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代的饮食习俗,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成为中国饮食风俗史上极富光彩的时期。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在隋代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这为饮食习俗的兴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决定饮食风俗兴旺发达的诸多因素中,农业是最基本的因素。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为这一时期饮食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在隋代,人们在饮食方面不断创新,花色品种增多,呈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的局面。粟、麦仍是北方人的主食,而南方人则以稻米为主。由于南方稻米生产的长足进步,大量稻米运往北方,特别是中唐以后,稻米已成为人们的常食之物。比较著名的饭食有“青粳饭”、“团油饭”、“王母饭”、“荷包饭”、“饧粥”和“茗粥”等。
“青粳饭”是一种用南烛树叶的汁浸黑的米蒸成的饭,其色如青,故名青粳饭或乌饭。据说久食此饭,可益精气、强筋骨,延年益寿。“团油饭”是用煎虾、鱼炙、鸭鹅、猪羊肉、鸡子羹、蒸肠菜、姜桂、盐豉等合制而成,为富贵人家妇女产儿三日或满月时食用。“王母饭”是皇家的主食之一,类似今日的盖浇饭。“荷包饭”以香米杂鱼肉等用荷叶蒸成。“饧粥”是加杏酪、麦芽糖制成的。“茗粥”则是掺茶叶煮的粥。
隋代的面食更加丰富,仅饼的品种就有许多。有煮饼、蒸饼(又称笼上牢丸)、汤饼(又称汤中牢丸)、蝎饼、阿韩特饼、凡当饼、胡麻饼、双拌方破饼、春饼、赍字五色饼、五福饼、丸饼等。其中,春饼是一种以麦面裹菜肉蒸成或烙成的圆薄饼。按照隋代风俗,在立春日吃春饼。赍字五色饼的制作方法是“刻木莲花,藕禽兽形按成之”,饼上印有美观的花纹图案,这与现在用模子作点心的方法一样。五福饼也是一种类似点心的饼,其中有五种不同的馅料,这反映当时饼类食品的制作有很高水平。
由饼的制作发展起来的糕点食品,隋代以来品种繁多。例如,苏(奶酪)、豆餤(豆饴)、粔汝(米饼)飡(糍团)、饧(薄糖)、饼馁(有馅带奶酪的饼)等。
隋代的面条和面团食品还有许多品种,如冷陶(过水凉面)、汤面,以及羊肉面、鸡汤面、素菜面等。包子、馄饨、饺子也很流行,是人们喜爱的主食。
隋代的烹饪技艺也较前代有较大的进步,名菜佳肴有浑羊殁忽(全羊席)、金齑玉脍(鲈鱼脍)、熊白啖(烹熊鹿肉)、炙鹅鸭(烤鹅鸭)、镂金龙凤蟹(醉蟹)、辋川小样(拼盘)等。
隋代,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酒的品种众多,有石榴酒、松花酒、郫筒酒、黄醅酒、桑落酒、酴醾酒、琼苏酒、屠苏酒、蛮榼酒、松醪酒、竹叶酒、箬下酒、乌程酒、郁金香、五云浆、梨花春、醁酒、烧春酒、曲米酒、石梁春、乾和葡萄酒等几十种。
隋代的饮食行业繁盛。当时,长安、洛阳、扬州、杭州、益州、汴州等都是拥有数十万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市人口消费量的增加,促进了饮食业的繁盛,星罗棋布的酒楼、餐馆、茶肆,乃至沿街叫卖的摊贩,已成为都市繁荣的主要特征。
胡饼(现在的馕)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胡饼是由少数民族流传而来,其中“胡”就是代表少数民族的意思。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
花样
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托喀西”馕和其他馕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这种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上远路都带这种馕,喝点茶水,吃些“托喀西”馕马上可以充饥,这真是一种理想的方便餐。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
制作方法
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托喀西”馕和其他馕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这种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上远路都带这种馕,喝点茶水,吃些“托喀西”馕马上可以充饥,这真是一种理想的方便餐。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
文献记载
秦汉以前中国人大约主食汤饼或者蒸饼。《释名》: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崔实《四民月令》:立秋日食煮饼及水溲饼。《汉书·百官表》在“少府“属下有“汤官”,主饼饵。这些都是讲的煮汤作饼,即汤饼,或煮饼。至于蒸饼,《晋书》记载,何曾尊豪,累世蒸饼上不作十字不食。《柳氏旧闻》载,唐玄宗食俎有羊臂臑,夫子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玄宗看见了很不高兴。这里讲的饼,都是蒸饼,很薄软,所以能用来拭刀。
由来
胡饼大约是在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的。可惜至今尚未找到直接的文字记载。最早一条记载“胡饼”的文字,是《太平御览》八六。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三辅决录》:“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记载。可见汉代已有“胡饼”。就算有人说《三辅决录》出自后人之手,《晋书》也有王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的记载。可知至迟晋代已传入“胡饼”了。
到了唐代,啮胡饼已经成了一种最时髦的享受。《旧唐书》:“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所谓“胡食”的种类,慧琳《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第十二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毕罗、烧饼、胡饼、搭纳等。
“胡食”自汉魏以来,即在中国风行,到唐代最盛。安史之乱时,玄宗西幸,走到咸阳集贤宫,没有东西吃,只好用“胡饼”充饥。《通鉴》玄宗纪说: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胡三省注说:“胡饼今之蒸饼”。高似孔说:“胡饼言以胡麻著之也”。看来高说更确切一些,胡饼即是麻饼,亦即烧饼。崔鸿《前赵录》说,石虎忌讳“胡”字,所以改“胡饼”为“麻饼”。《湘素杂诗》又记:有卖胡饼者,不晓得胡饼原名,就改个名字“炉饼”。所以“胡饼”又可叫“麻饼”,也叫“炉饼”。这就和今天四川的“锅魁”差不多了。《清异录》记述说,汤悦在驿舍遇见一位士人,招待他吃饭。其中有一种“炉饼”,各有五种,仔细品味,五种馅味各不相同。于是请教士人,说,这是“五福饼”啊!可知“胡饼”有时也有馅。而且,唐代长安十分盛行此饼。当时日本僧人圆仁《求法巡礼行记》中写道:“开成六年(公元八四0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在此之前。北魏贾恩勰《齐民要术》中,即有“烧饼作法”,与唐代“烧饼”作法,相去不远。
多元名
可知“胡饼”即是“烧饼”、“炉饼”,亦即“麻饼”。
至于“毕罗”的得名,《资暇录》说,番邦有毕氏、罗氏,好食这种食品.所以叫“毕罗”。《唐语林》亦有类似记载。日本人桑原骘藏考证说,隋唐时来华的西人,说“安国”的西边百余里,有“毕国”,其人常到中土贸易,可能“毕罗”因其来自番国等地,因以为名,正如慧琳所谓,随意制字,了无正体者。
杨升庵说:《集韵》:毕罗,修食也。唐人小说中,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毕罗”。今天北方人称呼为“波波”,南方人讹传为“磨磨”。杨慎那时人,已称“饽饽”为“波波”或“磨磨”了。在此之前,北宋人《青箱杂记》,也记载说:饼一名毕罗,北方有所谓波波者,今俗书作毕罗即此。唐代长安有专售之毕罗店,一在东市,一在长头里,俱见《续酉阳杂俎》。唐代卖毕罗亦以斤计,只是中有蒜为饼,和宋代北方之饽饽。以甜者为多,似不同。这些记述可知,毕罗也是“胡食”,是由西域胡人传来的。唐代叫毕罗,宋代以后,北方叫“波波”或“饽饽”,南方叫“磨磨”。亦即今日四川称的“馍馍”。不过,四川土话中的“馍馍”,是用面粉之类蒸制的饼,火上烤成的,叫“锅魁”。
了解一些“胡饼”的引进历史,十分有趣。由蒸饼、汤饼到胡饼、烧饼、麻饼,再到今日的面包。麦田,也许历史的进化过程即是如牡吧。
隋代饮食风俗的兴旺发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能广泛地借鉴和吸取国外饮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把先进的中国饮食风俗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一时期的胡食品种很多,主要有胡饼、油饼、烧饼、塔纳、古楼子等,其中流行最广的为胡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