲则是汉高祖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显赫的家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幸福,在皇族、外戚、宦官、权臣们钩心斗角的时代,她仿佛是一枝开放在角落的花朵,静静地绽放,又静静地凋落。惯于记载惊天动地大事的史官们将她抛在脑后,连她的名字都忘记写进正史。到了魏晋年间,皇甫谧不知从哪里考证出她名叫张嫣,字孟alt,小字淑君,并怀着惋惜之情,为她短暂的一生作了一篇外传。
张嫣薄命的根源来自于她的外祖母,即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汉惠帝刘盈19岁登基,登基后不久,他做太子时娶的妃子就去世了。为父亲刘邦守孝三年期满,惠帝准备册立皇后。让人吃惊的是,他的母亲吕雉竟然选中了自己的外孙女,也就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
张嫣相貌娟秀,举止端庄,从容貌、品德和家世上来说,的确是做皇后的上上之选。但是舅舅娶外甥女为妻,实在是让人莫名其妙。据史书记载,吕后是因为考虑到鲁元公主的驸马张敖被免爵位,才想了这么一个亲上加亲的主意。惠帝无法接受这种外甥女突然变成妻子的安排,况且当时的张嫣只有10岁。惠帝对吕后说:“这样不是违背了伦常吗?再说她的年纪太小了。”谁知吕后却有自己的道理,她认为年纪小没关系,总会长大的,不妨先娶回来再说;至于伦常,吕后用晋文公娶自己的甥女文嬴为例,说舅舅娶甥女不在五伦之内,不属于乱伦。严格来说,古人所说的乱伦一般指的是在同姓之间的婚娶,所以大臣们也并没有反对。惠帝虽然不情愿,但在母亲的压力下也只得同意。吕后也怕旁人说张嫣年纪太小,好在张嫣身材修长,10岁时身高已和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差不多,于是便让她自称12岁。
孝惠三年(前191)春,吕后用“马十二匹,黄金二万斤”作为聘礼迎娶张嫣。如此重礼,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成了日后汉朝皇帝立后的标准聘礼。据说张嫣的小弟弟张偃看到堂中堆满了财物,兴奋地跑进内室对张嫣说:“嫣姊,皇帝买汝去矣。”又拉着姐姐的手,让她出去看。张嫣哄走了弟弟,快步走进自己的屋里,关上房门,很久都没有出来。
同年十月壬寅日,张嫣身着皇后礼服,到张家祖庙辞别祖宗后,由父亲张敖亲自抱上辇车,嫁入未央宫中,从此开始了她26年的深宫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
洞房之中,10岁的小新娘向自己的丈夫敬酒说:“女甥阿嫣贺舅皇陛下万年。”她仍然把面前的这个男子当做自己的舅舅看待。惠帝笑着对张嫣说:“你还像以前那样称呼我吗?”虽然这么说,但是洞房花烛之夜,惠帝并没有与张嫣同宿,在他的心里,恐怕也同样无法适应这种关系的转变。而在宫外,参加完皇帝婚礼的大臣们正在为皇帝不娶功臣之女却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而愤愤不平。没有一个人想过,这个柔弱娇小的女孩子在陌生的宫殿内度过第一个夜晚时的心情。
无论张嫣心中怎么想,命运是她无力改变的,她只有默默承受,努力演好自己的新角色。每隔五天朝拜一次太后,向太后行奉食礼的时候,张嫣总是一副愉快而庄严的样子,神态动作一丝不苟,使得吕后非常高兴。当母亲鲁元公主进宫看望她后将要离去的时候,这个懂事的孩子方才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鲁元公主忍不住将她搂在怀中,抚慰良久。之后,鲁元公主来到自己的弟弟惠帝面前,指着女儿问道:“阿嫣颇如意否?”惠帝说:“阿嫣不像大姐,却酷似她的父亲宣平侯,我后宫的粉黛为之失色,而她端庄贤惠的性格则和大姐一模一样。”然后又转头抱起旁边的张偃说:“这个孩子体态和他姐姐很像,要是一个女孩子,也是一个美女啊!”千年之后的人们已经无法还原这段对话的真实语气,但从惠帝顾左右而言他的含煳回答中,依稀能够感觉到鲁元公主的不平和痛惜。
这棵柏树位于四川西昌泸山光福寺内,相传为西汉惠帝所植。
惠帝在张嫣入宫之前已经有了五个孩子。张嫣入宫时年纪幼小,加之与惠帝的关系多少有些尴尬,二人一直分别居住。因此惠帝依然纵情声色,后妃们也仗着皇帝的宠爱,不把张嫣当回事。
一个姓何的美人为了争宠,每天晚上不待皇帝召唤就自作主张到皇帝寝宫留宿,并安排自己的亲信守在门口阻拦其他妃子,对她们说:“皇后在里面,她的声音在屋外都能听见。”这事传出宫去,大臣们都私下议论说:“张皇后才14岁就这么不自重,如此淫荡,日后如何能够继承宗庙呢?”这时,张嫣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女孩了。当时惠帝由于纵欲过度,日渐多病,张嫣劝说他禁欲静养一年,并说等皇帝身体复原后,才敢和他同房。惠帝被张嫣的真情感动,果真断绝情色,安心静养,两人仍然像以前一样分房而睡。吕后对此事一无所知,还到处求医问卜,希望皇后早生贵子。而大臣们更是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皇后专宠,有的说美艳的女子必然淫荡……这些话传入张嫣耳中,她却毫不在乎,说:“如果皇帝的病痊愈了,即使大臣们斥责我淫荡善妒,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这个美丽的女孩子不仅善良贤惠,而且颇有勇气。孝惠七年(前188)正月,惠帝到上苑行猎,皇后和后妃们都打扮成男子的样子骑马随行。中午时分,皇后卸妆小解时,一头野猪突然闯了进去,她的下衣被野猪撕裂,背部也被擦伤了。惠帝和众妃子在旁边吓得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张嫣却勇敢地抽出剑将野猪杀死,令惠帝和妃子们刮目相看。
被尊为花神的女孩
由于张嫣一直没有怀孕,而后宫其他女子却多有生育,吕后非常不满,要将后宫中所有的妃子都赶出去。惠帝没有办法,只得恳求张嫣帮忙劝说太后。张嫣哭着对太后说:“诸位美人无罪,是我自己没有福分,无法生育。”吕后这才打消了念头。谁知不久后宫又有一个妃子怀孕了,吕后想要杀了这个妃子,张嫣又极力为她求情。这时吕后忽然想到一个计策,她命令张嫣装作怀孕的样子,如果那个妃子产下男婴,就说是张嫣所生,日后立为太子。张嫣为了保住这个妃子的命,只得答应下来。
妃子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吕后立即让人用襁褓把婴儿裹起来送到皇后宫中,然后杀了妃子。三天之后,张嫣才知道孩子的母亲已经死了,她痛哭流涕道:“我之所以忍受这些事,就是为了保全这个人的性命,可是她还是被杀死了,这真是命中注定啊!”加上这个孩子,惠帝已经有六个儿子了,张嫣对待他们都犹如亲生的一般,并且时时想方设法维护他们的母亲。
在这之后不久,年仅23岁的惠帝去世了,吕后立张嫣的养子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这时的张嫣还只有14岁。惠帝死后一年,鲁元公主也去世了。最亲近的人都离开了张嫣,只有她一个人在深宫中静静地生活。
八年后的孝惠十五年(前180),吕后去世,周勃等人诛杀了吕后所有的亲属,拥立汉文帝登基。天下之人都知道张嫣与诸吕乱政无关,在政变中没有伤害她。但是皇帝换了,皇太后自然也不再是她,她被迁往未央宫后部荒僻的北宫中居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时被废黜的皇太后。张嫣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中默默地生活了17年,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仅36岁的她无声无息地去世了,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她身边陪伴。宫女们替她净身入殓时才发现,她依然是个处女。
这个可怜的女子死后,没有人提出为她加上封号,没有人为她举行葬礼,没有人为她撰写墓志,她的遗体被草草埋葬在一个简单的坟墓中,在斜阳衰草中被人们遗忘。《汉书·孝惠张皇后传》中,有关她的事只有寥寥几句,而大部分篇幅却被用来记载吕后的事情。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又记起了这个美丽的女子,魏晋时期人们将她奉为蚕神、花神,为她创建庙宇。东晋时,皇甫谧从盗墓者手中偶获惠帝、文帝等朝的起居注,又搜罗野史,为她作了一篇外传,在正史之外,给这个女孩子留下了淡淡的一笔。
后宫争宠弱者胜
——栗姬与王娡之争
栗姬和王娡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妃子,栗姬位高,王娡位低。栗姬貌美深受景帝宠爱,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而王娡的儿子刘彘为胶东王。王娡与栗姬之间的较量,一开始就处在下风,这位外表谦恭的女人又是怎样当上皇后并让儿子取代太子最终成为皇帝的呢?
离婚入宫的王美人
要想了解栗姬和王娡在后宫的博弈,先要弄清楚两人的身世和当时后宫的情形。
景帝刘启的正宫娘娘为薄皇后,这位皇后是景帝的祖母薄太后从娘家挑选出来的女子,在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嫁给他为太子妃。景帝当上皇帝后,薄妃理所当然被册立为皇后。薄太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薄氏一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可是景帝从来就没有重视过这门带有政治目的的婚姻,在他当上皇帝的第六个年头,薄太后崩,景帝随后就把没有生育的薄皇后废掉了。没有生育只是廢后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景帝不爱这位皇后,当时景帝最宠爱的妃子是栗姬。
栗姬是齐国人,容貌姣好,可是心胸狭窄。女儿家有点小性子无可厚非,可是生活在复杂的后宫中,心胸不够开阔难免遭人嫉恨。性格决定命运,栗姬的小心眼让她与尊贵的皇后之位擦肩而过。
王美人,单名娡,出身有些来历,父亲是普通人,但是母亲臧儿是前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在刘邦登基的第二年因谋反叛乱被诛杀,其后代流落民间,臧儿嫁给槐里人王仲,生王信、王娡、儿姁兄妹三人。王仲死后臧儿再嫁田氏,生田鼢和田胜,这些人后来都因为王皇后的显要而富贵。王娡是臧氏的大女儿,在入宫前曾嫁给贫民金王孙,生女儿金俗。臧儿身为贵族的后代,不满贫贱生活,闲来无事,找算命先生算命。那先生果真是好眼力,算出臧儿的两个女儿是大贵之人。臧儿得了这个肯定,立即向金家提出离婚,要王娡重新嫁给好人家。金家听闻臧儿的无理要求之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府。生育显然没有改变王娡的容貌,反而增加了她娇艳柔美的女人味,因而得到太子的宠爱。
王娡在入太子宫得宠后,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刘启面前夸赞胞妹儿姁的美艳。不久,儿㚬也进入了太子府,并很争气地为刘启一连生下四个儿子,后来都被封为王。可是儿富贵命不长,早逝而去。王娡却是生就长久的富贵之身,被宠后生三女一子,在怀儿子的时候,曾“梦日入其怀”,这可是个万分吉利的好兆头。王娡喜气洋洋地把这吉兆告诉刘启,刘启也跟着高兴,古来梦龙或日入怀而生育的孩子,多大富大贵,刘启喜欢这个富贵的梦,由此更加喜爱王娡,对这个儿子也格外厚待。这天命主贵的孩子尚未出世,文帝死,刘启即皇位,王娡被封为王美人,生下刘彘。
刘彘4岁的时候,栗姬的大儿子也是年龄最大的皇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刘彘被封为胶东王。从出生就过着贫贱生活的王美人在刘启的太子宫内得宠,过上穿金戴银、不愁温饱的生活,原本已经满足,但是随着刘启当上皇帝,看着更加豪华的宫殿,对着后宫争相献宠的佳丽,她满足的心底竟也慢慢生出一丝盼望。这盼望是夏日里一颗疯长的种子,迅速从小小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明争暗斗弱者为王
王美人自从生了小刘彘之后,更加谦恭温厚,表现得很低调,从来不把得意写在脸上,上至太后、皇帝,下至宫女、太监,都以温婉谨慎的言行对待。而栗姬却正好相反,她在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得意嚣张,不仅不把低等的妃嫔放在眼里,所有受皇帝宠爱的妃子她都怀有嫉恨,尤其在薄皇后被废以后,更是认为皇后之位非己莫属,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可是,栗姬没有想到,太子之位能立也能废,儿子刘荣是个好儿子,憨厚仁义,只是生在帝王家,没有心机枉有憨厚往往会被推上末路,刘荣在太子位置上仅3年就被废为临江王。
皇族子女自幼生长在宫廷内,耳濡目染权力的重要。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景帝的亲姐姐,仗着母亲窦太后无比的宠爱而享有无上的权力和荣华,窦太后临终前留下遗嘱把自己所居东宫内的值钱用品全部赐给长公主,可见此女在老太后心目中的地位。长公主嫁给堂邑侯陈午,陈午的爷爷陈婴曾经和项羽一同起兵反抗秦朝的**,后来陈婴归顺刘邦,被封为堂邑侯,陈午继承了爷爷的侯王之位并娶了馆陶长公主为妻,生下女儿阿娇。长公主将阿娇看做是她保持特权的希望,一心琢磨着让阿娇当未来的皇后,而这位长公主要做的事情,很少有做不到的。
先让女儿当上太子妃,皇后的位置自然水到渠成,于是长公主派人向刘荣的母亲栗姬提亲。可是这时栗姬的小心眼毛病发作了。窦太后宠爱长公主早就让栗姬嫉妒得眼红,长公主不断收罗民间美女在府中调教再贡献给景帝,更让她恨得牙根痒痒,于是一口回绝了这门亲事。栗姬不知道,自己这一回绝非但令儿子刘荣失去了可能得到的皇帝之位,连儿子的性命都搭上了。长公主很少碰壁,这次栗姬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女儿皇后梦的破灭,还有被拒绝的耻辱,她咬牙切齿地发誓,一定要让栗姬的儿子当不上皇帝,一定要让阿娇当上皇后。
一边是栗姬高高在上的刻薄,一边是王美人善良温厚的谦恭。长公主开始接近以往不被她注意的王美人,二人交情日渐深厚。长公主试探王美人的心思。王美人外表温厚,内里也是冰雪聪明,欣然接受了长公主的提亲。
这个时候,薄皇后被废,后宫内有资格当皇后的人不多,栗姬原本最有希望,但是长公主经常在与窦太后和景帝闲聊时,有意无意地把栗姬的刻薄小性添油加醋地讲出来。慢慢地,景帝对栗姬的宠爱有所减少。有一次,长公主和景帝说,栗姬这个女人太过分了,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唾骂皇帝喜爱的妃子,再这样下去,恐怕后宫内不久后会失去安宁,一旦她成为皇后,说不定又是第二个吕雉。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汉高祖死后,曾经专权十几年,杀掉所有反对派,对待朝臣和后宫内的妃子们手段极其残忍。景帝听后,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但是因为以往和栗姬感情深厚,仍旧存有善念。后来,景帝生病时曾试探栗姬,说:“我百岁之后,你要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啊。”栗姬当时怀有愤恨之心,不但没有答应景帝,反而口出恶言。景帝对栗姬彻底失望,但是隐忍没有发作。
在鄙薄栗姬的同时,长公主经常故作无意地夸赞王美人的好处,王美人日常的谦恭也让景帝喜爱。王美人其实并不是外表看上去那么简单,简单的女人在后宫这弱肉强食的地方是没有出头之日的。王美人知道景帝已经开始厌恶栗姬,但要废掉太子,还需要加一把火,这把火必须时机合适火候得当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于是王美人暗地里派人怂恿大臣上书立栗姬为皇后,理由是后宫不可无主,母以子贵,太子的母亲应该当皇后。景帝错误地以为这位大臣受栗姬指派而上书,暗想:“我还没死,就开始拉拢权派,一旦我死了,这朝廷后宫岂有不乱之理。”气愤的景帝下令将上书的大臣斩首,又废掉太子,把栗姬打入冷宫。不久,太子被陷害而亡,栗姬郁闷至死。
太子被废三个月后,刘彘被立为太子,赐名彻,王美人被封为皇后。刘彻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即位后尊称外祖母臧儿为平原君,不久封舅舅王信、田鼢、田胜侯位。后来,汉武帝还找到母亲入宫前在民间生的女儿金俗,亲自接入长乐宫内拜见母亲,赐给宅邸仆妇,尊称姐姐为修成君。这场双方实力悬殊的后宫争斗以强者栗姬母子的死亡、弱者王美人母子的胜出而终结。
从金屋藏娇到幽禁冷宫
——长门怨女陈阿娇
汉武帝年幼时曾言:“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正是这句童稚之语,成就了一段金屋藏娇的传奇婚姻。身世显赫的阿娇成了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却不是唯一的一位。在变幻莫测的后宫斗争中,娇骄率真的阿娇终因无生育、色衰爱弛,逐渐遭到了武帝的冷落。加之多年之后的一起真相莫测的巫蛊案,阿娇皇后之位被废,最终幽禁于冷清的长门宫内,直至老死。正是“君不见咫尺长门锁阿娇,不如意兮奈若何”!
阿娇成就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能当上皇帝,全靠阿娇母亲馆陶公主的策划,因而阿娇是一位比较任性和霸道的皇后。武帝年幼时单名彘,是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生母王娡在入宫前已经嫁人并生有一女,凭借娇艳容颜和满腹心计在入宫后得宠,但也仅为美人而已,在后宫地位低下,在朝廷无权无势。刘彘出生时上面有八位哥哥,按道理皇帝的位置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坐,可是这刘彘却偏偏风风光光地当了54年的汉武大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政绩无数。虽然后人对其褒贬不一,但是他在位期间国富民强是不争的史实,透过刘彘坐上皇帝宝座这份偶然,我们能看穿宫廷内权力斗争的必然。
册立太子就是确定未来的皇帝,这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皇帝家会闹出大乱子,所以必须遵照立嫡立长的礼法。所谓立嫡立长,就是先立正宫皇后生的儿子,如果皇后没生儿子,就只能立最大的皇子。这规矩原是不错,但是真的执行起来,却常常不是这样。景帝的正宫娘娘薄皇后没有孩子,当时最受景帝宠爱的栗妃却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刘荣敦厚仁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依法被立为太子。当时小刘彘才4岁,因为聪慧得到景帝喜爱,被封为胶东王。如果历史果真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历史上就不会有汉武大帝这个满身故事的皇帝。自从太子确立以后,后宫内就暗藏着一场风暴,这风暴源自一个女人的骄纵与虚荣,这个女人在宫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为她是窦太后的掌上明珠——馆陶长公主。
窦太后是何许人也?她是景帝的生身母亲。窦太后共生子女三人,女儿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景帝刘启,次子梁王刘武。窦太后也是一位命相奇好的女人,为了吃饱饭入宫当宫女,不想被吕后赏赐给当时的代王即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生了子女当上了皇后。刘恒死后,窦太后的长子刘启继位。老太后虽然有享不尽的富贵,但是后宫生活难免单调,能够说说知心话的只有女儿馆陶长公主,因而长公主的地位非常特殊。长公主自由往来于宫中,看透了宫廷里的潜规则,为保证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只好打女儿阿娇的主意,女儿当上皇后,自己何愁在母亲百年之后的富贵,于是派媒婆向太子刘荣求婚。刘荣的母亲栗妃是个小心眼的女人,她对长公主经常用美女讨好景帝的行为早早就忍无可忍了,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绝了这门亲事。
长公主恨意顿萌,担心刘荣当上皇帝后自家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暗起废掉刘荣之心。在废掉刘荣之前,必须找一个能够接替皇位并且同意女儿阿娇当皇后的人。经过观察,长公主将目光锁定了王美人。此人在入宫后守礼本分,其子刘彘虽然幼小,却因聪慧深得景帝喜爱。决心已定,长公主开始行动。
王美人也向往成为权倾后宫的太后。长公主和王美人就这样各怀心事,走到了一条路上。一日,长公主带着阿娇,王美人带着刘彘,与景帝坐在猗兰殿上闲话家常。大家拿孩子们开心,长公主问刘彘:“儿欲得妇不?”刘彘答:“欲得妇。”长公主逐一指着环绕四周的侍女,刘彘都说不要,最后指到阿娇,刘彘大大方方地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作金屋储之也。”就此传下金屋藏娇的佳话,刘彘也因此语迈出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步。景帝闻得稚子之语,天真可爱,认为是天意,殊不知这是一场早就预谋好了的大戏的前奏。
此后,长公主和王美人结成联盟,用尽手段,终于如愿以偿。景帝前元七年(前150)正月,太子刘荣被废,栗妃被打入冷宫。四月,王美人成为皇后,7岁的刘彘成为太子,赐名彻。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刘彻年满16岁,举行隆重的加冠礼。冠礼后不久,景帝卒于未央宫。刘彻在父亲灵柩前即位,称汉武帝,阿娇入主中宫,贵为一国皇后。
金枝玉叶敌不过歌女
武帝初即帝位时很年轻,尽管国家局势趋于稳定,之前的“文景之治”使国家和百姓都进入空前富足的阶段,但是各路诸侯王觊觎帝位的野心一点都不少,匈奴的频繁入侵也是比较大的忧患,朝廷上掌权人物的党派竞争也很激烈,一不小心,皇帝的位置指不定被谁夺去。为保证国家不出意外,重大事件都由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决断。窦太后崇信黄老之术,武帝喜欢儒家思想,二者对立的地方不少,窦太后对年轻气盛的武帝不太满意,武帝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还得罪了不少当权派。在这种情况下,能保住皇位,皇后阿娇全家的功劳可想而知。武帝一方面对阿娇极尽体贴温柔,一方面故意装出贪图享乐的假象,暗自培养心腹和兵力,等待风烛残年的窦太后去世,等待自己羽翼丰满。
阿娇皇后在这段岁月中度过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崩,武帝终于脱离管束,随心治理国家。当然,武帝的生母王娡也怀有参与朝政的野心,可是才能有限,命运不济,这时的武帝翅膀已经变硬,兵权在握,心狠手辣。他游刃有余地玩着利用女人巩固自己地位的游戏,却不再受任何女人的牵制,皇后的价值在减少,阿娇处于尴尬之境。
多年来阿娇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武帝的子嗣成了大问题。阿娇自幼贵为长公主之女,要什么有什么,说一不二,脾气火暴,武帝在真正拥有权力以后,需要女人完全服从自己,阿娇却做不到。时光也无情,皇后如花的容颜在十几年后逐渐凋零。正当美人迟暮之际,武帝在胞姐平阳公主家遇到了婉丽温柔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歌喉婉转,舞姿柔曼,性情柔弱,武帝在欣赏歌舞的时候被佳人迷住。公主看出弟弟眼神中的爱慕,趁武帝休息,令卫子夫到尚衣轩中服侍,当即承皇恩于尚衣轩中。几天后,卫子夫被平阳公主送进宫中,一年后竟专宠后宫。阿娇为了这件事又哭又闹甚至以自杀来威胁,企图夺回武帝的宠爱,怎奈色衰而爱弛,在青春美色面前,阿娇输得很惨。
不能把皇帝怎么样,阿娇打起了卫子夫的主意。卫子夫得宠之余谦恭谨慎,又接连生育,阿娇找不到机会,醋意大发也顾不了太多,找来巫女楚服,想用巫术除掉卫子夫,这位金枝玉叶的皇后因此卷入史上著名的巫蛊案。巫蛊案的根源其实在于武帝迷信术士炼制长生不老丹药,武帝在政事上英明果断,但是在长生不老问题上却煳涂。由于皇帝相信巫术,宫廷上下都受影响。巫蛊之术是报复敌人的一种手段,找来巫师在象征仇人的木偶上刻上要诅咒之人的名字,然后深埋在地下,同时请巫师施展法术来危害仇人的性命。现在听起来滑稽的行为,在西汉时风行一时,巫蛊不仅成为诅咒他人的工具,更是陷害他人的利器,这些巫术搞得西汉江山乌烟瘴气。
恩情中道绝
阿娇招巫女作法诅咒卫子夫的事情被武帝知道后,武帝大怒。他对阿娇的忍耐早就到了极限,碍于当年阿娇一家尽心帮助他稳固帝位的情面,一忍再忍,这次他很绝情地下了废除皇后的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并斩首楚服等300人。
自幼被恩宠包围的阿娇从此幽居长门宫,终日以泪洗面,形容枯藁不得圣颜。为了重新获得丈夫的眷顾,阿娇不惜花费千金请大文士司马相如作《长门赋》。《长门赋》全篇文辞优美,读之令人伤心欲绝,却终究未能挽回帝心。
武帝晚年残暴多疑,为防止自己死后宫内出现像吕后那样残酷专权的后妃,借故杀掉所有为他生过孩子的妃子,包括他晚年最喜爱的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而在长门宫内远离是非恩怨的阿娇一应用度仍旧按照皇后级别,安然终老。与无数惨死的后妃相比,被废皇后的悲剧命运反而不显得太过悲哀。
歌伎皇后的传奇
——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出身微贱,貌美如花,擅长歌舞,本是平阳公主家的歌伎,与汉武帝偶然相遇得到恩幸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代了出身高贵、有强势父母撑腰的正宫娘娘陈阿娇,成为汉武一朝的第二任皇后,使得一时间天下皆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一见倾心
汉朝的外戚们为讨得皇帝欢心,经常在民间选拔美女,养在府里教授礼仪,以备皇帝驾临时服侍。运气好的被皇帝看上带入后宫,一遭飞黄腾达,贡献美女的外戚自然格外受重用,馆陶长公主当年就用这种方法讨好景帝,从而获得不少特权。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看到武帝当上皇帝十几年了却没有生下子女,心里着急,在府里早早准备下十个良家美女,悉心调教,等待时机进献给武帝。一次,武帝到灞上祭祀,回宫路过姐姐家,便入府休息。酒宴进行之际,平阳公主命这十位美女出来相见,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让武帝中意的。武帝仍旧自顾喝酒谈笑,平阳公主有些失望。
为了助兴,平阳公主令歌女舞姬们上来活跃气氛。武帝的眼睛始终盯着一位歌伎灼灼发光,目光里流露出的爱慕之情显而易见,并且向平阳公主夸赞这位歌伎的声音婉转,舞姿勾魂。平阳公主告诉武帝,这个歌伎名叫卫子夫。几曲舞罢,卫子夫面色粉若桃花,更加姣美可爱。武帝已经无心继续酒宴,推说要去**。平阳公主明白武帝的心思,赶忙让卫子夫同去侍候武帝。武帝得到心仪的卫子夫,心情大好,回到酒宴上,当即赏赐给姐姐平阳公主黄金千两。武帝回宫后,平阳公主奏请卫子夫入宫,得到批准。卫子夫上车入宫时,平阳公主抚摸着卫子夫的后背,说:“子夫,你在我平阳公主家这么多年来,我从未亏待过你,一旦在后宫得宠,千万不要忘记我啊!”卫子夫垂着眼泪向公主保证自己的忠心。
从卑贱走向尊贵
卫子夫带着满心憧憬和惊喜入宫,可是宫廷内的生活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当时的皇后阿娇骄纵专宠了十余年,不许武帝宠爱其他妃子。武帝能当皇帝,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武帝对阿娇一直比较容忍。十几年来,阿娇非但没有一点母仪天下的宽厚,反而因为无子女、容颜凋落而越来越蛮横任性。听说平阳公主将一名姿容脱俗的歌伎送进宫了,阿娇醋意大发,当即下令让卫子夫做最下等的宫女,在远离皇帝的宫里干粗活。武帝纵然有怜香惜玉之心,却不可能召见一个贱婢。
就这样,卫子夫在泪水里度过了一年的惨淡时光,因怀念以往在公主家声歌艳舞不需要劳作的舞女生涯,申请出宫。在一年一度的宫女出宫核准中,卫子夫又一次和武帝相见。卫子夫见到改变自己命运却又把自己遗忘的武帝注视着自己,一年来的委屈顿时全部化作眼泪涌了上来,哭泣的姿态里流露出无限的哀怨与无奈,并请求武帝准许她离开皇宫。武帝看到卫子夫因挂满泪痕而分外清丽动人的脸,心中升起一股呵护之情。这时的武帝对自己的皇帝之位已经有十足的把握,阿娇的家族势力已经左右不了他的去留,阿娇带给他的无理和压抑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对卫子夫美貌的艳羡和柔弱性情的怜爱让他留下了这位歌伎并日渐宠幸。卫子夫很快就有了身孕,这个消息对十余年没有一个子女的武帝来说是无比巨大的惊喜,对卫子夫来说是走向尊贵的开始。
红颜老去被诬丧命
母以子贵,更何况卫子夫是后宫中第一个怀有龙嗣的妃嫔,在十余年来没有子嗣的皇宫内,这显然是一件大事,连窦太后都对出身微贱的卫子夫生出笑脸。虽然卫子夫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并非武帝和太后盼望的皇子,但武帝仍旧把这个女儿捧作掌上明珠,封为卫长公主。卫子夫的出身使她在后宫内受到不少歧视,皇帝的宠爱虽然能够暂时让她生命无忧,但是也让那些受武帝冷落的后宫红颜们嫉妒。卫子夫天性柔弱善良,在得到武帝宠爱之后仍始终保持着卑微的本色,这也是武帝喜爱她的地方。但是后宫里的权力争斗不会因为谦卑而减少,而卫子夫不但能够化险为夷,还能够借此得到更高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阿娇在最初知道卫子夫怀有龙种时非常气愤,于是找来母亲馆陶长公主想办法。但卫子夫怀孕期间备受众人关注,没办法下手。卫子夫的哥哥卫青当时在宫内当侍卫,于是长公主转而派人把卫青抓走并准备杀掉。还没等长公主下手,卫青在平阳公主家当骑奴时的好友公孙敖等人就把他救了出来。武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对阿娇一家的行为异常恼怒,越发觉得卫子夫需要保护,因而召见卫青,当即封其为建章宫宫监和侍中。卫青的遵从隐忍和尽职尽责为武帝喜爱,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大军南下进犯的危急时刻,武帝不顾大臣反对,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抗击匈奴。
卫青在入宫前本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有一身上好的骑射本领。此次出征,他不负武帝厚望,一举击败匈奴进犯。武帝用人不拘一格,将领的封赐根据战功而定,有功则高官职厚赏赐,不管出身卑贱与否。卫青获胜后被武帝封侯,之后战功不断,屡次抗击匈奴均能获胜而归,深得武帝赏识,姐弟两个一个后宫被宠,一个战功显赫。卫青因为姐姐被宠而有机会立下战功,卫子夫因为弟弟的战功而更加得宠。这层微妙的关系在卫子夫生下皇子刘据后达到巅峰。卫子夫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武帝一直很喜爱她,并没有因为未生下皇子而有所嫌弃。在这段时间里,阿娇因为施用巫术诅咒卫子夫而被废黜皇后之位。终于,卫子夫的第四个孩子是儿子,武帝等这一天等得太久,在自己年近30岁的年龄终于盼来第一个儿子,心情可想而知。母以子贵,卫子夫被立为皇后。7年后,卫子夫所生的皇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天下的好事总是有变,卫皇后如花的容颜渐渐老去,皇帝后宫内佳人不断,能歌善舞正值妙龄的女子们让武帝对卫皇后逐渐失去了兴趣,但太子刘据和卫皇后本身的宽容谦恭使得他们仍旧得到武帝的礼遇和厚待,后宫诸事均为卫子夫主持。同时,卫家在武帝平定匈奴的霸业中仍旧占据着重要地位,除了卫青,卫子夫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也是武帝喜爱的一员战将。霍去病自幼生长在富贵之中,喜欢骑射的天性被悉心培养,看到舅舅卫青屡立战功,小小年纪便胸怀抗击匈奴纵马驰骋的愿望。元朔六年(前123),不到18岁的霍去病知道舅舅又要出征,向武帝请求上战场杀匈奴。武帝素日就很喜欢充满灵气、性格不羁的霍去病,于是封他为骠姚校尉,拨出八百能征善战的骑兵让他随意调遣。牛刀小试,霍去病以少胜多,首战告捷,之后立下的战功更多于舅舅卫青。他带军灵活机动,所向无敌,成为抗击匈奴的常胜将军,可惜英年早逝,24岁时中箭伤重不愈而亡。霍去病在21岁时把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接到京城,十几岁的霍光在霍去病死后被武帝重用,培养成朝廷重臣,在武帝身边近30年。临终前武帝把8岁少帝刘弗陵托付给以霍光为首的四位老臣,霍光主持西汉朝政二十余年,这些都是卫子夫受到皇帝宠爱而带给家族的机会。
卫子夫当皇后到第三十八个年头的时候,权臣江充陷害皇后母子。当时武帝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江充与太子刘据有前嫌,看武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担心武帝死后刘据对其不利,所以提前下手,想除掉太子。江充对武帝说病总不好的原因是有巫蛊诅咒,武帝信以为真,令江充严查。江充严刑拷打逼迫牵连近万人入狱,最后陷害太子刘据和皇后埋桐木人诅咒武帝。武帝在甘泉宫内养病,太子在东宫内没有办法解释,为求自保只好先假借武帝之名杀死江充。武帝不明真相,听到有人告太子谋反,于是派兵镇压,长安城内因此而死者数万。太子兵败无路,最终自杀身亡。卫皇后被废,随后自杀。当年令武帝一见钟情的香魂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烟消云散了。
武帝妃丽娟像
丽娟14岁入汉宫,成为武帝宠幸的宫人。据野史记载,这位妃子吹气如兰,身轻如燕,能歌善舞。但她和许多妃子一样,如一朵昙花,只在武帝身边开放了很短暂的时间。
武帝魂牵梦萦的妃子
——李夫人的心机
汉武帝在位长达54年,其宠爱过的女人不止一位两位,妙丽善舞的李夫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把最优美动人的一面留给武帝。李夫人为保持自己在武帝心中的形象,病中拒绝武帝见面的请求,令既多情又绝情的武帝很长时间魂牵梦萦,不能忘怀。
歌词里走出的美女
汉武帝虽然有其残酷的一面,但不失为一位多情的君主。他好游历狩猎,喜爱歌舞辞赋,自己挑选并宠爱的妃子大多能歌善舞,皇后卫子夫是他在平阳公主家欣赏歌舞时意外看中,李夫人却是被一首动听的歌曲推到他面前。
李延年是武帝比较喜爱的乐师。他出身倡家,全家人皆精通音律,擅长歌舞。李延年因触犯法律被处以宫刑,投入宫中当养狗太监。擅长弹唱的李延年每每谱写新曲子唱歌给自己排解忧闷,宫内很多人都曾被他的歌声感动。武帝知道后把他召到面前,令他歌舞。歌舞之后,武帝深受感动,让他成了一名宫廷乐师。
李延年在得到武帝欣赏之后,就筹划着将妹妹带进皇宫。只是这宫廷深深,如何才能让妹妹得宠呢?李延年费尽心机。当时皇后卫子夫红颜衰老,青春流逝,后宫内年轻女子虽多,但是能让武帝一见倾心而专宠的很少。李延年精心谱写一曲新歌,只等武帝上钩。一日,平阳公主来看望武帝,姐弟二人谈笑甚欢,心情极好的武帝召李延年歌舞助兴。李延年悠悠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沉浸在这歌声中,良久才叹息道:“好歌!只是世上真的有这样倾城倾国的佳人吗?”坐在一旁的平阳公主笑着说道:“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啊!”武帝于是下令召见李延年的妹妹,一见果然妙丽善舞,当即纳入后宫,把一腔宠爱都给了这位新来的妃子。
拒绝皇帝看最后一眼
李延年之妹得宠并生下第五皇子昌邑王以后,被封为夫人。这位李夫人好命不长,几年后身染重病,太医们用尽手段都难以治愈,眼见着病越来越重,李夫人的形容也愈加憔悴。当时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还没有减退,不时到宫中探望,但是每次来,李夫人都用被子把头蒙住,不让武帝看到她的脸。
一次,武帝又来探视,李夫人蒙着被子恳求武帝照顾她的儿子和兄弟们。武帝说:“夫人就让我见一面,当面和我说不是更好吗?”李夫人回答道:“女人在没有打扮好、穿戴整齐的时候,是不能让君主和父亲看到未加修饰的容颜的,我不敢让您看到我的糟糕样子。”李夫人越是不让他看,武帝越是想见,于是对李夫人说:“夫人让我看一眼,我就赐给你千金,并让你的兄弟们做高官。”李夫人果断地回答:“给不给我兄弟高官在于陛下,不在于见不见臣妾。”武帝仍坚持要见李夫人,李夫人索性不再说什么,转向里面难过地抽泣。武帝实在没有办法,恼怒地起身离去。
在一旁侍候的姐妹纷纷责问李夫人:“夫人为什么不当面向陛下托付兄弟呢?”李夫人这时才幽幽怨怨地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坚持不让陛下看到我的样子,正是为了让陛下能够真心地照看我的兄弟们。陛下素日宠爱我,无非是因为我的容貌姣好。凭着美色而得到的宠爱,一旦失去美色,宠爱也会消失。陛下之所以还在眷念着我,无非是记着以前美好的容颜。如果看到我现在容貌憔悴不堪,陛下一定会对我生出厌恶之心,又怎么可能去照顾我的兄弟们呢?”
李夫人死后,武帝伤心不已,下令以皇后的规格厚葬。
留给兄弟们的机会
李夫人果然是一位冰雪聪明的女子,如今武帝心中留下的都是李夫人娇美的身姿,这种记忆很折磨人,既没有办法忘记,也没有办法重新十回。武帝令人画出李夫人生前的美态,并把画像悬挂在甘泉宫内供自己怀念。一日,有人向武帝推荐了方士李少翁,说这位李少翁能够招来李夫人的魂魄。武帝思念佳人心切,便让李少翁速速作法。李少翁告诉武帝只能远远地观看而不能走近,武帝答应了。
这个夜晚来得格外迟,武帝好不容易挨到夜色浓重,便催促李少翁快点作法。李少翁煞有介事地设好帷帐香案,请武帝在另外一处帷帐内远观。不一会儿,武帝果然看到帷帐内有李夫人的影子,只见李夫人缓缓地走动然后坐下,姿态优雅。武帝恨不得立刻奔过去把李夫人留住,又怕吓跑了佳人永远不得相见,思念之心更重,自言自语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随后,武帝又作了一首伤感的辞赋:“……何灵魂之纷纷兮,哀悲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浸淫敞恍,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想念而不得见,佳人不复再生,武帝开始将思念之情慢慢转移到对李夫人兄弟们的照顾上。李延年在妹妹死后被特封为协律都尉,在乐府里供职。乐府主要掌管皇家宴会、游行、祭祀等音乐的创作,同时也负责收集整理民间诗歌乐曲。李延年在乐府任职,每年的俸禄是两千石,这在当时是高薪。他在音乐方面的才情也充分展现出来,当时在乐府中任职的司马相如等人所作的华辞丽赋,有些被李延年谱上曲子在宫廷内外传唱,很多民间乐曲被他重新整理配以新曲子后也广为流传。
因此,武帝对他的喜爱也越来越深,甚至有时同起同卧。曾经有过同等待遇的只有武帝幼年时候的玩伴兼同窗韩嫣,可是韩嫣出身侯门,其太爷爷是韩王信。李延年仅仅凭借妹妹的嘱托而得宠,可见武帝对李夫人的追念之深。
李夫人的另一位哥哥李广利没有功绩不能封侯,武帝想着李夫人生前的托付,不给李广利一官半职总觉得愧对佳人,于是就像当年对待卫子夫的家人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寻找机会派李广利出征,之后再封赐高官,可是李广利不是卫青、霍去病。武帝擅长根据不同人的才能分派任务,这一次他看走了眼,可能是为了让李氏立战功心切,于是派没有作战才能的李广利去讨伐离汉朝遥远的大宛国。
大宛是一个小国,人口不多,远在西域,有沙漠阻隔,因而并不像周边其他小国那样对汉朝毕恭毕敬。一次,武帝听从大宛国回来的使臣说那里有稀世的汗血宝马。武帝在位期间,国家昌盛,连以往不断进犯的匈奴都惧怕大汉三分,何况小国。通常这些国家为了自保,每年都把本国特产的珍宝进献给汉朝。大宛国既有汗血宝马,不献给武帝也就罢了,还暗中派人将汉朝去交换宝马的使臣杀掉,把用以交换宝马的财宝抢走。武帝一怒之下派出大军攻打大宛国贰师城以抢夺宝马,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军出征。路途遥远,李广利带兵能力差,好不容易走到贰师城,人马饿死无数,攻城数日没有进展。之后,李广利又带兵回国,走到敦煌时派使臣上书给武帝,说因为缺少食物而很难攻下大宛,现在退兵回朝。武帝知道后大怒,派使臣在玉门关前阻拦李广利等人,说这一行人谁要踏入玉门关就杀了谁。李广利只好驻守在敦煌不敢进关。
几个月后,武帝加派将士6万,牛10万,马匹3万,驴、骆驼近万,粮食、兵弩等无数,令李广利再次攻打大宛,同时派使臣让大宛周边的小国出兵帮助。这一次,李广利终于大胜而归,但是随他生还入关的士兵仅万余人、马千余匹。面对这代价惨重的胜利,武帝不但没有怪罪李广利,反而封其为海西侯。一代明主,为了心爱妃子的临终托付,深情如此,即便行为有悖常理,也足以令世人动容。
子贵母死
——钩弋夫人的无奈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时最宠爱的一位妃子,生下儿子刘弗陵后,却因为一点小事被武帝关入冷宫,后忧愤致死。在太子刘据被误解无路可走而自杀之后,武帝却单单立了她生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难道这二者之间有着不合常理的因果关系?
奇女子钩弋夫人
武帝生性豪放不羁,晚年年老体衰时,仍旧喜爱四处游猎。有一天,武帝带着亲随巡游狩猎路过河间,途中在一处山水丰美的村庄附近休息。身边有一个擅观天象的官员看到距休息之地不远处的天空祥云升腾,瑞气萦绕久久不散,再看周围山灵水秀,不禁感叹:“此处祥瑞之气冲天,草木端秀,附近必有奇女子。”武帝半信半疑,但是天性好美色奇事,于是派使臣探查究竟。使臣按照善观天象之人的指点,边走边问村庄里的村民,果然找到一位清新美艳的赵姓奇异女子。村子里的人说此女自从出生后,双手就握成拳状,不能像常人那样伸展开来,虽已到了婚配的年龄,但是据传只能嫁给能将她双手打开之人,又因至今没有遇到而迟迟未嫁。
武帝饶有兴味地看着被使臣带回的女子,盈满羞涩的秀脸上一剪秀眉微微低垂,一双秋水脉脉含情,那半羞半惊的样子既可爱又可怜。武帝一生见过女人无数,但是后宫中的粉黛们大多缺少生机和灵气,面前的女子如一株含苞的花儿鼓动着武帝衰老的身心。最后,武帝的眼睛落在女子紧握的一双玉拳上,他命令身边的宫女们逐一试着打开这双粉拳,都没有成功,武帝又命令身边官职较高的随从去试,也没有成功。这时候,武帝好奇心大发,他捧起女子那双玉拳抚摸把玩,轻轻一试,竟然打开双拳。武帝惊喜异常,将女子带回宫中并宠幸非常。因为这件奇事,大家都称这位赵姓女子为拳夫人。拳夫人年轻美貌又聪慧,不久武帝就把以往宠爱的妃子们冷落在一旁,专心宠幸拳夫人。因为年龄悬殊,武帝对待拳夫人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哪怕她有些失礼的地方也毫不在意。不久,拳夫人被晋封为婕妤。
在武帝时期,婕妤的位份仅低于皇后,武帝晚年得此尤物,日渐衰老的身心变得充满朝气,他相信这个女子是上天给他的恩宠,因而越来越宠爱她,还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钩弋宫,因而赵婕妤又被称为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姓赵,西汉河间人,得武帝宠,生子弗陵(汉昭帝),征和四年(前89)被武帝投入掖庭狱,后死于云阳宫。
钩弋夫人也很争气,太始三年(前94),在武帝64岁的时候,给武帝生下最后一位皇子刘弗陵。《史记·外戚传》对钩弋夫人一生记载仅有442字,其握拳之奇异仅寥寥数语。至于握拳的神奇是天生还是经高人策划指点而成已无从考证,但是钩弋夫人在怀孕生子一事上的神奇倒是令人惊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妇人的生理自然,而钩弋夫人怀子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武帝看着这个小儿子,很欣赏地对周围的人说:“听说上古先帝尧就是在母亲怀孕14个月后才降生的,钩弋子在这点和尧帝一样。”刘弗陵因母亲名钩弋夫人,所以被称为钩弋子。武帝的言外之意大家心知肚明,都微笑着点头附和。因为14个月生子一事,武帝对钩弋夫人更加厚待,把钩弋夫人所居宫室的门称为尧母门。但随着钩弋子的成长,武帝内心的矛盾越来越剧烈。
立子杀母的用心
钩弋子出生的时候,戾太子刘据被酷吏江充诬陷自杀已经三载,太子的位置一直空着。大臣们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武帝念念不忘李夫人,会把李夫人生的儿子昌邑王立为太子。但是李夫人不争气的哥哥李广利和弟弟李季在得到武帝格外偏爱之后,不仅不知道收敛独善其身,反而都犯下不容姑息的错误。李季之前因为和宫女之间不检点而触怒太后被处死。李广利首次出征大宛获取良马失利,后在武帝重新派兵帮助下才勉强得胜,被封海西侯。11年后,即征和三年(前90),武帝派李广利率领7万人马出击匈奴,大败。当时长安城内正弥漫着西汉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巫蛊之祸,太子刘据与母亲卫皇后被诬告送命,李家被牵连进灾祸,有大臣密告李家与人联合要拥立昌邑王做太子,李广利全家因此都被关进大牢。兵败和无法解释的密告让李广利作出错误的选择,投降匈奴,在匈奴没过几天好日子就被杀掉了。这次李氏家族遭受的是灭门之灾,连武帝宠爱的李延年也被处死。此事之后,昌邑王当上太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武帝年事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选立太子成为紧迫的事情。武帝因一直对太子刘据悉心培养调教,为防止争夺王位,其余几个儿子早早被派到各自的封地去,有帝王才干的人不多。燕王刘旦博学而通大略,精于骑射并且擅长星历数术,但是喜欢流连于声色场所。太子刘据死后,燕王曾请求进京护驾,其实就是变相请武帝封他为太子。武帝觉得燕王有谋反之心,不但没同意燕王的请求,反而给予处罚以示警告。
钩弋子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出生,而且出生即带有异兆,武帝立他为太子的心意逐渐增加。钩弋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身体强健高大于同龄孩子,并且聪慧机智,多知多懂。武帝看着小钩弋子满心欢喜,经常对近臣和侍者说这个小儿子最像他,只是这孩子太小,其母钩弋夫人正当青春好年华,恐怕自己死后钩弋夫人效仿汉高祖皇后吕雉,以儿子之名专权而祸乱国家。
这吕后乱国到了什么程度,导致汉朝皇帝们一提到吕后都忧心忡忡?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汉惠帝刘盈之母。高祖死后,16岁的刘盈即位称帝,吕后被封为皇太后。权倾后宫的吕后恨戚夫人,以往有高祖奈何不得,现在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终能扬眉吐气。惠帝软弱善良,不敢把母亲怎样。吕后残害戚夫人母子的行为残酷得令人不忍相信,先令人剃掉戚夫人的头发,又给她戴上枷锁、穿上囚衣,让她舂米。为彻底断绝隐患,吕后召赵王入宫。惠帝知道母亲不怀好意,数月内与赵王同寝同食,让吕后无可奈何。一日,惠帝早起射猎,赵王没起床,吕后趁机派人毒死赵王,之后肆无忌惮地折磨戚夫人,令人剁掉四肢,挖去双眼,用药熏聋毒哑再关入厕所。过数月,吕后带惠帝观看人彘。当惠帝知道这个怪物就是美艳善舞的戚夫人时吓得大哭,大病一年,病愈后沉迷酒色,所有政事都由吕后处理。7年后,惠帝死,吕后立少帝刘恭,自己“临朝称制”,还残害朝臣和后宫无数,令国家混乱一时,专权8年后病死。吕氏族人被大臣诛灭,大臣迎回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西汉才正常发展。
这段历史令西汉所有皇帝心惊肉跳,武帝对子少母壮祸乱国家的担心不是没有缘由。为防止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乱国,在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决心已定后,武帝寻着钩弋夫人一点小错,把她贬到冷宫。后元元年(前88),钩弋夫人在冷宫抑郁而亡,钩弋子年方7岁。武帝虽然心痛,但为让小儿子帝位稳固,只能忍痛割爱。第二年,武帝病重,立刘弗陵为太子,把少帝托付给霍光等几位大臣。不久,武帝死,8岁的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追封母亲钩弋夫人为皇太后。可怜钩弋这位奇女子在儿子贵为皇帝的命运面前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这实在是一种奢侈的无奈。
帝后之死
——霍氏阴云下的大汉后宫
汉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汉昭帝即位,大臣霍光受任辅政。在此后的20年里,霍光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霍氏子弟布满朝堂。霍光把持皇位废立大事,立两帝,废一帝,甚至限制皇帝在深宫中的活动。霍光死后才三年,汉宣帝以从前毒杀许皇后、起兵谋反为由尽诛霍氏一族,又以毒杀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皇后之位。
汉昭帝的无奈
后元二年(前87),一代政治强人汉武帝在未央宫中死去,皇位传予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病逝前,武帝在病榻上指定霍光、金日alt和上官司桀为辅政大臣,其中霍光是首辅大臣。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霍光先后击倒了同他争权的另外几个辅政大臣,霍光的儿子、女婿同掌禁军兵权,亲戚子弟布满朝堂,权势之盛,一时无二。
昭帝继承皇位时年仅8岁。光阴荏苒,昭帝成年后,把持朝政的霍光却并没有要把朝政交还给昭帝的意思,昭帝最后只活到21岁。昭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大约过得很不舒坦。霍光一心想要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专宠后宫并生下太子继承王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次,霍光当着昭帝的面问众位御医昭帝身体不健康的原因,御医们当然都知道霍光的用意,赶紧说昭帝体弱,最好少接触后宫妃子。从此以后,霍光便不让昭帝接近其他嫔妃,甚至让她们都穿穷裤(缝裆裤),多系裤带,以免她们和昭帝幽会。上官皇后并无所出,因此昭帝死时并没有留下子嗣。
昭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立谁为帝让霍光费尽心思。霍光先立昌邑王刘贺,27天后又废掉刘贺,给出的理由是刘贺荒淫无道,并列举出了刘贺在即位后的这些天内干的一千多件荒唐事。其实事情的真相恐怕是刘贺不肯授权给霍光。之后,霍光迎立武帝曾孙,当时流落民间的刘病已,是为汉宣帝。
“故剑情深”的汉宣帝
刘病已是戾太子刘据的妾史梁娣的孙子。当年戾太子刘据被诬陷自杀后,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以及各自的子孙们都受到牵连送了性命。当时刘病已刚生下来几个月,因而捡了一条命,但是仍然被关入监牢。廷尉监邴吉怜悯这个年幼的孩子全家遭受的不白之冤,尽自己所能照顾这可怜的皇家子。四年后,武帝生了一场大病,久久不愈,宫内善观气象的官员说长安城内的监狱中有天子之气冲撞了武帝。武帝便命人到狱中杀掉所有的罪犯,等杀到刘病已时,邴吉拒绝开门放使者入内,刘病已因此大难不死,逃过一劫,谁知后来竟然当上了皇帝,人的命运也真是难以预料。
后来武帝大赦天下,邴吉把刘病已送到史良娣的娘家抚养。等戾太子刘据被诬一案查清平反后,刘病已被召回后宫掖庭抚养,认祖归宗,并记录在皇家族谱上。
掖庭是后宫中等级比较低的妃子和宫女们居住的地方,最早叫永巷,武帝时期改称掖庭。当时管理掖庭的掖庭令张贺曾经做过戾太子刘据的家吏,受牵连被贬至掖庭。张贺念及当年太子的仁厚,对落魄的刘病已格外关照,用自己的钱请老师教刘病已读书写字。刘病已成年,张贺又开始为他张罗婚事。
掖庭下设幽禁皇后、妃子的官署,称做暴室。暴室主管叫许广汉,他以前是昌邑王的随从,因触犯律法被处以宫刑,之后便到掖庭令张贺手下当一名小宦官。许广汉有个女儿叫许平君,长到十四五岁,本来已经许配了人家就要成婚了,可那没见面的丈夫死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许家感到十分丧气,于是许母找算命先生给女儿算命。算命先生说此女未来必有大富贵,许母这才由难过转为宽心,等着女儿好运的降临。
张贺知道了许广汉女儿的事情,也知道此女是个温良敦厚的好女子,于是便想给刘病已要来为妻。张贺请许广汉喝酒聊天,二人酒至半酣之际,张贺直奔正题,向许广汉夸赞刘病已的好处,之后求许平君为刘病已的妻子。许广汉也知道刘病已当时落魄的身份,但是考虑到女儿未嫁而丧夫,而刘病已体貌端正,彬彬有礼,于是便答应了张贺。
元凤六年(前75),许平君嫁刘病已,并于次年生下儿子刘奭,一家三口过得和和美美。就在刘病已依附于外祖母史家和妻子许家享受着普通人读书、交友、游乐的生活时,昭帝病死,刘贺立而复废,刘病已被霍光推上了帝位,即汉宣帝。许平君随丈夫入宫,被封为婕妤。
宣帝和许平君乃是贫贱夫妻,两人共历艰辛,感情很深。宣帝有意立许平君为皇后,这时霍光却送小女儿霍成君入宫为妃,群臣趋炎附势,纷纷建议立霍成君为皇后。宣帝不答应,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下诏寻找当年在民间时使用过的剑——“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们知道宣帝的决心,又纷纷上书请立许平君为皇后,于是便留下了“故剑情深”的佳话。霍成君没有入宫当上皇后,这让霍家很是生气,霍光甚至用反对依惯例封赐皇后之父为侯来表示自己的不满,理由是许广汉是“刑余之人”,不配享此高位。许皇后也明白此中奥秘,于是处处小心,谦谨待人,在后宫中平安度过了一年,而且再度怀上身孕,谁知在生产后暴毙。这死亡并非偶然,而是来自一场阴谋。
害人不成反害己
霍光的妻子霍显一直为自己的女儿没能当上皇后而耿耿于怀。当时宫中有一位女医官淳于衍曾经给许皇后看过病,与霍显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淳于衍的丈夫是掖庭护卫。一天,他让淳于衍去求霍显赏给自己更好的差事。霍显一听正中下怀,认为除掉许皇后的机会来了。霍显屏退身边所有的侍者,留下淳于衍单独密谈。霍显说:“你要是肯为我做点事情的话,你丈夫的差事就包在我身上。”淳于衍一口答应。于是,霍显授意淳于衍毒杀许皇后。
皇后的日常饮食和服用的汤药都有专人先尝过,确定无毒后才能送给皇后服用,要下毒显然有些难度,但却难不倒精通药性的淳于衍。皇后分娩之后,身体虚弱需要调养,于是召淳于衍入宫诊治。淳于衍趁机把附子粉末掺进皇后吃的药丸里。附子这味药有小毒,常人服用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产妇吃了却会致命。许皇后吃完药后觉得心烦头晕,不久就死了。
许皇后死状的蹊跷引起了官吏的怀疑,淳于衍也因此被捕下狱,遭到严刑拷问。霍显惊慌失措之下,只好向霍光求助。霍光此前还不知道淳于衍投毒是自己的夫人指使,听说之后大惊失色,于是下令执法部门停止追究,强行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后宫不可无主,许皇后死后,霍成君的皇后之路再无阻碍。
在霍成君当上皇后三年后,霍光去世了。宣帝表面上仍旧重用霍氏遗族,另一方面则慢慢架空霍家,剥夺他们的实权,同时培养自己的亲信。至此,上书告发霍家的密奏日益增多,之前霍家毒杀许皇后的事情也渐渐传入了宣帝的耳朵,于是宣帝暗暗下了除掉霍氏的决心。
霍光死后一年,宣帝终于如愿以偿,将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封侯,并立自己和许皇后的儿子刘奭为太子。霍显知道后愤怒到了极点,气极之下口吐鲜血,接连几日吃不下饭。霍显决定像当年毒死许皇后一样除掉太子,她自己没办法接近太子,就让身为皇后的女儿霍成君下手。论起玩弄阴谋手腕,霍成君和她的父母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她愚蠢地借口赐太子食物,在食物中下毒,结果被太子的侍从在试菜验毒时发现。侍从不敢隐瞒,急忙禀报宣帝。宣帝勃然大怒。
地节四年(前66)七月,感觉到危机的霍家决定起兵谋反,诛杀宣帝,政变终究未遂,显赫五十余年的霍氏家族被族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八月,宣帝废霍成君皇后之位,贬于上林苑昭台宫。12年后,霍成君于绝望中自杀。
人生若只如初见
——悲哀愁叹班婕妤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的妃子,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文学家之一。自古以来,后宫里被皇帝宠爱的女子多靠美艳留名,而饱读史书的班婕妤却独以美德留芳于后世。可惜她的才华在貌美心毒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面前失去了光彩。
历史的偶然
汉成帝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孙子,汉元帝刘奭的儿子。自幼生活在卑贱环境中的宣帝登基后,先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保住皇位,又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可称是西汉的最后一位明君。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儿子元帝生性柔弱,登基后偏信宦官而导致朝政混乱,当成帝接手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时,朝廷大权已经旁落,成帝既没有武帝的雄才大略,又没有宣帝的坚忍不拔,只能够用沉迷酒色来麻醉自己。
这个皇帝的出生有点戏剧性。在成帝的父亲刘奭还是太子的时候,刘奭最喜爱的妃子司马良娣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司马良娣临死前恨恨地对他说:“我之所以这么早就不得不离开人世,并不是我的命数到了,而是那些得不到您宠爱的妃子们嫉恨诅咒的结果啊!”刘奭看着爱妃的痛苦模样,悲痛欲绝,对后宫里所有妃子都心生厌恶,在司马良娣死后很长时间,他仍旧拒绝见那些妃子。身为太子监护者的王皇后知道这件事情后很着急,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希望能让刘奭忘掉悲痛。
既然太子厌恶以前所有的妃子,说不定选些新的妃子能让刘奭比较快地接受。王皇后在宫里挑出五名有几分姿色的低等宫女,让太子刘奭挑选。刘奭并没有心情看这些花枝招展的女人,但是又不能违抗皇后的命令,于是随意选了一个离自己最近的女子,这个女子名叫王政君。王政君得到太子的一夜恩幸之后,竟然怀孕,并生下儿子刘骜。
刘骜是宣帝的长孙,因此宣帝对这个孙子宠爱异常。刘骜出生三年后,宣帝去世,刘奭即位为元帝。母以子贵,王政君被封为皇后。
才学出众得爱慕
刘骜18岁的时候,父亲病死,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从此开始了声色犬马的皇帝生涯。成帝好女色,对天生美艳并且知书达理的班婕妤宠爱异常。班婕妤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姑母,父亲越骑校尉班况是抗击匈奴的名将,立有无数战功。班婕妤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写字,饱读史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的写作。她刚入宫的时候是位置不太高的少使,不久就因为年轻美艳和才学打动成帝,被晋升为仅次于皇后位置的婕妤。
后宫里面的女子受宠后通常都用尽心机和手段以求笼络住帝王的心,免得失宠,但是班婕妤却不这样做。成帝因为太喜欢这位无所不知的才女,经常和她说烦心的事情。班婕妤总是用历史故事来为成帝排忧解惑。成帝看到美艳脱俗的班婕妤竟有如此才学,高兴地将她引为自己平生的知己。为了能够时时和班婕妤在一起,成帝特地命人造出一乘可以让两个人一起坐的辇,这样无论去哪里,都可以随时在一起说话。辇是古代皇帝在皇宫里短途行走的代步工具,只能供一人乘坐,不用马而用人拉,辇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的辇用两个人拖拉,皇后妃子们的只能用一个人拖拉。
班婕妤拒绝了成帝的好意,并告诫皇帝说:“我读古书、看古画,但凡被后世称为圣贤的君主,在他们身边时时能够见到的都是比较贤德的大臣,而那些亡国之君的身边才经常出现妃子的身影,夏桀身边有妹喜、商纣王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我要是和您同辇出游,您的行为岂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
成帝的母亲王太后听说这件事情后,对身边的人夸赞班婕妤:“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时期楚庄公的夫人,春秋时期盛行游猎之风,楚庄王沉迷其中不理政务,夫人樊姬苦劝不见效果,索性以拒绝吃禽兽的肉这种方式抗议,楚庄王被感动而翻然悔悟,勤于朝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被比作樊姬,已是当时对贤德女子的最高评价了。
幽怨寂寞的守陵妇
这样有才学又贤德的女子注定不会是皇帝心中的永远。班婕妤专宠多年,但仅生有一子,且生下数月后就夭折了,年长色衰的班婕妤渐渐不再受到成帝的宠爱。天性好色的成帝久居深宫,对后宫中百依百顺的嫔妃失去了兴趣,经常外出寻找新鲜刺激。鸿嘉三年(前18),成帝登基的第十五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一次微服巡游中,成帝到阳阿公主府游玩,当时大贵族的府邸里面通常会养着大量的歌女舞姬供人取乐,成帝的好运、大汉的霉运就这样悄然降临,西汉的混乱局面在曼妙的歌舞之中不可收十。
在公主府上,成帝对能歌善舞的赵飞燕一见钟情,当即将她带入宫中。飞燕入宫之后,趁着皇帝专宠,又让成帝把同为歌女的妹妹赵合德也召进后宫。为了使成帝不致移情别恋、另寻新欢,这两位出身卑贱的歌女开始残害后宫中的妃子,最先下手的目标是许皇后。只有把皇后除掉,才能控制后宫,从而登上后宫至尊的宝座。
成帝宠爱赵氏姐妹后,对班婕妤更加冷淡,不再听她规劝,而是任性地纵情声色,甚至将定期到皇后宫中问候的礼节都丢到脑后。见识短浅的许皇后怨愤之下听信亲姐姐的建议,在宫里设坛诅咒怀孕的王美人等人。正在想方设法陷害皇后而无从下手的赵氏姐妹得知后,当即在成帝面前告了许皇后一状。成帝大怒,废掉许皇后,并把皇后的姐姐处死。扳倒了许皇后,赵氏姐妹仍不满足,她们诬告班婕妤也参与了此事,想借此机会将这位虽不再受宠,但仍然很受成帝尊敬礼遇的才女一并除掉。
成帝对这位生性高洁的女子了解很深,所以尽管赵氏姐妹言之凿凿,成帝还是半信半疑。他思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干脆亲自去问班婕妤。班婕妤回答得光明磊落:“臣妾知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天修身养德还没有得到福分,做那些奸邪的事情就更没有指望了。如果世间真的有鬼神,那鬼神怎么能够听信谗言咒语呢?要是没有鬼神,那些诅咒又有什么意义?臣妾不但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也不屑于做这类事情!”成帝见班婕妤说得恳切,很受感动,于是赐班婕妤黄金百斤,来弥补自己心中的羞愧和歉疚。可是猜疑的伤害又怎能是黄金所能弥补的呢?
班婕妤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后宫已经是赵氏的天下,废掉皇后不久,成帝便立了赵飞燕为后。同时,为了讨赵合德的欢心,他又在皇后位置下增设昭仪之位,封赵合德为昭仪。班婕妤眼见后宫不再安宁,不得不为自己想一个全身之策,远离后宫的纷争。于是她上书成帝,请求前往长信宫去侍奉王太后。
被赵氏姐妹迷得神魂颠倒的成帝此时哪还顾得上一个韶华已逝的班婕妤,毫不犹豫便同意了她的请求。从此以后,班婕妤就在王太后的宫内过着平淡的生活。
班婕妤晚年时将无法排解的宫怨化作一首首清丽的诗词,一首《怨歌行》(亦称《团扇诗》)流传于后世,成为窥视宫廷怨妇的佳作,留给后世无尽的思绪:“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千载之后,清人纳兰性德为这位才女叹息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成帝死后,班婕妤按规矩被派到成帝的延陵做守陵宫女。延陵的阵阵松风伴她走完了孤独的残生。
淫乱后宫的赵氏姐妹花
——汉成帝溺死温柔乡
姐妹花赵飞燕、赵合德以歌伎出身而权倾后宫,在西汉成帝时期专宠十余年。赵飞燕身轻如燕,擅做掌上舞;赵合德丰满娇艳,是甜蜜的温柔乡。姐妹二人互相唱和,把汉成帝刘骜迷得神魂颠倒。为博美人一笑,成帝不惜杀死亲生子,最后因纵欲过度,死在赵合德的床榻之上。
险些饿死的女婴
赵飞燕、赵合德被皇帝专宠,正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家姐妹是双胞胎,二人是母亲与人私通后生下的。她们的母亲出身名门,是江都王刘建的掌上明珠江都郡主。这位江都郡主嫁给江都中尉赵曼为妻后,却不安于平淡的生活。
江都王府内有一位叫冯万金的协律舍人,此人颇具音乐才华,其整理改编的乐曲音韵优美,深受江都王喜爱。时间一长,江都郡主和冯万金眉目传情,厮混在一起并怀了身孕。趁着丈夫没有发现,郡主谎称有病跑回娘家待产,偷偷生下孩子后让人抱到荒郊野外丢弃。三天后,满腹愧疚的郡主想看看女儿,坐着一乘小轿来到野外,没想到这两个孩子竟然还活着。天命不该绝,婴儿被抱回并送到生父冯万金家抚养。
赵合德
此画为清人吴友如绘。赵合德为赵飞燕之妹,二人专宠后宫近十年,对后宫其他嫔妃极力摧残,竟致皇嗣断绝。
冯万金在世时很喜欢这对双胞胎。赵家姐妹与父亲一样,在音乐上极具天资,小小年纪便歌喉婉转,舞姿妖娆。冯万金死后,冯家容不下这对私生女,于是姐妹二人辗转流落到长安城凄苦度日,后机缘巧合,被阳阿公主的管家赵临收为义女。赵临利用职务之便把两姐妹送进公主府当歌女。姐妹俩不但容貌绝艳,而且舞技超群。不久,姐姐赵飞燕成为公主家的头牌舞姬。
赵飞燕原名宜主,腰身纤细,舞姿轻盈,仪态万方,翩翩起舞时如燕子一般灵动,因而传下“飞燕”之号,宜主之名反被人忘了。赵飞燕和赵合德虽然是双胞胎,美貌相近,体态却完全不同,飞燕是骨感美人,合德则以丰满取胜,妙在肌肤晶莹胜雪,吹弹可破,润泽如凝脂,洗澡时水不沾身。一天,当时的汉朝皇帝成帝到宫外猎色,转了一圈没有收获,一行人便到阳阿公主府邸宴乐,于是发现了赵家姐妹这对藏在深宅大院的尤物。
命运的大转折
酒宴之上,照例莺歌燕舞助兴,赵飞燕这头牌舞姬姿容清丽,舞姿绝伦,身段轻灵,真是与众不同。成帝看到赵飞燕衣裙飘飘,细腰婉转,不住赞叹,兴致高涨。这之后的情节和他祖爷爷汉武帝看到卫子夫相似,歌舞结束之后,成帝一边假意起身**,一边用眼睛盯着赵飞燕。公主心领神会,命赵飞燕随皇帝一起**。
这次**的细节,人们可以从日后赵飞燕失宠后在生辰宴会上对成帝的哭诉了解大略:“妾昔在主宫时,帝幸其第,妾立主后,帝视妾不移目甚久。主知帝意,遣妾侍帝,竟承**之幸,下体常污御服,童欲为帝浣去,帝曰:‘留以为忆。’不数日备后宫时,帝齿痕犹在妾颈,今日思之,不觉感泣。”齿痕未消便被召入后宫,初遇时成帝对美人之情深几许,犹如沧海难为水。
赵飞燕入宫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既然确信成帝对自己的感情,索性再用些小花招把成帝的心抓牢些。入宫后紧接着的三个夜晚,“飞燕瞑目牢握,泣交颐下,战栗不迎”。如此这般,竟然令成帝疯狂爱怜,当成珍宝一般哄着,并没有丝毫恼怒,也没有强行施恩。面对说一不二的皇帝,赵飞燕这欲迎还拒的小手段虽然有几分冒险,但是对有无数女人主动投怀送抱的成帝来说却非常有效,这个男人竟然真的相信了赵飞燕冰清玉洁之身,宠幸日甚。
赵飞燕感叹自己命运实在太好,但见到宫中美女如云,又开始感到恐惧,如果哪天失去了皇帝的宠爱,自己这个没有任何靠山的小歌女岂不是死路一条。这时候,赵飞燕想到了妹妹赵合德,如果妹妹也能到宫里来,姐妹二人互相提携,命运定会大大不同。
于是赵飞燕授意女官樊氏向成帝说赵合德美貌更在其姐之上。成帝听后,心痒难耐,一心想让美人快点入宫。纳新人之前要哄旧人,何况旧人还是新人的姐姐,成帝赏给赵飞燕无数珠宝,并修建豪华的远条馆给赵飞燕居住。本来是赵飞燕想让妹妹入宫,不料却变成了成帝求着赵飞燕把妹妹献给他,在情色面前,女人始终比男人更理智冷静。
皇帝对美人的期望值很高,派去皇后才能享用的凤驾百宝凤舆迎接。没想到迎接的人碰了一鼻子灰回来,说赵合德一定要有姐姐的手书才能入宫。这对姐妹虽然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但此时已默契配合,将成帝玩弄于股掌之上。成帝赶紧又到赵飞燕处说尽好话,许了不少好处,换来让赵合德入宫的手书。
赵合德看到姐姐的书信,才稳稳当当坐着凤舆入宫。虽然成帝已经千百遍设想了美女的娇容,但是见到赵合德后,仍然大吃一惊,这珠圆玉润的粉面娇娘实在是人间少有,头上乌云堆叠,脸色清新如朝霞映雪,又如荷花含露,唇红如丹,冰肌玉骨。成帝看得呆住了,魂魄俱散,在众目睽睽之下勉强收住心神,盼到天色渐暗,一夕滋味尽在晨曦初露时成帝的肺腑之言中:“愿意终老在合德的温柔乡中!”到底是天子之言,此话最后果真应验。
从此,飞燕、合德姐妹轮流侍寝,专宠后宫,数千粉黛皆被视作草芥。
皇宫的高墙阻隔了阳光与胸怀,嫉妒与仇恨放大了女人心中的阴毒。此后,这对出身贫贱的姐妹不但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富贵,而且为保富贵永恒而开始害人。
温柔乡里不温柔
赵飞燕与赵合德被双双封为婕妤,这已是破格晋升。后宫之中等级森严,姐妹俩的这种出身,如果不是因为成帝喜欢,熬到头发白了恐怕也坐不到婕妤的位置。赵飞燕已有远条馆,于是成帝命人为赵合德修建朝阳宫,宫内朱漆彩柱,金银堆砌,珠玉照耀,无比奢华。赵家姐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成帝同样多的宠爱。
说起这位成帝,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管理国家不在行,吃喝玩乐样样拿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湛于酒色”。为了让美女更加开心,成帝命人造了一艘豪华游船,暑热时经常在太掖池里泛舟消暑。一天,成帝命音乐高手侍郎冯无方在船上吹笙,赵飞燕跳起《归风送远曲》,自己则手持玉环击节拍,舒服地享受着佳人天籁的惬意时光。
正在赵飞燕轻歌曼舞之际,一阵大风呼啸而来,身材瘦削的赵飞燕几乎被吹入池中。成帝吓得大叫,冯无方离赵飞燕最近,双手抓住赵飞燕所穿的云水裙才化险为夷。此时,只见赵飞燕在空中衣裙飘飞,仿佛仙子凌风曼舞。受这件事的启发,成帝命人做了一个大金盘,由人托着,让赵飞燕在盘上翩翩起舞。每逢国外使节来访,成帝总要献宝似的让赵飞燕表演一番掌上舞。
人被宠过了头,就会生出很多贪欲,赵飞燕当上婕妤后并没有满足,一心想当皇后。但是许皇后出身贵族,年轻时也是大美人,曾经深受成帝宠爱,赵飞燕想让成帝廢后,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明着抢不来,于是暗地用心思。许皇后因为成帝冷淡自己宠爱歌女而心生怨怼,于是听信她姐姐的话,在中宫设坛祈祷成帝回心转意,诅咒赵飞燕姐妹。许皇后的这一行为正好给了赵飞燕陷害她的机会。
赵飞燕并没有说许皇后诅咒自己,而是告诉成帝,许皇后多年来没有生育,知道王美人怀孕后心生嫉妒,在寝宫内诅咒王美人。这一招实在够狠毒,王美人是太后王政君的本家,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在朝廷上总揽朝政,许皇后诅咒王家女儿,下场一定好不了。王太后和成帝意见一致——废掉许氏皇后之位。已经失宠的班婕妤虽然也受到诬陷,但由于一向小心谨慎,没有受到株连。为求明哲保身,班婕妤自请到太后宫中侍奉王太后。这样一来,赵飞燕入宫后不到两年便一举扫平了通向皇后宝座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皇后位置空了出来,赵飞燕撒娇使性子非要成帝立自己为皇后不可。成帝自然没意见,但是王太后不同意,理由是赵飞燕出身低贱。
赵家姐妹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她们开始用迂回战略向皇后之位发起进攻。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是宫廷禁军的头领,赵家姐妹和成帝命人送了不少财物给淳于长,让他不断做老太后的工作。这边赵飞燕姐妹也做出宽厚体恤的高姿态,把后宫上上下下收买了个遍,王太后无论到哪里,总会有人在她面前夸赞赵家姐妹。不久,王太后被说动,同意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升为昭仪。同时,二人的义父赵临被封为成阳侯。
成帝多年来没有子嗣,如果赵飞燕能够生下皇子,必定会被立为太子,成为太子的母亲,就不用为将来失宠而担心。可是天不从人愿,越着急越没戏,赵飞燕认为是成帝的问题,于是暗中与不少子嗣多的男人、身体强壮的青年私会,可是仍旧没有结果。有一次,成帝从太后宫里出来,感觉有些疲惫,于是就到最近的远条馆休息。此时赵飞燕正在和男子厮混,得知成帝突然到来,来不及整理衣衫,急忙出门迎接。成帝以为她在休息,并未介意,谁知在宫中坐了一会儿后,竟然听到壁橱里有男人低低的咳嗽声,当即大怒离去,从此厌恶赵飞燕,专宠赵合德。
赵合德也一直不能生育,为保持自己的宠妃之位,赵合德想出的办法和姐姐不同,她缠住成帝不许其他妃子生子。宫内的女官曹宫偶然被成帝临幸,秘密生下一子。孩子生下十多天后,赵合德知道了,于是用尽手段逼着成帝下诏书赐死婴儿和曹宫。一年后,廢后许氏家族中的许美人生下男婴。当时成帝已经42岁,一直没有儿子,这个男人在赵合德面前已经完全失去了帝王的气势,低声下气地请求赵合德原谅,留下孩子一条小命。
赵合德大哭大闹,以头撞墙,大耍泼妇手段。成帝看到赵合德痛不欲生,又担心又害怕,让人把婴儿抱来,逐出下人,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命人把死婴埋葬了事。一代天子怕老婆怕到杀死自己儿子的地步,总归让人想不通,真是一物降一物,也许赵合德天生就是成帝这种酒色皇帝的克星。
倒了靠山
绥和二年(前7),成帝暴毙,时年46岁,距赵家姐妹初入宫11年。成帝的死亡很不光彩,正史对此含煳其辞。野史上却将成帝的死因描述得绘声绘色。
成帝被赵氏姐妹迷得神魂颠倒,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随着年龄的增大,成帝精力耗尽,开始服用补药。为了取悦成帝,方士们争相献上丹药。成帝服用一粒丹药后,感觉好似恢复了青春活力。长此以往,服用的剂量越来越大。最终,成帝因服药过量,纵欲过度,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成帝之死传出,朝野震动,群臣声讨赵氏祸水。赵合德被迫自尽,临死前愤愤然道:“我将刘骜当成一个婴孩玩弄于股掌之中!”
赵飞燕的命运比其妹稍好,天下人都知道成帝没有子嗣,诸侯王都想得到成帝百年之后的皇位,在数年前就纷纷上书奏请成帝立本族子嗣为太子。各位诸侯王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动手之前,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定陶王刘康是元帝刘奭的儿子,成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康的母亲傅老太太擅长交际,每次到都城觐见成帝时都贡献很多财宝给赵家姐妹,请她们在成帝面前为自己的孙子刘欣多多美言。赵家姐妹既收取了好处,也为自家打算,她们帮助刘欣当上太子,日后也算有了靠山,于是不断在成帝面前为刘欣说尽好话,致使本来最有希望当太子的中山王刘兴败给了刘欣。刘欣当上太子后,由中宫赵飞燕养育。
成帝暴崩,哀帝刘欣即位。当时废掉赵飞燕皇后封号的呼声很高,哀帝和傅老太太念赵飞燕之功,不顾众议,仍然封她为皇太后。赵飞燕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但依然保住了性命和富贵。
好景不长,哀帝在位6年而崩。当时,傅老太太也早入黄泉,赵飞燕失去了最后的靠山。当政的大司马王莽和太皇太后王政君一致决定除掉赵飞燕,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旨废掉其皇太后之名,令她迁居北宫。迁居不到一月,又被派去为成帝守陵。经过十几载奢华生活的赵飞燕无法忍受寂寞、屈辱、艰苦的日子,不久就在成帝的延陵中自尽身亡。
让皇帝“断袖”的美男子
——男宠董贤
在娇艳美女充斥的后宫中,一位被皇帝当做女人一般宠爱有加的美男子在这里留下了他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从一名小小的传漏报时员到大司马的显要位置,董贤的发迹不在于才能,而在于哀帝对他深情不渝的爱恋。
男人也可以被宠爱
皇帝偏爱外表风流、聪明伶俐的青年男子并不奇怪,汉朝此风尤其盛行,“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汉武帝对韩嫣、卫青、霍去病、李延年的感情也有点暧昧。更有甚者,西汉末年的哀帝刘欣对董贤爱到失去自我,将自汉高祖开始的宠爱男色这一行为演绎到了巅峰。在董贤最为得宠的时候,哀帝甚至想把皇帝的位置都禅让给他。
哀帝是成帝弟弟刘康的儿子,成帝专宠赵飞燕、赵合德,可是这姐妹二人不仅没有给他生下子嗣,还把其他妃子生下的皇子都害死了。成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帝位即将无人接替。这时,刘欣的祖母买通赵氏姐妹让成帝立刘欣为太子。于是成帝欣然将17岁的刘欣过继到自己名下。第二年,成帝暴毙,刘欣即位,史称汉哀帝。
根据《汉书·哀帝传》记载,哀帝在没当皇帝之前喜读诗书,不好女色。经过元帝、成帝时期的西汉,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在权臣贵族手中,百姓生活艰辛。即位之初,哀帝下决心要做成一番事业,整顿混乱的朝纲,收回被外戚掌握的大权,但是遭到当时朝廷内最有权势的外戚的反对,最后只得不了了之。哀帝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而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两家又相互争权夺势。眼看朝政糜烂,哀帝却只能摇头叹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翩翩美少年董贤。
哀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董贤就在太子府上任太子舍人。哀帝即位后,董贤在宫中担任传漏报时的官员。
建平二年(前5)的一日,哀帝面对无法解决的朝政问题,心烦地走出大殿,恰好董贤正在大殿下传漏报时。惊鸿一瞥,哀帝被这位玉树临风且颇有女子妩媚姿态的俊逸少年吸引了。看那似曾相识的轮廓,哀帝大声问道:“你是太子舍人董贤吗?”董贤赶紧伏地叩见,说自己正是董贤。哀帝当下便把董贤带到室内畅谈。
哀帝与董贤再次相遇时,哀帝22岁,董贤18岁,二人均是上好的佳年华。看着体态柔媚的董贤一派女儿家的甜美柔婉,哀帝心生爱慕,派给董贤黄门侍郎的官职。这黄门侍郎的工作主要是在皇帝居住的禁门(黄闱门)替皇帝传达命令。董贤当上黄门侍郎后,天天可以与哀帝见面,哀帝对董贤的宠爱越来越明显,董贤的地位也不断升高。
很快,董贤又由黄门侍郎晋升为驸马都尉侍中,父亲董恭也升为光禄大夫。在皇宫里,哀帝让董贤时刻陪伴身边;出外巡游时,则让董贤坐在自己的右边充当陪护和侍卫。哀帝赏赐给董贤的财物数量惊人,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赏赐累巨万”。
哀帝与董贤的感情不断升温,同卧同起。有一天,二人午睡,哀帝比董贤醒得早,想起床,但是袖子被董贤压在身子底下。看到董贤的艳美睡姿,哀帝心生爱怜,不忍将董贤叫醒,悄声拔刀把自己的衣袖割断,从此同性之恋多了一个别号——断袖之癖。
断袖之交
此图见于清人上官周《晚笑堂画传》中,描绘哀帝和董贤午后共寝,哀帝的袖子被董贤压在身下,哀帝不想惊醒董贤,就拔刀割断衣袖,悄然起身。
哀帝宠爱男色的特殊爱好使他的才华被淹没在历史的责骂声中。董贤生前被无数人唾骂鄙视,死后又被班固打入《汉书·佞幸传》中。但单从感情方面来看,他们二人的恋情却是发自内心的。
哀帝死亡好运结束
董贤天性柔和,懂得百般献媚,在哀帝准许他出宫休息的时候,他仍旧留在哀帝身边尽心服侍,使得哀帝十分感动。哀帝想到董贤妻子一个人在家独守空房,于心不忍,于是命人将董贤妻子的名字加入到皇宫女官的名册当中。这样,董贤的妻子就可以随时出入宫廷,居住在宫内。哀帝又把董贤的妹妹召入后宫,赐给仅次于皇后的昭仪之位,还把董昭仪居住的殿舍改名为椒风,因为未央宫中皇后居住的宫殿名为椒房。
哀帝将治国的心思全部用在了如何让董贤高兴上,爱屋及乌,他对董贤的家人也出手非常大方,金银财宝和高官厚禄说给就给。董贤的妻子和妹妹在入宫后随侍在哀帝左右,得到的赏赐多达千万。董贤的父亲被升任少府,封关内侯。少府位列九卿,是皇帝的私府,负责管理皇家税收和手工制造业,是当时的一个肥差。董贤的岳父和妻弟也都被封赐高官。
哀帝还让董贤的岳父负责为董贤监造豪宅,且不说这华宅的奢华和张扬,光是这府邸的位置选择就用心良苦。董府修在皇宫北门门楼附近,大臣们每天早晨都聚在此处等候上早朝,将府邸建在此处,一则免去董贤每日早朝奔波之苦,二则彰显董贤身份的与众不同,至于众位大臣背后如何非议,就不是哀帝所考虑的了。生则同床,死则同穴,这是所有真心相爱的人共同的愿望,哀帝自然也不例外,他在为自己修筑陵墓的时候,也没有忘了将董贤的陵墓修在自己的陵旁,而且是按照臣子的最高等级修建。
宠爱男色而痴情如哀帝者,古来罕见。这种过分的赏赐和恩宠,使得大臣们非常气愤,他们纷纷上书弹劾董贤。哀帝懒得听这些人的慷慨陈词,凡有说董贤坏话者,不问原因,一律处罚,轻则降级或者免去官职,重则下狱甚至杀掉。
在22岁的时候,董贤的官职由九卿之一升到三公之列的大司马,百官有事上奏哀帝,都要经过董贤转奏。汉代的“三公”指的是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这三个官职,哀帝时期,三公仅在太傅之下,在朝廷里面,官职升到三公的人需要具有相应的功劳和才能,通常由年龄比较大的大臣担任。每次上朝,22岁的董贤站在众位老气横秋的大臣们中间,自然显得十分抢眼,不知当时与董贤一同站立的大臣们心中是何种感慨。
董贤升任大司马的第二年,匈奴单于来朝见汉天子。单于看见董贤年纪轻轻而身居高位,很好奇地问此人有何功劳。哀帝得意地回答单于:“董贤是因为有特别的贤德和才能而当上大司马的。”单于听罢大为敬服,起身拜贺哀帝能得到如此年轻的贤臣。
单于因为相信董贤的大贤而祝贺哀帝的幸运,恐怕一旁的老臣们已经不知在心里唾骂了多少次,不知在心里叹息了多少次。而哀帝在接受单于祝贺的时候,不仅没有羞愧感,反而更加欢喜,望一眼那位姿容妩媚的美少年,什么江山社稷朝政,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
在一次酒宴上,哀帝就曾深情地看着董贤说:“我欲效法尧舜禅让如何?”意思是要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董贤来坐。大臣王闳愤然出席说道:“这天下是高祖皇帝打下来的,不是陛下您一个人所有。您的天下得自先祖,自然应当传给后世子孙,天子不应当口出戏言!”哀帝也知此事太过荒诞,于是默默不语。
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情绝,无论男女,依靠色相得到的富贵总是短暂而易逝的。董贤是幸运的,还没有等到体貌衰老,哀帝就得了不治之症死去;董贤又是不幸的,哀帝在他们正处旺年的时候猝然离开,留给他的除了恐惧、耻辱之外,还有死亡。
董贤的府邸建成不久,崭新的大门竟然莫名其妙地坏了,这似乎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几个月之后,哀帝去世,太后王政君免去董贤大司马的官位,将闲居新野的王莽召回任命为大司马。王莽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弹劾董贤。董贤秃头赤脚前往宫中谢罪,但被太后下令赶回家中。因害怕,当天夜里,董贤和妻子双双自杀,家人甚至不敢将死讯传播出去,只是将二人草草掩埋了事,哀帝为董贤建造的豪华陵墓最终没能派上用场。
董贤死后,王莽怕他借死逃脱,又派人将他的坟墓掘开验明正身。董贤生前的荣华富贵转眼便成云烟,死后还落得个尸骨不全的下场,不知董贤死时回首自己的这段感情,会是何种滋味?
互换身份的妻与妾
——阴丽华与郭圣通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先后立有两位皇后——郭圣通与阴丽华。一位是河北真定王室之后,一位是南阳豪强世家之女,巍巍汉宫见证了两个女人在有意或无意间的关于爱情与权力的一场角逐。郭圣通因政治联姻嫁给刘秀,一生的青春时光在汉宫的宫阙楼阁之中流过,却挽不住帝王心,终于几乎失去一切。刘秀梦寐以求的佳人阴丽华因谦谨和忍让赢得了一代贤后的美誉,在以争权夺宠为主要生活目标的后妃中,她完美的结局近乎神话。
刘氏子孙揭竿而起
西汉在无能的哀帝手里彻底败落,王莽被太后王政君召回辅政后终于忍受不住权力的诱惑,据说王莽担心长大的平帝危及自己性命而先下手毒死平帝,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立皇族中两岁的婴儿刘婴为皇太子,又迫使太后王政君封他为摄皇帝,开始了他的新政。
拥立刘氏的臣子和连年遭受灾荒不满王莽新政的百姓们纷纷起义,其中刘秀领导的军队成为各路义军中最有影响的一路。刘秀是西汉景帝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9岁时父母双亡,被叔父收养。刘秀身材高大,容貌俊朗,喜爱做农活,好交游侠士的哥哥刘伯升因为这件事没少笑话他。等年龄稍长,在王莽称帝的第十个年头,刘秀到长安求学。公元22年,即王莽被杀的前一年,刘秀的老家南阳闹饥荒,世道非常不安定。刘秀在南阳新野卖粮食,在李通等人的劝说下,在这一年的十月,28岁的刘秀招兵买马,与大哥刘伯升在舂陵起义。
刘秀和哥哥不断打胜仗,势力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大。在王莽被杀的那一年,刘秀的同族兄弟刘玄被一干起义军拥立为皇帝,史称更始帝。当时刘秀的大哥被封为大司徒,刘秀任太常偏将军。刘玄性格懦弱,并不具备领兵打仗治国的才能,其人疑心很重,刘伯升因为战功显赫而受到很多将士的敬佩。刘玄担心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趁着刘秀兄弟在外征战,很快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没有丝毫防备、刚刚攻下南阳的刘伯升杀死。刘秀当时将兵在外,攻打昆阳大获全胜。刘玄诏令他回去。虽然知道大哥被害,但从长远考虑,刘秀忍下失去手足的悲痛,奉诏回到南阳谢罪。怕刘玄对自己起疑心,刘秀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和众多官员宴饮谈笑,对含冤死去的大哥丝毫没有表现出难过。刘玄内心有愧,看刘秀不会有大志向,于是封赐其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的气度换来在刘玄手下当差的阴家兄弟的敬佩。阴氏兄弟认为刘秀迟早会成就大业,于是把19岁的妹妹阴丽华嫁给他。
据传阴家是管仲的后代,家教严谨,子孙贤孝,阴家有女儿阴丽华,知书达理,贤德善良,风华绝代,是新野一带男子们心目中的佳偶。刘秀在起义之前,也曾经留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叹息。“执金吾”在秦汉时期是宫城护卫的官职名称,刘秀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偶然见过执金吾们威风神气的样子,于是有了当一名执金吾的愿望。那个时候,刘秀还是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执金吾和阴丽华都是不太现实的梦想,这样的梦就和天边的彩虹一样,虽然美丽,却遥不可及。但让刘秀没想到的是,因为大哥的死去,反而先后实现了这两桩看似遥远的梦想。
更始元年(23)六月,在阴家和朋友们的操办下,刘秀热热闹闹地在新野办了喜事,迎娶他梦寐以求的绝代佳人——南阳豪强地主世家的女儿阴丽华,似乎把大哥的死亡忘得一干二净。可是这位刘家后代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自己掌握的军队还不足以自立的时候,只能忍耐。当年是王莽在位的最后一年,王莽的大兵一败再败,最后被绿林军诛杀,各地起义军趁乱称王称帝,而刘秀的实力越来越强大。
更始帝猜忌刘秀,于是以即将迁都洛阳为由,遣其前往洛阳整修宫殿。这也使得刘秀与阴丽华这对新婚不久的新人无奈分离。刘秀将阴丽华送往新野后起身去洛阳,二人当时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三年。因为不在刘秀身边,阴丽华没有生子,错过了当皇后的时机。
同年十月,更始帝移都洛阳,拜刘秀为司隶校尉。在迎接更始皇帝入城的那天,京城百姓看到将士们带领的队伍散漫都觉得好笑,等刘秀率领的兵士们走过的时候,西汉的老臣们竟然流下眼泪,说汉朝又有希望了。更始帝嫉妒刘秀的才能和威望,封他为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派他出巡黄河以北。正是在河北这段时间,刘秀于第二年五月击败当地强敌王郎,收服大量乱军,逐渐成了气候,有了自己的地盘和独立的资本。刘玄见刘秀的实力逐渐强大,想召回刘秀杀掉,并先派使臣封刘秀为萧王。但是颇有智谋的刘秀鉴于哥哥被杀的前例,以河北没有完全平定为由拒不听命,从此开始走向独立为王并最终称帝的道路。
又得新妇
刘秀在河北期间,长安城内混乱一团,四方反叛军队多达20支,赤眉军、绿林军各自为政。刘秀找准机会,以河北为中心,不断扩大领地,兵力由最初的几千人壮大到十几万人。刘秀管理军队严格,爱护百姓,攻占城池后所得财物能够公平分配,所以民心军心都倾向于他。两年后,即建武元年(25)六月,刘秀在众兵将的一再拥立下称帝,国号仍为汉,为与西汉有所区分,史称东汉,年号光武。以刘玄为首的绿林军被以刘盆子为首的赤眉军灭掉,刘秀在这场战争中处于观望姿态。刘玄死后,刘秀在同意放过当年参与杀害哥哥的洛阳守卫并以高官许诺的情况下,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洛阳,并定都于此。这段时间,陪在刘秀身边的女人是在战争中娶的郭姓女子。
既然阴丽华是刘秀的梦中情人,并且这位善解人意的女子也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刘秀为什么还要在天下尚未平定的时候忙着再娶一个妻子呢?难道刘秀还没有当上皇帝就开始有皇帝的架子?
事实并非如此,郭氏是刘秀在攻打河北邯郸的时候所娶。那个时期,刘秀根基尚不稳,而河北的王郎是以算卦为生的术士,他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并自立为王,当地的好汉纷纷归服于他,王郎手下仅真定王刘扬一人就将兵十万之众。以刘秀当时的兵力,想强攻下河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于是刘秀派人劝刘扬归顺自己,帮助除掉王郎。刘扬提出要把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郭圣通出身于真定藁城旺族,父亲因让巨额家产于异母弟弟而受世人赞誉,母亲为汉景帝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之女。一时间,刘秀陷入两难境地,他想到了结发之妻阴丽华。但为大局着想,刘秀最终同意娶郭圣通,并于更始二年(24)在河北真定举行了隆重的迎娶仪式。到此,真定府十万大军为刘秀所用,使得他的势力大增。此后,郭圣通一直跟随在刘秀身边。
立后难
第二年,刘秀在河北鄗城称帝,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在这一年,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长子刘疆,成为刘秀身边最得宠的女人,并被册封为贵人。不久,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刘秀令侍中傅俊赶往新野迎阴丽华入京,同样也册封为贵人。
谁将成为这个新生王朝的女主人?刘秀将郭圣通与阴丽华同封为贵人,表明了他的踟躇。
郭圣通,这个女人在刘秀平定河北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刘秀得以拥有河北这个稳固的后方,得到河北真定王室集团和河北豪族的支持,进而在将来一步步实现“先关东,后巴蜀”进而平定天下的伟业(刘秀称帝之初,天下仍旧是各自为政的状态,他亲自带兵四处剿灭义军,前后共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完全统一天下)。更何况,郭圣通一直陪伴在刘秀身边东征西讨,并为他育有皇长子。
但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刘秀更爱阴丽华,这个他爱慕多年并在自己最艰难时迎娶的女人是他的结发之妻。豁达明理的阴丽华尽管远离刘秀,似乎仍旧能够体谅他的难处,当刘秀提及要将后位荣于她时,阴丽华回绝了。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建武二年(26)时,阴丽华的兄长阴识随军有功,刘秀想要破格封赏他,也以此表示对阴丽华的补偿,但阴识以天下初定,有功的将帅很多,自己不能凭外戚关系得到封赏为由谢绝了。建武九年,刘秀又要封阴丽华的弟弟阴兴为关内侯,但阴兴坚辞不受。阴丽华听说后私下问阴兴。阴兴回答说:“贵人(阴丽华)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
建武二年(26)六月,郭圣通被册立为皇后,长子刘疆被立为太子。按古之礼制,先娶之阴丽华为妻,后娶之郭圣通则为妾。避开发妻而迎妾为皇后,这是刘秀在现实面前的一个不得已之举。
恩恩怨怨
此时,居于后位的郭圣通走上了她人生的巅峰,她觉得自己的后位是牢不可撼的。但渐渐地,随着阴丽华的到来,郭圣通感觉到原本恩爱有加的刘秀对她越来越疏远冷落,对阴丽华越加眷顾。加之后来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被诛,更使她失去了重要的政治依靠。
失宠的郭圣通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刘疆的身上。但随着皇子们逐渐长大,刘秀对聪慧的第四子刘庄最为喜爱。刘庄是阴丽华与刘秀的第一个儿子,是刘秀当上皇帝的第四年,即建武四年(28),阴丽华随刘秀北征彭宠时在河北生下的。据《后汉书》记载,刘庄“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郭圣通也感觉到了这一变化,多年积累的委屈与怨恨终于爆发了,以致经常“怀执怨怼”,也就是不断向刘秀抱怨吵闹,还将种种不满发泄到阴丽华身上。郭圣通的行为不但没有挽回丈夫的心,反而引起刘秀的反感。
终于,建武十七年(41),即刘秀称帝后17年,刘秀终于下决心废掉郭皇后,同时册立阴丽华为皇后。刘秀向天下颁布诏书: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郭圣通交出皇后的玺绶后,黯然地离开她居住了16年的皇后寝殿,她付诸了一生青春的大汉后宫,跟随次子中山王回到封国,做了中山王太后。这实在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因为廢后的命运一般是从此打入冷宫,更有甚者,被赐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从此了断尘世纠葛。况且,一般来说,只有皇帝去世了,藩王之母才能被尊为王太后,但刘秀竟封郭圣通做了王太后,真是历史上独一份了。估计刘秀对这位当年陪伴自己征战河北并育有五子的女子,心中还是有所不忍吧。
两年之后,即建武十九年(43),因郭圣通被廢后一直“戚戚不自安”的太子刘疆请辞太子之位。刘秀同意了,改封刘疆为东海王,册立皇后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
建武二十八年(52),郭圣通在被废11年后逝世,葬于北邙,未能入皇陵,但她的墓离刘秀所葬的汉原陵并不远。因她后位被废无谥号,故后世人称之为“光武郭皇后”。
阴丽华与刘庄可谓母贤子慧。中元二年(57)二月,刘秀病逝于洛阳,在位33年。刘庄继父亲刘秀创造的“光武中兴”,开创了“明章之治”。阴丽华在刘秀死后7年终老于太后之位,享年60岁,始终不曾干预朝政,在丈夫和儿子的尊重下,结束了身为女人完美显赫的一生。
阴丽华
阴皇后一生育有五子,为人谦德可风,不干朝政,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此图为擅长绘人物仕女的清末人吴友如绘。
罪臣之女的富贵命
——“布衣皇后”马明德
马明德这一生十分幸运,虽然年少时便失去了父亲,但却得到了丈夫刘庄的百般爱护;虽然没有子嗣,却还是被封为皇后;虽然儿子刘炟是养子,却对马明德十分孝顺。不过这一切幸运,都跟马明德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她腹中有诗书,胸中有天下,却从不参与政治,也从不贪恋权势,一直循规蹈矩地生活。这种态度,是在后宫生存的最佳方式。
从名门之后到罪臣之女
马明德是被历史认可的贤后之一,其受尊敬的程度可以跟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相媲美。明德一名,是她的谥号,其真实名字早已失传。
论出身,马明德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之女,名副其实的名门之后。不过这个光芒四射的名头并没有持续很久,就随着马援的潦倒而黯然失色。马援潦倒,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性格问题。他生性耿直,不拘小节,且厌恶官场上的不良之风,是个能够混江湖,却不能混官场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受谗言陷害的主要对象。
陷害马援的人叫梁松,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女婿,也就是当朝驸马。要说梁松跟马援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马援见到梁松不行礼罢了。有一次,马援生病,梁松特地去探望,还嘘寒问暖,可马援不但没有还礼,甚至连句场面话都没有说,只是“嗯”了一声。梁松好不尴尬,梁子就此结下了。
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问父亲,为什么不对梁松客气一点。马援回答:“我跟他父亲是平辈人,他是我的后辈,本该向我问好,哪有长辈给晚辈行礼的。”这话要搁在普通人家,没什么问题,可要放在把身份地位看得比能力重要的朝堂上,恐怕就会遭人怨恨了。
丢了面子的梁松回到家后,越想越气,这个老头子仗着皇帝的宠信,恃宠而骄,不把我放在眼里,实在可恨。这样想来,梁松觉得非得出这口恶气不可。于是,他开始格外注意马援,想要抓住他的把柄。不过马援此人正直忠诚,不贪污受贿,不结党营私,根本没有把柄可抓,直到建武二十五年(49)的一天。
这一天,马援病死在出征的途中。梁松知道消息后立即上书刘秀,说马援当年征战交址的时候,曾在民间劫掠了一车珠宝,实在可恶。刘秀仔细一想,马援当年的确是带回了一车东西,这让他不得不相信,马援可能是仗势巧取豪夺,于是大怒,马援家人吓得不敢将马援的遗体葬入祖坟。其实马援带回的那一车东西是交址特产薏米仁,并不是什么珠宝。不过马援已死,谁也说不清楚。
就这样,马氏家族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躲避的瘟神,年仅10岁的马明德也从名门之后变成了罪臣之女。马援去世后不久,马家的两个儿子马客卿和马惠敏先后夭亡。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马援的妻子蔺夫人瞬间崩溃,整日精神恍惚,无法料理家事。于是,家里大小事情都落在了马明德的身上。这个女孩小小年纪,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料理家务,把偌大一个家庭打理得井然有序。
日子一天天过去,马明德和两个姐妹也慢慢长大,蔺夫人的身体也一天好过一天。可糟糕的事情却并没有停止过,那些原来巴结马家的亲朋好友,转眼间都来落井下石。就连一早跟马明德有婚约的人家,也掉转枪头来欺负这孤儿寡妇。蔺夫人一怒之下,解除了马明德与那户人家的婚约。不过蔺夫人解除婚约也不完全是意气用事,她有自己的想法。
选个好夫婿
当时的马家地位一落千丈,各种麻烦接踵而至。唯一可以帮助马家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跟皇家攀上关系。这关系要怎么攀上,马援的侄儿马严给蔺夫人出了个主意:把马援的女儿们都送进宫里去,让她们成为后宫妃嫔。蔺夫人同意了。于是,马严立即上书刘秀:
“臣叔父援孤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人情既得不死,便欲求福。窃闻太子、诸王妃匹未备,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愿下相工,简其可否。如有万一,援不朽于黄泉矣。又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臣严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缘先姑,当充后宫。”
刘秀思前想后,觉得马援战绩累累,功劳显著,对他的后人施与些恩德,也在情理之中,便答应了马严的请求,将马援的三个女儿都接进了宫中。马明德运气最好,被送入太子宫,专门侍奉太子刘庄。
当时的刘庄23岁,马明德只有13岁。这样悬殊的年龄在皇宫之中并不算什么,但能让粉黛环绕的太子专情于一个女子,那就十分了不起了。马明德就是个了不起的女子,她年纪轻轻,就有缜密的思维和得体的举止,而且纯洁善良,又不乏美丽。她那种美态在刘庄眼里,是那些整日为争宠而钩心斗角的妃嫔们所没有的自然和干净,如清泉般令人舒服。就这样,刘庄把马明德留在了身边。
建武中元二年(57),刘秀去世,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他登基之后想将马明德封为皇后,可碍于她没有生下子女而无法册封,只能将她封为贵人。
马明德也恨自己无法生下一儿半女,整日以泪洗面。刘庄见她如此难过,心里十分不忍,便将其他妃子的孩子抱来给马明德,让她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养,还说:“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意思是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生育,但只要用爱来抚养,别人的孩子也能孝顺你,就像你亲生的一样。刘庄对马明德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
从此之后,马明德便对养子刘炟呵护备至,当做亲生儿子一般尽心抚养。刘炟虽非马明德亲生,但犹如亲子,刘炟此后亦以马氏为外家。
一代贤后
刘庄的后位一直空缺,马明德以贵人位份居后宫之首。永平三年(60),刘庄为刘秀守孝满三年,大臣们开始商议立后之事。毫无疑问,马明德是刘庄认定了的皇后人选。但谁都知道马明德没有生育,儿子也是抱养的。如何让众臣子认可马明德,实在让刘庄伤脑筋。就在这个时候,皇太后阴丽华站了出来,她认为马明德贤能聪慧,德冠后宫,宜立为后。有了皇太后的支持,马明德自然顺利登上后位,刘炟被立为太子。
成为皇后之后,马明德充分展现了母仪天下的姿态,勤俭节约、团结后宫、明辨事理。更为重要的是她从不参与政治,却总能在恰当的时机给刘庄一些提点。比如在刘英造反的事件中,马明德就起到了绝对的正面作用。
刘英是刘庄的弟弟,企图造反,结果东窗事发。刘庄一怒之下将刘英贬为庶民,发配到安徽。刘英刚到安徽,就在羞愤中自杀了。不过这事情还没有结束,刘庄在朝中开始惩戒所有跟刘英叛乱有关的人,重则处死,轻则入狱、流放。当一个帝王的地位受到挑战的时候,总是会变得刻薄残忍,而且不辨是非。
很快,东汉开国以来最大的冤狱出现了。众臣子纷纷谏言,但刘庄根本听不进去。马明德见刘庄如此,便哭着劝说刘庄,刘英已死,何苦再牵连诸多无辜的人。刘庄见皇后涕泪涟涟,不觉心软,就宣布将刘英案一干人等全部释放。
永平十八年(75),刘庄去世,刘炟继位,即汉章帝,马明德成为皇太后。刘炟对马明德十分孝顺,想封马明德的几位堂兄弟为侯。马明德不同意,因为她知道外戚势力庞大的危险。朝中一些谄媚大臣认为马明德不过是不好意思接受,便上书刘炟,说天下大旱,正是上天在责备陛下不封赏马家人,要缓解灾情,就要先封赏马家人。
马明德得知此事后,专门拟了一道懿旨,说天灾人祸跟马家受不受封没有关系,那些提出这种论调的人无非是想讨好皇帝罢了。看看马家门口,每天去请安的人络绎不绝,车马簇簇,如流水游龙一般。马家的下人们个个衣着光鲜,穿金戴银,比我身边的宫人还要阔气。他们只知道享乐,从不为国事烦忧,怎么还能加官晋爵呢?后人从这段严厉的言论中提炼出一个形容谄媚之风最恰当的成语——车水马龙。
建初四年(79)六月,马明德在洛阳去世。《续列女传》评价她:“为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
执掌后宫与天下
——邓绥的计谋
邓绥是东汉和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位管理朝政的强势女人之一。尽管她一贯以谦谨的姿态处事,但管理国家不是单凭谦谨就可以的,谦谨的背后,必要的才华和恰如其分的心机才能令她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牢牢握住至高的权力。
与众不同的淑女
邓绥是汉朝历史上一位有故事的皇后,她的一生有很多作为,历史评价毁誉均有,和唐朝的武则天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生不逢时,汉朝对女人的纵容还没有达到唐朝的程度。因此,尽管邓绥在管理朝政上表现出了强于普通男性皇帝的过人才能,仍旧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
邓绥出生在东汉四大家族之一的邓家。外戚专权是两汉时期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按照礼法,皇后、昭仪、婕妤等高等级的帝妃,其父兄等家族中人都要封赐各种官职,而汉朝的皇帝们也习惯于借助外戚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皇帝之位,这样做的结果势必造成外戚专权、不同族的外戚之间因夺权而争斗。东汉最有势力的四大外戚家族为马、窦、邓、梁,这四大家族和皇族刘姓之间盘根错节,显赫的功绩加上复杂的亲缘关系让他们掌握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和权力。
明帝之后马皇后的父亲是为刘秀打下江山立下大功的马援,章帝的窦皇后是大将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梁统的后代。其中邓皇后指的就是邓绥。邓绥的爷爷邓禹官至太傅,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是阴丽华皇后堂弟的女儿,如此显要的家世让邓绥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邓绥小的时候长相乖巧,性情柔和伶俐,被奶奶太傅夫人视作掌上明珠。一次,奶奶要亲自给她修剪头发。老夫人因为年岁太高,老眼昏花,不慎弄伤了邓绥的头,邓绥忍着疼痛始终不出声。一旁的人看到这种情形,奇怪地问邓绥为什么忍痛不说。邓绥回答:“我不说出来并不是感觉不到疼痛,而是为了不让奶奶为这件事难过,这才忍住不说的。奶奶喜爱我才给我剪头发,我不能让她老人家难过。”邓绥小小年纪就如此善解人意,体贴他人。
邓绥自幼就表现出和一般女子不同的兴趣爱好。她不喜欢做女孩必须掌握的女红之类的事情,只爱像她的兄长们一样习读经书史书,而且比兄长们更加精通。6岁的时候,邓绥能读《史书》,12岁便通晓《诗经》、《论语》。邓绥的母亲一心想让她精于妇道,不赞成她天天像男孩子那样苦读。于是邓绥白天时就按照母亲的要求学习女红,晚上继续诵读经典。父亲也对邓绥另眼相看,事无大小,都会听听她的意见。
永元四年(92),12岁的邓绥理当入选进入宫中,但因父亲去世,她要守孝三年而耽误了。这三年中,邓绥日夜哭泣,不吃放有油盐的菜,容貌憔悴得几乎变了一个人,她的家人几乎认不出她了。
三年之后,15岁的邓绥已经出落成一位令人不敢多看的美少女,她“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邓绥和许多官宦人家的女儿们一起被选入后宫,随即被和帝宠幸,入宫第二年就晋升为贵人。邓绥虽然有显赫的家世,但在宫中一点都不骄横,非常谦恭谨慎,做所有的事情都严格按照规矩制度,连对宫里的下人都以怜惜宽容的心态相待,对待阴皇后更是加倍小心。
抓住权力的中心
按照辈分算,邓绥是阴皇后的姑母。阴皇后比邓绥早四年入宫,因为是出自阴氏家族,所以一入宫就被封为贵人。和帝非常喜爱她,在邓绥被封为贵人的那一年,阴氏被册立为皇后。但是自从阴氏当上了皇后,和帝对她的宠爱反而减少了很多,这是因为新入宫的邓绥不仅异常美丽,而且博学多识,擅察圣意。阴皇后因为嫉妒而怀有越来越多的愤恨之心。
邓绥受宠日盛,使得阴皇后担忧嫉妒,屡次想加害于她。邓绥处事更加小心谨慎。一次,邓绥生病,和帝体恤她,就特许她的家人入宫探视。但邓绥却拒绝了。宫廷宴会的时候,其他后妃都装扮明丽,唯独邓绥打扮素淡。偶尔和阴皇后穿的衣服颜色相同,她必定重新换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皇子们在后宫内接连夭折,邓绥知道后,多次流泪叹息,并一再给和帝选进才人,好让皇家没有子嗣的忧虑……凡此种种,使得和帝更加觉得邓绥通晓大体,可爱可敬。邓绥的命运也开始转变。
永元十年(98)夏,和帝身患痢疾,以致久卧不起,到五月时,病势更加沉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邓绥担忧不已,日夜向上苍祈祷。而阴皇后见和帝病危,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报复邓绥。她曾向左右言:“我若得志,一定诛灭邓氏满门!”邓绥听到这一消息后,心里恐惧到了极点,差点以自杀来摆脱这场灾难。所幸后来和帝病愈。
永元十四年(102),阴皇后的祖母向她献计,以巫蛊之道诅咒邓氏速死或使皇帝无子,以保全皇后之位,结果被告发。和帝大怒,废掉阴皇后。阴氏家族因此被下狱治罪,阴皇后的父亲自杀而死,兄弟等人有死在狱中的,有被免去官职流放的。当年冬天,邓绥被册立为皇后。邓绥一再推辞不受,和帝不准,她才正式接受皇后玺绶。
邓绥居皇后之位依然节俭务实。以往每逢国家大型节日或者岁末,各地及小国都争相贡献珍稀宝贝以示祝贺,邓绥不想让这种奢侈之风延续,下令用纸墨代替以珍奇进贡的惯例。和帝按照惯例对邓家兄弟的封赐也被邓绥推辞掉。所以,邓家族人始终都没有获得很高的官职。
元兴二年(106),和帝崩,这一年邓绥仅25岁。表面上看邓绥是不幸的,但实际上避免了因年老色衰出现班婕妤式的悲剧。和帝因为十几个皇子先后在后宫死掉,所以担心有人故意加害皇家子嗣,就把后来生下的皇子送到民间秘密抚养。这件事只有皇后等少数几人知道,因而在和帝死后,邓绥把才生下来一百天左右的殇帝抱回宫中,立为皇帝。邓皇后升级为邓太后,因为皇子太小而临朝听政。这个小皇帝不到一年就夭亡了,邓皇后和其兄立汉章帝之孙刘祜为皇帝(汉安帝),而另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没有被立为皇帝,史书记载是因为那位皇子有“个疾”,不适合当皇帝。这“个疾”真是无处可考,也许是邓绥为了掌权而找的借口。不管怎样,此后近20年,邓绥都处在权力的中心,因为生性仁慈,在代管朝政期间做了许多贤德的事情。
按照惯例,皇帝死后,一部分宫女和妃子会被分到陵园内守陵,周、冯二位贵人是和邓绥一起选入宫中的,平日里关系较好。看到她们的命运,邓绥心生怜惜,赐给她们丰厚的金银财宝以示安慰。和帝刚死不久,后宫混乱,宫中丢失了珠宝,按常理是要严刑拷打所有有嫌疑的宫人,但是邓绥觉得这样做必然要连累无辜的人,因而亲自查问,通过观察宫人的言行确定了偷窃者,避免了冤屈。邓绥又令人统计各宫中的宫女,如果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又没有别人照看的,在核实之后可以申请回家,不必在陵园内守陵到老,仅这一项命令就有五六百人受益。同时,邓绥赦免了不少罪犯,把昔日得势又失势的外戚马家、窦家从牢狱内放出,让他们以百姓的身份恢复自由,把遭流放的廢后阴氏的族人赦免回乡,归还被查抄的家产近五百万钱。和当年阴氏在和帝病中发誓要将邓绥除掉的狠毒相比,邓绥的宽厚超过了男人。邓绥厌恶奢侈挥霍,倡导节俭,把属国进贡的贡品减半,将常用的各种奢靡浪费的用度大量削减等。
邓太后的作为还不仅仅是这些,范晔在《后汉书》中对邓绥欣赏异常,不惜花费大量笔墨从邓绥的幼年写到离世,而且多为赞誉,这在皇后中也算特例。依照皇帝的标准衡量,邓绥不失为一代明主。
怎知身后事
太后摄政仍是颇受争议的,更何况随着安帝成年,邓绥却迟迟不肯还政于安帝,这使得朝中一些大臣产生不满,就连邓氏家族中人也感到畏惧不安。当时诸多天灾,不少人以灾异比附人事,认为是太后摄政所致。
永宁二年(121),邓绥病重不治而死,因当年没有立皇帝的亲生儿子为皇帝,加之多年来把持朝政而招致一些老臣的不满,在其死后不久,邓家族人被诬告治罪。尽管做了大量贤德的事情,身为女子掌权,仍旧免不了被诟病,谦谨如邓绥者,也难逃这历史的遗憾。
后妃掌权汉业将倾
——终落骂名的梁妠
东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把野心隐藏在母仪天下的德行背后。顺帝尸骨未寒,她的野心已膨胀成操纵权力的贪婪,垂帘听政三帝十九载,为依靠家族势力而纵容其兄骄横武断,为平衡权力而助长宦臣势力蔓延。外戚专权加上宦官参政,梁妠把东汉江山送上风雨飘摇的穷途末路。
天生贵相的小女孩
刚进入阳嘉元年(132),顺帝无意享受岁末年初的喜气,坐卧不宁,食不甘味,眼看着自己当皇帝快七个年头了,长秋宫虚位以待正宫皇后,但是选谁当皇后确实耗费神思。这一年顺帝18岁,正当青春年少,对四位贵人都宠爱有加,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竟然寄希望于天意,想通过探筹即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这滑稽的想法一出,众大臣哭笑不得,册立皇后是国家大事,怎好用抓阄来草率而定?尚书郎胡广看不下这场闹剧,联合另两位尚书郭虔、史敞制止顺帝的胡闹,并在奏折上写明了选立皇后的标准:首先出身要好,应该是良家女;其次要德行好,这样才能母仪天下;如果德行相近,就看年龄,年长者位尊;要是年龄相近,再看容貌,相貌出众者为皇后。顺帝觉得胡广等大臣的建议很有道理,便将梁妠册封为皇后。
梁妠的出生无可挑剔,祖父是汉和帝的生母梁皇后的弟弟,父亲梁商因出身贵族,官职虽然不高,却步步高升,仕途顺利,最早为黄门侍郎,梁妠当皇后前为步兵校尉,因一贯处事谦和为人低调而深得人心。在这样高贵严谨的家风中出生的梁妠自幼既善女红,又好读史书典籍,经常把历史上有名的女子的画像挂在卧室,用来警戒自身言行。
梁妠入宫时间并不长,能在短短四年中得到皇后之位,专管看入宫女子面相的官吏矛通的功劳不可忽略。顺帝永建三年(128),一年一度的采选宫人大规模开始了,梁家初长成的女儿梁妠也在入宫的花名册上。入宫前的筛选审查繁琐复杂,矛通有些疲倦地坐在座位上,等着相看下一位女子。眼前来了位面貌清奇端秀的女孩,但见此女额骨似半月,中央隆起部位状如圆日,自古“日角偃月”之相必主大贵,这样贵极的面相,他还从未见到过。恰在此时,负责天文历算的太史为梁妠占卜的卦也出来了,同为大吉。因此,13岁的梁妠刚一入宫,就被选作地位很高的贵人。在东汉宫廷中,贵人等级仅在皇后之下,最有可能晋升为皇后。
暂且把野心藏起来
梁妠自幼读书很多,并且处处以《列女传》中的女子为参照,当然知道宽厚仁德是女子的大德行。身在后宫,贤德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梁妠心怀权谋,在顺帝活着的时候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秀外慧中的梁妠令顺帝百看不厌,在没有轮到梁妠侍寝时也经常招幸于她。通晓史书的梁妠深知帝王的爱慕薄得如纸一般,要想抓牢顺帝的心,光有美貌和才学还不够,必须要有宽厚的心怀。她在受到顺帝宠爱后没有恃宠专断,反而经常劝说顺帝:“帝王应该更加博爱,这样才是皇帝的圣明之处,身为女子不该专享您的恩宠,唯有如此,才能让您的子嗣繁盛。您应该把宠爱均分给后宫姐妹们,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召见臣妾,否则,臣妾会招来无端的嫉妒和谩骂。”
顺帝听到梁妠这样善解人意的体己话,在给予梁妠更深的宠爱之外又多出些敬服和感激,觉得让这样的女子当皇后很舒心,不会给自己找麻烦,这也是最后圈定梁妠当皇后最关键的一点。梁妠17岁这一年成为后宫之主,雍容华贵的服饰下面是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没有人知道顺帝的这个选择竟然为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当上皇后的梁妠并没有表现出在政治上的熊熊野心,她深深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和政治斗争的险恶。顺帝在位之时,梁妠恪守妇道,处处以大局为重,把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表演得精准到位,在出现了令顺帝担忧的日食月食现象后,她主动“降服”,以求得上天的宽恕和原谅。这样谨慎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梁妠的生命里流过十二载。
梁家父兄因为梁妠成为长秋宫主人而被加封晋级,其父梁商被拜为执金吾,顺帝特地赐给岳父“安车四马”乘坐,以示厚待。梁商生性低调,不事张扬,知道控制家族的特权,梁妠当皇后期间对族人管理也很严格。虽然梁妠的哥哥梁冀不时横行市井,有些无赖行径,但在梁父的压制下,倒也没生出太大祸乱,当时世人对梁家的赞誉不少。
安车四马
梁妠被册立为皇后,家族开始发达,其父梁商升职后,顺帝赐给“安车四马”。“安车四马”意味着什么?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早期的马车,人不能坐,只能站立在车厢中,后来出现可以乘坐的马车,称为安车。普通人或普通官员的马车通常只能用一匹马拉,四匹马的安车是极其特殊的待遇,只有功勋显著的老臣或者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朝臣,皇帝才会赐乘安车四马表示敬重。梁商并无贡献,即便升任为执金吾,官职也不是很高。为弥补位置上的缺憾,皇帝赐“安车四马”是因为宠爱其女儿梁妠的妠缘故。梁妠在顺帝活着的时候低调,每当顺帝想赐给其父兄更高的官职时,她都会婉言谢绝,这和后来她一专权就立即给哥哥尚书的高官相比,判若两人。
阳嘉三年(134),梁商死,顺帝立即追封其为大将军,由恶少梁冀接替其父的职位,梁妠的另一个兄弟梁不疑接替河南尹。从此,梁家逐渐成为皇家势力的核心,这种权势在顺帝死后,开始变了味道。
专权过度家族遭灭
建康元年(144),在位20载,年仅30岁的顺帝去世。梁皇后成了梁太后,她不必再小心翼翼地表演下去,高高在上的梁妠终于显露出她真实的野心。梁妠没有儿子,于是立顺帝长子刘炳为帝,即汉冲帝。这位小皇帝当时还是两岁的小孩,梁妠以太后身份临朝参政。为保证自己位置的稳固,清除异己、任用同党这样的手段自不可少。梁妠是个有头脑的女人,上台之后,首先安插自己的心腹大臣,封哥哥梁冀、太傅赵峻、太尉李固三人为参录尚书,共同打理朝政。
梁冀这个完全依靠妹妹坐上高官的纨绔子弟破坏了梁妠谨守多年的贤德,如果他能像他的父亲一样勤勉谨慎的话,也许东汉后半段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气象。梁妠临朝后,深埋在心底的欲望喷薄而出,兄妹二人把持着已被宦官搞得日渐飘零的社稷。梁冀的纨绔子弟嘴脸也夸张到了巅峰,纵情游乐、修建豪宅、横行抢夺、作威作福自是不在话下,百官敢怒不敢言,有好事者不是搞丢了官职就是掉了脑袋。
刘炳的皇帝命如流星般一闪即逝,不到半年就夭亡而去。梁妠和梁冀违背众大臣之意,放弃年长而有学识的清河王刘蒜,立年仅8岁的渤海王刘鸿之子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皇帝年纪越小,太后临朝越名正言顺,权力也越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谁知小刘缵并不像梁家兄妹想象的那样幼稚,本初元年(146),面对朝廷上目无皇帝、不可理喻的梁冀,8岁的汉质帝骂了句:“此乃跋扈将军也!”梁冀竟然心生恨意,指使手下在饼中下毒。质帝吃了饼以后腹痛难忍,急召太尉李固进宫。李固进宫后询问病因,质帝回答说吃了煮饼后腹胀胸闷,并要水喝。而一旁的梁冀却说:“喝了水恐怕会吐,不能喝。”话音未落,质帝便气绝身亡了。李固无奈抱尸痛哭一场,然后要求立即审问相关人等,但是在梁冀的阻挠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对哥哥的暴行,梁妠不是不知道,只是佯作不知罢了。
东汉权臣梁冀妻孙寿
据《后汉书·梁冀传》载:“寿,色美而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以为媚惑。”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美人让梁冀甚是“宠惮”。梁妠死后,梁冀失了靠山,与孙寿双双畏罪服毒自杀。
下一位皇帝,大臣们仍旧意在清河王。但是梁妠最怕有作为的皇帝,那样她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最后,百官拗不过太后,立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志为桓帝。这一次,梁家换了一种方式巩固权力,梁妠把妹妹女莹指配给桓帝为皇后。桓帝当时年已十五,完全可以在大臣的辅佐下处理朝政,怎奈梁妠不放大权,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名无实。后宫之中,梁太后和梁皇后说一不二;朝堂之上,梁氏党羽遍布。有了上一位皇帝无端送命的前车之鉴,桓帝别说亲政,就连说话都要三思而行,丝毫不敢大意,胆战心惊地熬了四年,终于盼到梁妠重病将死,下诏让桓帝亲政,日子才稍稍好过些。可是女莹和梁冀仍然掌握实权,桓帝依然要小心度日。又忍了9年,延熹二年(159),皇后女莹病死,桓帝清除梁氏一党的计划开始迅速展开。他把亲信宦官叫到厕所密议,由宦官传递消息,皇帝与反梁官吏歃血为盟,终于抄了梁冀的豪宅,缴了梁冀的将军大印,没收了梁氏三十多亿钱的巨额家产。梁冀知道被抓后没有好果子吃,畏罪自杀。
一向认为玩权术玩得不错的梁妠,如果有知,会后悔当初没有限制哥哥的残酷行径而导致全族被诛的残酷事实吗?
被发复面以糠塞口
——千古悲歌《洛神赋》中的甄洛
甄洛,一位如洛水般温柔的女子,三国时期袁绍的二儿子袁熙之妻,在有生之年以为人妇之身,令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同时倾倒。后被曹丕霸占,得宠数年后遭诬陷惨死。下葬时,曹丕竟令人将甄洛的头发披散遮脸,将糠塞入其口中。甄洛死后,曹植在洛水上南柯一梦,在梦中见到甄洛凌波御风而来,与他相逢,醒后写下一篇千古流芳的《洛神赋》,而千载之后的人们依然能从华美的词赋中感受到当年那风华绝代的凄美。
有见识的小女孩
甄洛是上蔡县县令甄逸最小的孩子,甄家是汉朝太保甄邯的后代,是东汉末年的名门望族。据说甄洛一出生,身边便总有种种异象出现,每次在她睡觉时,家人总会产生同样的幻觉——看到有人给她盖上玉衣。
甄洛幼时非常文静,喜好读书做女红。有一天,大门外来了一队戏班,锣鼓喧天,热闹非常,甄洛的姐姐们都跑到楼阁上向外观看,而小甄洛却毫不为动,仍旧静静地做着手头的事。姐姐们回来后唧唧喳喳地开心谈笑,看到甄洛安静的模样,不免奇怪,问她为什么不去看马戏。甄洛一本正经地回答:“那样吵闹的马戏怎么是女孩子该看的呢?”
识字以后,甄洛便整日手不释卷,还经常用哥哥们的笔墨学习写字作诗。哥哥们和她开玩笑说:“你应该好好学做女红,这样对你更有用处。天天在这里读书写字,难道以后想当女博士吗?”甄洛反驳说:“自古贤德的女子无不是学习了古人的成败得失,才使自己变得聪明贤良。要是不读书,我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甄洛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大小事务由母亲操持。甄洛十多岁时,当时东汉已经进入诸侯割据的混乱时期,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粮价暴涨,很多人为求温饱,不得不用财宝交换粮食。甄家是豪门大户,存粮很多,甄母命人用粮食换取珠宝。甄洛劝道:“现在世道混乱,大家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活命而抢夺的事情时有发生,人人缺吃少穿的时候,家里收藏那么多珠宝很危险。邻里们都在贫穷饥饿之中,我们不如把家里的粮食分给亲戚邻里,让大家感激,这样我们就不会因招人嫉恨而有劫难了!”母亲和众人商议,大家都认为甄洛说得有理,于是开仓放粮,全家果真在乱世中保得平安。
曹丕抱得美人归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洛的聪慧美貌早早就传了出去。当时雄踞北方的袁绍捷足先登,派人到甄家为二儿子袁熙提亲。婚后袁熙驻守幽州,甄洛和婆婆刘氏留在袁绍的大本营邺城。
建安九年(204),曹操攻下邺城。据说曹操虽然打着一统大汉的旗号,但也不乏抢夺美人的动机,谁知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曹丕抢了先机。曹丕入城后率先找到袁府,径直走入后宅。甄洛满面尘土,披头散发,惊恐地站在刘氏身后。曹丕令甄洛抬起头来,看身姿和轮廓似乎不错,好言安慰后令甄洛梳洗齐整。恢复本来面目的甄洛让曹丕惊为天人,遂求父亲把甄洛赐给他。曹操虽然后悔下手晚了一步,但也不好和自己的儿子抢女人,只得点头同意。
那一年,甄洛23岁,正是女人最具光彩韵味的年龄,曹丕18岁,正是满腔热情踌躇满志的年龄。新到手的美人贤淑温良,曹丕当然宠爱日盛。这引起曹丕元配夫人任氏的不满,经常口出怨言,奚落甄氏。曹丕知道后索性休掉任氏,把甄氏扶正。
甄洛不仅貌美,也很会打扮。传说曹丕家中养着一条绿蛇,这条绿蛇很有灵性,口中常含着一颗红色的珠子,如果有人想靠近伤害它,绿蛇便会消失。甄洛入宫后很喜欢这条小蛇,每天早晨对着它梳头打扮。时间久了,一到甄洛梳头的时候,绿蛇就自动盘成各种发髻的样子。甄洛模仿绿蛇盘结的样子梳头,梳成的发髻非常美丽,于是便每日仿照灵蛇变换发髻样式,宫廷内外的女子纷纷效仿。后来,这种在魏晋时期非常流行的发式就被称为“灵蛇髻”。
女为悦己者容,从甄洛精心打扮来看,似乎没有被强占为妇的幽怨。甄洛并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曹丕身为建安七子之一,英俊潇洒,擅长辞赋,甄洛也是当时著名的才女,二人在诗词歌赋上有许多共同语言,情投意合也在情理之中。甄洛天性善良,虽然是被强掠为妃,但仍然尽到了做妻子的责任,对婆婆卞夫人孝敬有加。
建安十六年(211),也就是甄洛成为曹丕妃子的第七年,卞夫人随同曹操出征,而甄洛和曹丕留守邺城。远征途中,卞夫人染病留在孟津治疗,甄洛知道后坚持要曹丕派人送她去照顾婆婆。曹丕怕路上出意外不同意,甄洛为此日夜担心哭泣,直到派去的使者带回卞夫人报平安的手书,才放下心来。第二年,卞夫人和曹操回到邺城时,甄洛流着眼泪去迎接,卞夫人感动得从此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千古《洛神赋》
甄洛的幸福时光在曹丕当上世子继而成为皇帝前后终结。这是年老色衰的自然结局,也是曹丕身份改变、后宫女人争权夺位的必然结果。曾经风华绝代的甄洛在曹丕得到小妾郭女王之后,就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她不想为难别人,只想守住曹丕残存的一点爱,但是别人却不能放过她。在册立皇后的关键时日,甄洛在工于心计的郭女王布下的得意棋局下,枉送了性命。
曹氏家族的内部关系紧张微妙,汉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儿子们都希望接替父亲的位置。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的争斗尤其激烈。在争夺世子位的关键几年,郭女王出现在曹丕生活中。郭女王本是别人家的婢女,相貌可人,开朗灵活,被作为礼物送给曹丕。郭女王最初不过是一名下等侍妾,但她却帮曹丕出了不少好主意,逐渐得到宠爱和信任。这时候的曹丕已年近三十,吟诗作赋的日子不再令他满足,他要的是江山,能够帮助他出谋划策的女人自然受到青睐,郭女王恰好擅长玩弄心机。而此时的甄洛已年近四十,青春已是往事,她虽然聪慧却不善权谋,更不会玩弄权术、策划阴谋,因而被曹丕逐渐淡忘。
甄洛德行出众,素来待人宽厚,深得人心,还为曹丕生有一对儿女,因此虽然夫妻之间的感情淡了,但曹丕还是一如既往地以礼相待。曹丕夺得世子位后三年,曹操死,曹丕当上汉丞相,进而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封为魏文帝。称帝后,曹丕迁都洛阳,后宫嫔妃同他一起迁往洛阳居住,但正妻甄洛却被留在邺城。有大臣奏请册立皇后,曹丕三次派人到邺城迎接甄洛到洛阳主持后宫,甄洛三次坚辞不受。使臣来来回回这么一折腾,便到了盛夏时节,曹丕意欲等秋凉后亲自回邺城迎接甄洛为后。这件事让一直陪曹丕在洛阳的郭女王十分嫉妒,皇后之位近在咫尺,她当然不能放过这大好机会。
不久,有人诬告甄洛用巫术诅咒曹丕等人。虽然是诬告,但告状之人却也拿出了一点牵强附会的证据。甄洛留在邺城,曹丕远在洛阳,分离时日长久,曹丕身边又是美女成群,自然将人老珠黄的甄洛忘到九霄云外,疏于关心问候。甄洛心生哀怨也是理所当然,从她屡次拒绝为后,也可见一斑。甄洛抱怨的话语和因幽怨而作的《塘上行》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转告曹丕,曹丕一怒之下,于同年六月派使者送去诏书赐死甄洛。可怜这位风华绝代的才女竟然如此悲惨地离开了人世,死时只有40岁。郭女王害死甄洛仍不罢休,她要让甄洛永世不得翻身,于是又花言巧语蛊惑曹丕,将甄洛的遗体“被发复面,以糠塞口”,草草掩埋了事。
甄洛死后第二年,曹丕的弟弟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曹丕知道当年曹植曾恋慕甄洛,以至于茶饭不思,便把甄洛生前所用的玉镂金带枕赐给曹植作纪念。曹植回程途中路过洛水,想起洛神之说,捧着佳人的玉枕,不禁潸然泪下,泪光中似乎看到那与洛水同名的佳人足踏清波飘然而至,遂作《感甄赋》抒怀。甄洛的儿子曹睿登基后为了避嫌,将这篇赋更名为《洛神赋》。
6年后,曹丕病亡,明帝曹睿即位,郭女王因夺皇后之位害死甄洛的阴谋被揭露。曹睿命郭皇后自杀,表面上风光大葬,暗中却让人将她“被发复面,以糠塞口”,为母亲报了仇,并追封甄洛为文昭皇后,以大礼重新厚葬。
逝者已矣,一生善良的甄洛在黄泉之下如若有知,不知会如何想。
驾羊车临幸后宫
——晋武帝庞大的后宫团
晋武帝司马炎在登基初期,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从某个层面来讲,这与皇后杨艳对司马炎的严格管制分不开。然而到了司马炎在位的中后期,杨艳去世之后,司马炎的满腔踌躇之志全变成了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每天泡在后宫之中不思国事,更有了驾羊车宠幸后宫的荒唐事迹。也正是因为这位开国之君的不负责任,导致西晋王朝外强中干,满目疮痍,成为又一个风雨飘摇的短命王朝。
皇后杨艳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讲的是曹魏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昭早有夺权之心。司马昭听说贵族杨家有女名杨艳,姿容秀丽,才情绝佳,且有“极贵”的后妃之相,于是为长子司马炎求亲。
嫁给司马炎后,杨艳处处体贴丈夫,温柔贤惠,得到了司马家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司马炎的万般宠爱。即便杨艳生的儿子不是夭折,就是愚钝,司马炎也从不对杨艳有一分怒色。
司马昭并未称帝,但他的儿子司马炎做到了。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司马昭去世,司马炎即位为晋王,三个月后,他就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国号大晋,并册封妻子杨艳为皇后。历史事实证明了,此女果真是当皇后的命。
司马炎登基称帝之后,对杨艳的宠爱有增无减,但是杨艳却慢慢有了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司马炎成为皇帝之后,三宫六院一定必不可少,杨艳害怕自己在司马炎心中的地位会有所下降;二是杨艳虽生有三子,但是仍然害怕太子之位旁落他人。
杨艳终日被这种危机感折磨着,致使从前的宽容与平和,也都被消磨殆尽,变得刻薄起来。为了固宠,她尽力阻止司马炎宠幸其他妃子。为了壮大杨氏外戚的权势,她为司马炎纳表妹赵粲为妃,两人全力说服了司马炎立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妻管严”晋武帝
不能说堂堂西晋开国之君司马炎怕老婆,只能说在杨艳面前,司马炎少了几分男儿气概。又或者说,司马炎给了杨艳足够的尊重,就连册封妃子都要看杨艳的脸色。
泰始九年(273)。司马炎实在无法忍受后宫的清冷,下诏广选名门闺秀入宫。当时,公卿以下的官员子女都在候选范围之内。一时间,西晋后宫之中粉香扑鼻,春光无限,四处都是年轻美貌的女子。杨艳贵为后宫之首,自然要为丈夫主持选妃事宜,不过她的要求比好色的司马炎要苛刻很多。长相艳丽的,就说人家不够端庄稳重;身形娇小的,就说人家体弱多病,不能为皇族诞下后嗣。总之,相貌姣好的女子一律不够资格,只有那些身形高大、相貌一般的才在入选之列。
司马炎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言语,任凭杨艳挑来拣去,直到杨艳否决了胡芳。胡芳天姿国色,一露脸就让司马炎为之倾倒,但杨艳一口否决。司马炎终于按捺不住,冲着杨艳着实发了一顿脾气。杨艳见司马炎突然发作,也不便再说什么,随即保持沉默,一直到选妃结束。就这样,司马炎选中了胡芳以及几十个贵族、高官的女儿。有了这些美女相伴,司马炎夜夜狂欢,早已将杨艳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久之后,心高气傲的杨艳因为司马炎的冷落而生病,而且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杨艳虽然对司马炎管束较严,但二人毕竟有过缱绻情深的过往,司马炎对她还有深厚的夫妻之情。因此,当杨艳一病不起的时候,司马炎十分焦急,请了无数名医来为杨艳治病。可惜杨艳心病积重难返,无药可医,最后在泰始十年(274)病逝。杨艳在弥留之际,特地嘱咐司马炎要把堂妹杨芷立为新后。司马炎念在夫妻之情,答应了杨艳的要求,在两年后立杨芷为皇后。
杨芷是杨艳叔父的女儿,是杨艳留下保护司马衷太子之位的最后一张王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杨芷的确在保护司马衷方面功劳不小,可从西晋的整个时局出发,杨芷却是好心做了错事,一手毁了西晋江山。
羊车游宴
此画为明朝张居正《帝鉴图说》插图。司马炎多宠姬,所以让他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日暮时分到哪里过夜。后来他索性每天坐着一辆小羊拉的车随意在宫内游荡,羊停在哪位嫔妃殿外,就哪里过夜。于是宫中女子就以竹叶洒盐水以吸引羊车。
佳丽成群
杨艳死后,司马炎虽然有些伤心,但是却多了自由。他可以随意临幸后宫,也可以随时广征美女,弥补后宫佳丽的不足。很快,司马炎后宫的人数就多达五千。然而,这样庞大的数字并不足以满足司马炎的欲望。他下令南方臣子为他在江南选妃,凡是有点姿色的,都要选入皇宫。不仅如此,司马炎灭吴统一全国之后,还将吴国公主和王宫中的宫女都强行掳了回来,每日纵欲,不思国事。
久而久之,司马炎后宫人数已逾万人,后宫之中根本安置不下。为此,他特地下令工匠们不分昼夜修筑更大的宫殿。没有了节制,司马炎在国家大事上的心思也就相应减少,脑袋里想得更多的是一会儿要到哪个妃子那里去寻欢作乐。大臣们开始怀念皇后杨艳在的日子,虽然这位皇后对皇帝的生活管理得过分严格,但对黎民百姓和晋朝江山而言,却不失为一桩好事。
不管大臣们如何怀念,这天下间可以约束司马炎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司马炎每天下朝之后,都会坐着羊车去新修建的宫殿闲逛,一边逛一边想,一会儿该去哪个妃子的寝宫落脚。由于妃子人数太多,新建宫殿地方又大,司马炎索性走到哪算哪。
无论司马炎的羊车停在何处,都有成群结队的美女出来相迎。司马炎从中挑出几个容貌最好的陪自己花天酒地。未被选中的妃子,便只能落寞而去,翘首企盼皇帝的下一次到来。
后宫历来如此,凄凉多过温馨,悲苦多过甜蜜。更何况司马炎后宫万人,要是不花一些心思,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一面。有些妃子为了能够得到皇帝临幸,就在自己住的宫殿门口插了竹叶,洒上盐水,吸引拉车的羊的注意。刚开始,这个方法还行得通,可随着越来越多妃子争相效仿,这一招就失去了效用。
天长日久,那些始终得不到宠幸的妃子,要么积郁成疾,要么心灰意懒,在深幽的后宫里度过残生。而司马炎贪欢忘本,被私欲遮住双眼,看不到晋王朝凶险无比的未来。新册立的皇后杨芷又缺乏独立坚定的思想,明辨好坏的眼光,错信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贾南风。这些晋王朝内外的决策者,都没有起到正面的振兴王朝的作用,反而扯了国家发展的后腿,将西晋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太熙元年(290),司马炎辞世,留下一个烂摊子,交给了愚笨的司马衷。而司马衷又稀里煳涂将大权转移到妻子贾南风的手中。从此之后,晋王朝再无宁日。
至于杨芷,她力保司马衷登基,却没有换来一个安稳的日子。司马衷称帝,贾南风为后。这位年轻的皇后掌权后不久,就诛杀了杨芷的父亲,又以杨芷谋逆的罪名,将其关入冷宫金墉城。不久之后,贾南风再次下旨,宣称杨芷有篡位谋反之行,将其贬为庶人。原本以为这是最差的结果,可是杨芷万万没有想到,贾南风的目的不是将她赶出宫,而是赶出人间。元康二年(292),杨芷被贾南风囚禁,活活饿死,时年34岁。
《晋书》评价司马炎,说他虽能善始,却不能善终。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此后,西晋祸乱四起,中国历史在经历了短暂的靖平之后,进入了一个更加纷乱的动荡时代。短短几年间,朝纲崩坏,天下再次动荡,迫使宗庙南迁,中原土地被少数民族占据。
如果再给司马炎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也许不会再对杨艳百依百顺。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煳涂皇帝司马衷,也不会有狠毒皇后贾南风。
挑动八王之乱的第一丑皇后
——毒辣贾南风
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为了让傻儿子当皇帝不惜代价,先给儿子娶了重臣贾充的丑女儿贾南风为妻,临死前又求司马炎立她的堂妹杨芷为皇后。这看似天衣无缝的安排被善于借刀杀人、把政治当儿戏的贾南风搅得一团糟。谁说只有美女才是祸水,丑女兴风作浪起来更甚于美女。
母亲的私心
杨艳自嫁入司马家后一直很得宠,共生下三男三女,长子早夭,老二司马衷天生愚笨,丝毫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老三司马柬则聪明伶俐。
关于司马衷的蠢笨,《晋书》上就有记载。有一次,司马衷在花园里游玩,听到蛙鸣,就问身边的随从:“青蛙是为公而叫还是为私而叫?”官吏忍住笑回答太子:“青蛙在公家的地方为公而叫,在私人的地方为私而叫。”还有一次,司马衷听说有百姓因为饥荒而饿死,于是疑惑地问左右:“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这样的愚痴问题时有出现,司马炎开始怀疑将这个傻儿子立为太子是否合适。如此看来,西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必定是嫡皇子司马柬。然而,历史并没有按这个合理的轨迹发展,这个历史的转折源于杨艳这位母亲偏执的爱。
杨艳坚决要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作为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她必定对这个儿子的天生白痴心怀负疚。于是后人猜想,这位母亲为了弥补儿子,一定要把天下间最好的东西给他,而这个最好的东西就是皇位。她给司马衷的理由是立太子一定要立长。
为了确保司马衷可以当上太子,杨艳破例主动为司马炎纳了一位妃子。杨艳自幼丧母,父亲忙于政务而疏于对她的照顾,杨艳是在舅舅赵俊家长大,舅母对她比对亲生女儿还好。当上皇后的杨艳一方面为报答舅舅家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为给儿子寻找靠山,于是把另一个舅舅赵虞的女儿赵粲也召入后宫。杨艳和赵粲两人不断劝说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久而久之,司马炎也就认可了司马衷。泰始三年(267),9岁的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
皇太子13岁这一年,杨艳坚持要求司马炎为儿子迎娶权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7年后,杨艳临终前又流着泪恳求司马炎娶她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并把儿子和媳妇托付给堂妹照料。谁知杨艳一片苦心,却把儿子推进了苦海,更直接导致了西晋江山的分崩离析。一位母亲的错误,给贾南风造成了施展阴毒心计的良机。
贾南风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集丑陋、狠毒、好色、善用圈套权术于一身的皇后,这个一无是处的女人凭什么当上皇后的呢?其中原因很复杂,但一言以蔽之,权贵们企图用裙带关系角逐权力的卑鄙用心,把这位无德无才也无貌的女人推向政治巅峰。
丑女也能当皇后
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帮助司马炎当上皇帝的大功臣。尽管贾南风没有一点皇后该有的美德,但凭借父亲的势力依然稳坐后宫之主的位置。
贾充是晋朝的三代老臣,他最早是晋王司马昭的宠臣,司马昭欲立二儿子司马攸为晋王太子时,贾充力谏立长子司马炎,使得司马昭改变了主意。司马炎即位后,贾充又帮助他篡夺曹魏政权,并参与制订灭吴大计,是西晋时期具有特殊权位的重臣。
泰始七年(271),嫉妒贾充权势的朝臣奏请由贾充率军平复西北疆叛乱,以图趁其出征的机会夺取朝中大权。司马炎对由贾充领兵出征比较放心,因此也同意了。而贾充一派的官吏们担心这样一来自己的派系会受到排挤,希望想个办法让司马炎改变主意。可是出兵日期已定,没有特殊情况很难更改,一干人等聚在一起头脑风暴的结果,竟然是让太子娶贾充的女儿,他们的理由是皇帝通常不会把亲家派到前线打仗。
于是,由贾充的妻子出面,暗中给皇后杨艳送了无数珍宝。贾充的党羽大多为皇帝近臣,时常被召入宫宴饮商谈国事,众人也抓住一切机会,在皇帝面前鼓吹贾家女子“姿德淑茂”,做太子妃是再合适不过了。司马炎嘴上不置可否,心里却另有打算。
其实,司马炎早就有了儿媳的人选,他曾私下和杨艳说过卫家女儿体貌修长,贤德秀美,有宜男之相。但是杨艳却坚持选贾家女儿为妃,究其原因,受贿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杨艳想通过联姻来稳固儿子未来的皇位。贾充握有兵权,朝廷上亲信众多,儿子娶了他家女儿,等于是给皇位买了保险。
恰逢当时洛阳普降大雪,出兵因而推迟,给了贾充一派充分的运作时间。一班大臣纷纷上书,正式请求司马炎立贾充女儿为太子妃。宫里宫外两下里推波助澜,司马炎觉得再反对下去,难免会惹出什么是非,于是同意太子娶贾充四女儿贾午为妃,并下诏另派他人西征。泰始八年(272)二月,贾家四小姐,12岁的贾午试穿皇家送来的礼服时,由于身材矮小,穿上后实在不像样子,无奈之下,贾充入宫向司马炎奏请改将三女儿贾南风嫁予太子。当时贾南风15岁,比太子大2岁,而且身材矮小,又黑又丑。可是事已至此,司马炎和杨艳也不好说什么,以为都是贾家女儿,相貌上也没有多大差距,娶哪一个似乎都没什么区别。
就这样,在一班人为了各自利益的驱策下,贾南风阴差阳错嫁入皇家,当上了太子妃。别看贾南风人丑,但她一点也不觉得那个愚蠢的太子配得上自己,她要的只是这个位置而已。自从当上太子妃后,贾南风就不断利用权谋帮助太子走上皇位,借此攫取更多的权力。
心狠手辣诡计得逞
贾南风的狠毒和猜忌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就暴露无遗,使得太子对她十分畏惧。但是太子又离不开她,因为没有贾南风的种种计谋,愚蠢的太子很快就会在司马炎的考验下露出原形,从而面临被废的危险。
大臣们都知道太子司马衷愚钝,不适合做皇帝,常常将他不争气的言行当做笑谈。对此司马炎也心知肚明,于是时常有意安排一些考验,想试试太子是否真的蠢到不可救药。一天,司马炎宴请群臣,把太子所居东宫里所有官吏不分大小一并请去赴宴。酒宴上,司马炎当着众人的面派人送给太子一件密封的公文,并命信使立即拿回处理结果。
太子司马衷接到信后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而身边的贾南风却立即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弄不好太子位置要保不住。东宫内大小官员都被司马炎请去赴宴,一时找不到出谋划策之人,贾南风果断地派差役到宫外请博学者做答。这些人提供的方案虽然不差,但是引经据典写得太有文采。一个叫张泓的差役对贾南风说:“太子平日里不爱读书,引用这么多圣贤经典,恐怕皇上会有怀疑,还不如简单直接的好。”贾南风听后深以为然,立即许给张泓好处,并让他打好草稿,交给太子抄录好后送给司马炎。司马炎看完后觉得处理得法,思路清晰,虽说少了文采,但对治国并无什么大碍,便把此信交给平时对太子多有微词的几位重臣传看。以卫瓘为首反对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大臣们当即叩头谢罪,从此不敢再有非议。
一场大难消弭于无形,贾南风颇有成就感,在太子宫内也益发暴虐。她天生善妒,动辄就将她看不过眼的妃子置于死地。太子畏惧贾南风的凶悍,其他妃妾难得被招幸一回。一次,他大着胆子临幸了一位侍妾,不久这个侍妾就有了身孕。贾南风知道后,竟然操起一把戟朝着这位侍妾腹部掷去,母子二人当即身亡,而胆小的太子在一旁却不敢有任何表示。
司马炎知道此事后大怒不已,正好用来关押皇族犯人的金墉城落成,便想把这个悍妇打入金墉城,废掉她的太子妃位。谁知诏书还没下,便受到赵粲和杨芷的阻拦。同时,得知消息的贾家亲信们也纷纷上书求情,最终废贾南风之事不了了之。事后杨芷好心提醒贾南风做事检点一些,结果却被贾南风记恨在心,成为日后迫害杨氏家族的借口。
借刀杀人祸乱朝政
太熙元年(290),司马衷即位,称晋惠帝,贾南风被立为皇后。当年在灭吴之后,司马炎便沉湎酒色,懒得管理朝政,一应事情都由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说了算。如今,司马衷临朝后,杨骏伪造司马炎遗诏,授予自己辅政大权并统领三军。司马衷愚蠢,不明其中深意,对此倒也无所谓,但是贾南风却看出了杨骏的险恶用心。杨骏也深知贾南风狠辣,因此处处防备,不让这个女人插手政事。贾南风自然不肯罢休,于是暗地里计划除掉杨骏。一场争权之战被贾南风一手挑动起来,而她则在各种势力中玩弄着借刀杀人的伎俩,并屡屡得逞。
杨家在朝廷中的势力不小,要想除掉杨骏夺回朝政,必须借助外部力量。
贾南风首先想到了汝南王司马亮。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儿子,辈分高、资格老、实力强,于是贾南风派人劝说司马亮发兵讨伐杨骏,谁知司马亮老奸巨猾,没有答应。贾南风又派人游说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司马衷的弟弟,此人有勇无谋,见有甜头可拿,当即便率兵进军洛阳。
元康元年(291)三月,贾南风骗司马衷下诏,说杨骏谋反,命楚王诛杀杨族。杨骏初听此消息,连忙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对策。亲信们鼓动杨骏先下手为强,带兵冲进后宫除掉贾南风,剩下一个傻呆呆的司马衷怎么都好办。这么干可是孤注一掷,就算成功也可能被人说成是意图谋反,杨骏再三思量,还是没敢下手。时机稍纵即逝,贾南风很快便将支持杨骏的兵将调开。楚王到达洛阳后径直攻入杨府,杀死杨家数千人,杨氏亲信全部被诛,太后杨芷也被关进金墉城活活饿死。
杨骏和杨芷死后,汝南王司马亮和老臣卫瓘辅政。司马亮位高权重,坐拥重兵,连贾南风也畏惧三分,而卫瓘当年就是立司马衷为太子的首脑人物。这两个人令贾南风坐卧不宁,于是她开始谋划能够同时除掉这两个心腹之患的毒计。
楚王司马玮一手灭掉杨族,却没有得到辅政大权,反而被什么都没做的司马亮占了便宜,这让年轻气盛的楚王颇为不快。贾南风对此一清二楚,于是她向司马衷诬蔑司马亮和卫瓘正谋划篡位,要司马衷下旨诛杀二人。胆小怕事的司马衷虽然相信了她的话,但只是废掉了二人官职。贾南风自然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于是下密诏让楚王杀掉这二位老臣。一夜之间,两位重臣被杀,此事令朝中大臣们惶恐不安,上书司马衷建议严厉处置楚王。贾南风佯作不知,也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