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清代的“花雅之争”

发表于 2019-2-28 1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即花部,又称“地方乱弹”,指在清康熙年间兴起的,如京腔、秦腔、梆子腔、二黄调等地方戏曲;“雅”,即雅部,指在元代末年兴起的昆曲。

  “花部”、“雅部”的说法最初出现于清代乾隆年间,吴长元所著的《燕兰小谱》中多次提到北京的戏分花、雅两部。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道:“两淮盐务例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又说:“郡城花部,皆是土人,谓之‘本地乱弹’,此土班也。至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戏文亦间用元人百种,而音节服饰极俚,谓之草台戏——此又土班之甚者也。若郡城演唱,皆重昆腔,谓之堂戏。本地乱弹只行之祷祀,谓之台戏。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后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黄调来者,弋阳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而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

  具有“雅部”之称的昆曲在元代末年只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它兴盛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一直到清代嘉庆初年,称霸剧坛长达230多年,曾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昆曲的剧作家们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如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拥有许多演技高超的演员和戏班,如南京的沈周班,北京的聚和、三也,苏州的寒香、凝碧等。

  明代晚期,昆曲经常在宫廷中为封建贵族们进行表演,逐渐开始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清代中叶,由于昆曲的题材日益缩小,忽视对剧目内容的要求而只重视曲词,所以逐渐走向衰落。

  康熙年间,各种地方声腔开始蓬勃兴起,内容清新质朴,文词也比较通俗易懂,以版式变化体的音乐结构为主,采用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词句法,语言大部分为当地的方言,深为普通民众所熟悉,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乾隆学派的著名学者焦循所撰的《花部农谭》将“花部”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他说:“梨园共尚吴音,花部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乱弹者也,乃余独好之。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其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田事余闲,群坐柳阴豆棚之下,侈谈故事,多不出花部所演。余因略为解说,莫不鼓掌解颐。有村夫子者笔之于册,用之示余,余曰:‘此农谭耳,不足以辱大雅之目。’”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十寿诞,各地官员征召戏班入京庆贺。浙江盐务大臣召最优秀的徽班——“三庆班”进京表演,此事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有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取班曰‘三庆’。”这是“花雅之争”中的一件大事。徽调进入京城之后,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四喜、和春、春台三大徽班也陆续进入北京,而这时的“雅部”昆曲已经衰落,丝毫没有任何的发展,面对花部的逐渐深入人心也没有任何办法。于是,“花雅之争”以花部的全面胜利、雅部昆曲的消衰而告终。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