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建筑史上最神秘的家族“样式雷”与古代工艺物产介绍

发表于 2019-1-23 1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艺世家

  样式雷
377adab44aed2e7356b682088501a18b87d6fab3.jpg

  样式雷指清代雷发达家族7代都是清代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因此被世人称为“样式雷”。“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
360截图-3325375.jpg

  “样式雷”,中国建筑史上最神秘的家族。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等工程设计,都是出自他们手中。

  清朝200多年的历史,皇家建筑的总设计师,就是“样式雷”家族。

  “样式雷”家族来自江西,清朝初年他们来到北京居住。到了康熙二十二年,“样式雷”鼻祖雷发达参与了清廷的宫殿营造。因为技艺高超,很受赏识。
360截图-3343781.jpg

  后来,雷氏家族几代人,都掌管着清廷的样式房工作,成为了皇家御用设计师。

  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

  雷发达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祖籍是江西永修。明末战乱,雷发达跟着家人迁居南京。到了康熙年间,雷发达和堂弟一起来到北京,参加了皇宫的修建工作。因为技艺超群,康熙帝很喜欢,还封了官。康熙三十二年,雷发达去世。

  关于雷发达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说是康熙年间,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竣工的时候,有一个上梁仪式。仪式当天,康熙皇帝亲自来到了太和殿。可就在关键时刻,负责上梁的官员水平不行,安装榫卯的时候总是对不上。这事儿就大了,而且康熙帝还在旁边看着呢!正在官员们着急的一筹莫展之时,雷发达自告奋勇,要上去装梁。

  按规矩这活最少是个七品官才能干,于是雷发达当即换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子,大梁就装上了。康熙皇帝很高兴,就当场封了他七品官。(不过按照学者考证,这事儿应该是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身上发生的事情。)

  这之后,雷家后代就开始为皇家服务了。
360截图-3332953.jpg
  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生活在道光和咸丰年间。这一时期清廷就开始没落,大的皇家建筑已经没有能力扩张了,主要是一些小的修缮工作。到了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之后,样式房的工作暂时停止,雷景修也暂时没有事情做了。

  这期间,雷景修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整理保存样式雷的图档。

  雷景修把祖上传下来的,和自己工作中留下来的设计图样,以及烫样模型全部收集起来,用整整三间房子整理好,并且一直保留至今。
360截图-3338453.jpg
  为皇家当设计师,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其中也有危险。比如,慈禧、慈安的陵寝设计。

  据传言,当年给两位太后修陵寝的时候,雷家第六代传人雷思起最开始是按照规矩,设计了两位太后各自有自己的地宫,但是共用一套祭殿。没想到,慈禧、慈安都不接受这个方案。

  雷思起没办法,又重新设计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独立起来的陵寝。这下,两位太后才表示满意。当时,醇亲王和恭亲王都来叮嘱,必须要把两个陵墓的细节修建的一模一样才行。两位太后,绝对不能得罪任何一位。

  但是,当工程完工之后,慈安太后去世,慈禧掌权了。理所当然,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更高,慈禧就要求把修建好的陵墓重新设计改造,实际上就是让雷思起再设计一个更高档的陵墓。

  虽然陵墓已经好,大的设计无法变动,雷思起还是绞尽心血,让慈禧陵墓的内部完全不一样。就这样,几次更改设计图,终于让慈禧太后满意。而雷思起也因此耗尽心血,劳累而死。

  但是,清廷灭亡之后,样式雷家族也没落了,到了第八代传人雷献彩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发挥才能的舞台了。再加上雷献彩没有留下子嗣,其他雷家后代也基本没有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了。

  样式雷的传奇,就此终结。

  样式雷的后人迫于生计,曾经变卖家里的设计图档,幸好大量的有识之士知道重要性,收购了大量的图样,才避免流失海外。

  1930年的时候,样式雷的后人把大部分图档卖给了北平图书馆;1964年底,雷家后人又把一三轮车的图样交给了北京市文物局。


  就这样,样式雷淡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代200多年间,7代“样式雷”都为设计修建皇家建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设计修建的建筑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京西的王府、御道、河堤等,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另外,像中南海中毛泽东主席住过的菊香书院、周恩来总理住过的西花厅等,也都是“样式雷”设计的。据2003年11月27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世界有两成的世界文化遗产出自“样式雷”的手中。
u=2489340437,2786392743&fm=27&gp=0.jpg

  清·避暑山庄金山亭

  “样式雷”的第一代为雷发达。清初,他因建筑技艺高超应募到北京。后被康熙皇帝敕授公布营造所长班。在清代,建筑是个世袭职业,样式雷第二代雷金玉子承父业,在营造所供职。当时的康熙皇帝决定在明代清华园旧址上修建新的皇家园囿“畅春园”作为“宁神怡性之所”。雷金玉承领楠木作工程。在为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的建筑施工中,因技术超群立下大功,被皇帝赏七品官衔。

  样式雷的名声真正传播开来是到了第四代——雷家玺及其两个兄弟。他们所处的年代正值乾隆和嘉庆年间,工役繁兴之世。海淀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相继扩建,样式雷当然是最繁忙的人。被后世称为乾隆花园的宁寿宫,是雷家玺根据皇帝的旨意设计出来的。其堂阁错落有致,游廊曲折,山石逶迤,意境深远,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雷家玺又承担了修筑扩建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的工程。

     有关三山五园的具体所指,目前公认的说法为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第二种说法认为,五园的范围不包括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而是另指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者合称圆明园)和畅春园、西花园(两者合称畅春园)这五座园林,因此“三山五园”实际上包括八座园林。第三种说法则将畅春园排除在外,认为圆明三园及圆明园附属的另外两座园林——春和苑(又名春熙院,乾隆后期至嘉庆朝陆续拆分为淑春园(漱春园)、鸣鹤园、朗润园、镜春园,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和熙春园(咸丰朝拆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在今清华大学校园内)才是“五园”,这种说法的理由是五园及三山都是供皇帝游幸的,而畅春园为皇太后居住的园林,不应包括在内。

     三山五园最早的记载在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一年,暴源清所著的《卜竹斋文集》中写到:“九月初,夷人烦五园三山,圆明园内外胜景,悉成微烬矣。”这句话是我们见到最早的关于五园三山或者三山五园最早的记载。因此张宝章认为,三山五园应该为: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山和园不应该分开,说万寿山其实就是指清漪园。说逛万寿山不只是登山,主要还是游园。
360截图-3504437.jpg

  样式雷第五代雷景修主持了圆明园修缮、九州清宴、上下天光等的修筑,其最大的成就是主持修建清定陵。样式雷第六代雷思起接续建造定陵,因建陵有功,被赏赐五品官职。清同治年间,清政府决定重修圆明园,雷思起画出了一幅幅建筑图样。后来圆明园重修工程半途而废,但样式雷制作的数千张画样和烫样却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圆明园和清代建筑工艺及造园艺术的宝贵资料。样式雷第七代为雷廷昌,他主要负责设计和修建皇帝后妃的陵寝,惠陵、崇陵等都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

  样式雷为世人留下的最宝贵财产不仅有他们的建筑,还有稀世珍宝——图样。如今,仅在国家图书馆,就珍藏着样式雷的两万多张建筑图样。这些图样对研究清朝历史、建筑文化发展脉络有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巨大成就。样式雷画出的图纸类型齐全,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等。最难得的是陵墓的宝顶,它呈不规则的空间形体。样式雷画出等高线图,在当时是非常高水平的。在样式雷留下的图样中,有一部分是烫样,它是用纸张、秫秸和木头加工制作成的模型图。因为最后用特制的小型烙铁将模型熨烫而成,因此被称为“烫样”。烫样给后人了解当时的科学技术、工艺制作和文化艺术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山子张

  山子张是中国清代园林建筑世家,始祖张然,字铨侯,号陶庵,为松江造园林建筑艺术家张涟次子。张涟曾开创了一个园林流派,人称“不问而知张氏之山”。据《清史稿·张涟传》载,大学士冯铨聘赴京师,张涟以年老辞官,“遗其仲子行”,仲子即张然。《清史稿·张涟传》又载:“后京师亦传其法,有称山石张者,世业百余年未替。”张然先已在江南久负盛名,应召入京供奉内廷30余年,南海瀛台、畅春园和玉泉山静明园都是他所造。王熙怡园、冯溥万柳堂、广泉寺禅房叠石等也都出自于他手。死后由他的儿子张淑继续供奉内廷(一说张淑字元玮,一说张然又别有一子元玮,也曾供奉内廷)。

  张然父子都善诗画,并非一般匠师,所以当时的名流都乐意与他们相交。张淑、张元玮以后的山子张谱系虽已不明,但世代相袭,直到近代还有传人。山子张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面人汤

  面人汤是中国现代面塑艺术世家,具有享誉海内外的汤氏面塑艺术。

  面人系用精制面粉、江米(即糯米)粉、防腐剂等,用开水调合成面团,在锅内加温后,根据创作需要分别放入各种颜料,所捏塑的各种人物形象。面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以来,一直以民间玩具的形式流传。它多取材佛道故事、戏曲及历史人物。捏塑手法简练,所塑人物形象,虽大如手掌,小如果核,却面部五官备赅,形象鲜明生动。面人艺术是一种小型的民俗雕塑艺术。

  虎子面塑

  作为中国现代面塑艺术世家的面人汤,第一代汤子博(艺名“面人汤”),为发展民族工艺美术事业勤奋创作,默默奉献了毕生精力。他的作品多被选为国家礼品并常参加国内外展览,曾获“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奖章。面人汤第二代传人汤夙国,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他自幼工诗文,善绘画,得家父真传,对面塑艺术承上启下,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总结、创新、发展,使面塑艺术更具时代性和民族特点。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泥人张

  泥人张是中国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并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天津民间艺人张明山始创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泥人张彩塑系用细泥,通过捏塑而成,作品一般高不过尺,多取材民间传说、神话人物及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其形象塑造,常采用写实手法,造型准确,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不仅面目径寸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色彩讲究旧、雅,自然谐调,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阳木雕
0dd7912397dda144a5340ef6bfb7d0a20cf486b0.jpg

  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即其雕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为特色,因起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的发展,自唐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东阳木雕(Dongyang woodcarving)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

  东阳木雕具有唐代遗风,在宋代又是刻书中心,明代东阳木雕则多用在建筑装饰上。另外民间器物木雕也很发达。清代乾隆年间有400多位东阳木雕匠师应征入京修缮宫殿和木器家具。东阳木雕多取材于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人物多是民间神话戏曲故事。一般建筑上楣、斗拱、插尾、梁锁等都饰有深雕;而门窗堂板、锁腰、大肚板、天头则饰以浅雕;窗格、栏杆、廊檐多饰以镂雕。东阳木雕以浮雕最普遍,深雕最有特色。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结合运用“深镂空雕”、“透空雕”、“透空双面雕”、“半圆雕”、“三面雕”、“圆柱雕”、“拼斗雕”、“阴雕”、“树根雕”、“彩木镶嵌雕”、“镂空贴花雕”等十多种手法。雕工精致、洗练、玲珑剔透而不伤整体和牢固。例如“透空双面雕”是一种穿花锯空以后,再进行正反两面雕刻的技法,图案整体、结构严密、透空透风、坚固耐用,常用于房屋挂廊、门窗、宫灯、屏风、柜架上的雕饰。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要比西方古典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近景清”、“远景虚”等西方古典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着画面内容。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扬州漆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扬州许多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多达近万件的漆器及其残片,器物中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琴、俑、砚、盒、弓背、剑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还有漆棺、椁、面罩等丧葬用具,器形繁多,体现了广泛的用途。其装饰工艺则有彩绘、针刻、贴金、金银嵌等类别。其胎骨以木制为最多,有关学者称扬州为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另外还有不少以干漆夹为胎的,世称脱胎漆,尚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制器。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扬州漆器就享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酉阳杂俎》《杨太真外传》等书记载有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多次将扬州所贡金银平脱等名贵漆器赐给安禄山和其他臣僚。唐僖宗时,高骈任扬州盐铁史,为献媚朝廷,曾一次向长安运送扬州漆器逾万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中“本尊毗卢舍那佛坐像”、“药师佛立像”、“千手观音菩萨立像”均为鉴真弟子扬州兴云寺僧义静所造,都是日本的国宝。至元代,扬州已成全国漆器制作中心。雕漆尤为精美。元末明初时,“点螺”工艺出现。明清时代是扬州漆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也有所展。真是名家荟萃,诸品具备。清代后期,扬州漆器出口外贸已较兴盛,远销欧美等国,年销量2万多件,“岁入三万两”。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800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扬州漆器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

  新中国建立以来,扬州的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创新发展。今天的扬州漆器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钿、点螺、刻漆、彩绘钩刀、漆砂砚7个类别。产品有屏风、地屏、挂屏、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其装饰艺术,具有传统工艺富丽沉静的民族特色。20世纪60年代初制作的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作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大地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受到过毛泽东主席的赞扬。1979年春,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朝鲜,将点螺《锦绣成年春》台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金日成主席。1987年9月,点螺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在日本东京、大阪专柜展出,受到各界人士赞美,后以400万元人民币售出。1988年2月,扬州的漆器艺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件柔性可卷漆器《烟花三月》,其质地刚柔相济,可舒可卷,体积轻巧,便于携带和收藏,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巧妙结合,1989年4月在中国香港展出,各界人士视为奇观。

  山西剪纸

  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山西的剪纸就以其所表现的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显示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雄浑、博大之气;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特点;雁北的广灵、灵邱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而著称。它的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程序是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他们以简单的工具,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龙飞凤舞地刻制出许多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这样既能使涂上的颜色鲜艳水灵,又能保证剪纸存放较长时间。广灵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声誉,现已销到法国、美国、日本、波兰等国,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

  中国剪纸艺术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有关专家说,为了使剪纸这项无形的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保留和传承,中国的剪纸艺术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紫砂壶

  中国人早就将喝茶看作是一种艺术,因而不但讲究茶的品质,同时也十分注重茶具。在众多的茶具中,紫砂壶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越窑、建窑、定窑等唐宋时期的著名茶器,但自创始起就备受茶人推崇,在以茶为国饮的中国,博得“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尤其是宜兴的紫砂壶最为名贵。如明万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其笔记《时尚篇》就记载:“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紫砂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也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因此,紫砂茶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茶具,成为珍贵的工艺品了。

  一般认为紫砂茶壶的制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就驰名中外,享有天下“神品”之称。古人对名手制壶,视为“贵重如衍璜”、“珍重比流黄”、“价疑琳”,觅汤一壶,赛过无价之宝。

  紫砂茶壶之所以名贵,主要有七绝:一是茶无浴汤气,色香,味皆蕴;二是夏天泡茶,隔日不易馊;三是冬天泡茶,沸水注入不炸裂;四是茶壶久用,不放茶叶,仍有茶香味;五是传热缓慢,壶热而不烫手;六是壶盖严密,倒茶无落“帽”之忧;七是壶色和谐不褪,久用越发光亮。

  “茗注莫妙于砂”,紫砂壶之妙,在于紫砂泥料有着特殊的性能。紫砂泥料蕴藏于深岩之中,开采后又经人工精选,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泥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骄,黑而不墨,质地细腻且含有砂性,经高温烧成,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使茶壶、茶杯产生了独有的功能。

  制作紫砂茶壶,工艺十分讲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艺人们创造了各有千秋的制壶技艺,成千种茶壶“方圆非一”、器型各异,有讲究线条的茶壶,古色古香,清新悦目;有注重浮雕装饰的茶壶,多姿多态,以壶传艺;有富于生活情趣的象形茶壶,形态逼真,见壶生景;还有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诸艺术于一体的茶壶,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优美的紫砂茶壶,在我国工艺美术产品中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苏绣和湘绣
9f510fb30f2442a702b2c32bd343ad4bd01302fb.jpg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并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驰名中外。苏绣素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的艺术风格著称;蜀绣针法严谨、针脚平齐、片线光明、色彩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粤绣以色彩富丽堂皇著称;湘绣是一种极富民族风格的刺绣工艺,图案生动逼真。四大名绣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是中华传统工艺的瑰宝。这里主要介绍苏绣和湘绣。

  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著称。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惊叹“技止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苏绣正是在广泛汲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从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更是名满天下。

  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字概括。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品种齐全、画面丰富、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品则涉及至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等。

  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据清同治年间的《长沙县志》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织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锦钿相尚。”长沙沙坪和开福区霞凝一带,是湘绣生产的传统基地,多数农家妇女均以刺绣为业,曾有“绣乡”之称。城内绣庄众多,到清末有26家,绣工逾万,年产绣品2万多件。绣品以被面、枕套等日用品为主,也有少量高档画屏。

  湘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至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任湖南省省主席的何键授意以他个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一时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如今的湘绣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制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即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织品,它用细纱和色丝线织成,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可用作被面、台布、背带、围裙、手提袋等,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壮族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能织造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至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宋代,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并成为壮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民族工艺美术织品。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图案精巧,色彩绚丽。既是精美的工艺品,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传统图案有数十种之多,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尤以几何纹为多。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近几十年来壮锦又增添了“桂林山水”、“葵花向阳”、“民族团结”等反映壮族人民新生活、新风貌的图案,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锦的生产又引入了新工艺,建立了现代民族织锦厂,花色品种大大增加,质量今非昔比,不仅更加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扎染工艺

  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时,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

  扎染分扎绞和逢绞两大类。扎绞又称“鱼子结”,用线在米粒大的小点上顺序环绕打四道线结,工艺要求高,产品富有立体感和弹性。逢绞是用针线按设计好的图案造型穿行,抽紧而染,文饰活泼大方,韵味生动自然。

  扎染产品丰富多彩,既有时装、领带、围巾、拎包等日用品,也有和服、腰带、壁挂等珍贵工艺品;既有丝绸产品,也有棉麻织物。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图案精美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等,穿在身上或挂在室内,别有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古代家具。

  在造型方面,明代家具局部与局部之间、装饰与整体形态之间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无与伦比地匀称、协调,与其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毫不感到累赘。并且,明代家具的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明代家具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在结构方面,明代家具做工精细、设计严谨。它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明代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在装饰手法方面,明代家具装饰适度、繁简相宜。雕、镂、嵌、描等装饰手法都为所用,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装饰用材也样样不拒。但又绝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做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已装饰,但整体上适宜得体,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

  在用材方面,明代家具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因此,明代家具就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纹理优势,充分发挥了木材本身的色调,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突出了硬木家具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明代家具的独特风格。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是互为表里、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后世模仿这些特点所制作的家具,也被称为明式家具。

  官窑和私窑

  宋代是“瓷的时代”,生产规模很大。曾形成八大窑系:北方定窑、磁州窑、均窑、耀州窑;南方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和建窑。各具特色,争芳斗艳。官窖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

  长沙铜官窑各类瓷器

  我国古代的官窑有两种指称,一种是指官办的瓷窑,这种瓷窑生产出来的产品专供宫廷使用。这种官窑相对于“私窑”而言。五代和北宋的越窑是最早的官窑;明清时期在景德镇所设的瓷窑也是官窑。另一种是专指两宋以“官窑”命名的瓷窑,主要有北宋的汴京官窑以及南宋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官窑生产的青瓷的釉色以粉青为上,色调淡雅含蓄,紫口铁足,并有蟹爪纹开片。紫口是因为口边釉层稀薄,呈现紫色的胎骨,足部无釉而呈铁色。紫口铁足与粉青釉色形成对比,既庄重又和谐,并且有韵味。官窑瓷器一般很少施加纹饰,仅瓶类器物在颈、腹等部位有数道间距不等的弦纹,大面积朴素无饰。官窑瓷器大多是仿古礼器,造型简洁雅致,干净利落。

  钧瓷的特别之处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县,因禹县古时称钧州而得名。钧是古代制陶转轮的名称,也是禹县神厚镇上的一座古台。

  神厚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釉和煤。烧制钧瓷的艺人们在瓷胎上涂上一种灰白的釉料,不绘制任何图案,但是当瓷胎在窑中燃烧之后,釉料呈现五光十色。据说,钧瓷始开彩釉先河,从钧瓷以后,瓷器由青、白二色变得五色斑斓。但即使是有经验的老艺人在事先也说不出将会变出什么色来,而且每件瓷器釉色中所含铜以及其他成分使釉色变化之大以至没有两件能是完全相同的,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这一奇特的“窑变无从,钧器无对”现象,使以神、奇、妙、绝为特色的钧瓷成为中国宋代名瓷之一。

  钧釉五光十色,相映生辉,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海棠红、鸡血红、朱砂红、胭脂红、火焰红、葱翠青、天青月白等。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里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瑰丽多姿。各种渗化的颜色像组成一幅幅图画,有如仙山琼阁、星辰满天、焰火怒放、高峡飞瀑。于是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给钧瓷起出了一个个优雅的名字,如“夕阳红霞”、“百鸟归林”、“飞龙戏海”等等。

  钧瓷有三层釉,第一次是浸釉。另两次是用笔涂釉。在偶尔情况下,第一层釉色流淌,留下了一些纹路,起初被认为是疵斑,但当在窑中烧成后,它们却变成生动活泼的“蚯蚓走泥”的图案,凡带有这样纹路的瓷器都被视为珍品了,烧上千个才会出现几个。还有一些称之为“兔毫斑”、“珍珠斑”等,往往如深蓝的天空或正红的丝绒上,撒满灿烂的金星或闪烁的碎钻。

  钧瓷名窑和烧唐代花瓷的黄道窑、烧青瓷的汝州窑,仅一山之隔,有博采众长的优越条件。名师烧制的钧瓷,造型丰富多姿,古朴典雅,胎骨细腻,切削规整,釉色多样,质地莹润,宝光内蕴,工艺精细,达到类翠似玉的程度,并且超越了古代“钧不过米”的技术障碍,可以烧制大件的器具。

  自宋徽宗起,钧瓷就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前珍品,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收藏。又由于百多年前钧窑窑址未被发现,其完整器难得,瓷片也属稀有,这就更使之具有了“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禹州一把泥”的美誉。

  钧瓷身价之高还有一个原因是其烧制的艰难。釉色中含有0.33%的氧化铜,在燃烧过程中变成红色。但是还有许多变化因素影响着釉的成色,诸如陶工的技术水平、釉色中的其他成分、天气和煤等。过去是“十窑九不成”,现在的成品率达到了40%。这是因为现在的烧窑技术易控制,温度可由原来的1200℃左右达到2200℃左右,所以一些杂质可以祛除,使釉色呈现更为纯净的色度。

  闻名世界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在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于中外。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黏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才算是完成了。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

  唐三彩的特点有二。首先是造型。唐三彩的造型与一般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一般比较肥硕,如所出土的唐三彩马的臀部都比较肥,颈部比较宽,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其次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将红、绿、白三色交错、间错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

  现今所见的出土唐三彩,大量都出于盛唐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制的最高水平。但从晚唐开始,唐三彩的制作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唐三彩的工艺被重新发掘出来了。

  漆器

  中国漆器制造已经有7000余年的历史了,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明代隆庆年间的《髹饰录》里记述了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发展。

  漆,这一涂料不仅色泽明艳,而且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性能,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开始使用。中国古人用漆在木头、织物、金属、竹篾、皮革等材料做成的器物胎骨上涂饰,并装饰图案花纹,制作成各种各样精美的漆器。古代对漆器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螺钿漆器: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最早见于西周漆器中的“蚌组花纹”,唐代达到很高的水平。

  脱胎漆器:用生漆将丝绸、麻布等织物糊贴在泥土、木或石膏制成的内胎上,裱贴若干层后形成外胎;然后脱去内胎,取得中心空虚的外胎。再将外胎作为器物胎骨而至称的漆器。

  堆漆漆器:用稠漆或漆灰对出花纹的漆器,最早见于汉代。堆漆漆器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黑漆云龙纹大柜为代表。

  百宝嵌漆器:在器物的口沿、顶端、四角、双耳等处,以象牙、珊瑚、翡翠、玉石等珍贵材料镶嵌,华美无比。明代时扬州出产的百宝嵌漆器就十分有名。

  戗金漆器:在漆器表面勾画阴文花纹,并在花纹内填金。

  雕漆:在器物胎骨上多次涂漆,层层积累到相当厚度,再用刀在漆层上雕刻花纹。雕漆包括剔红、剔彩等品种。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就是雕漆,现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著名的观瀑图剔红八方盒等。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