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育王(英语:Ash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
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轶事典故
根据记载,在阿育王当国王期间,他后悔自己率领军队参加战争的残酷,因此,不仅自己受了五戒,还把佛教立为国教,在释迦牟尼身后,他又号召世界上都不要发生战争,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给各个国家,一夜之间,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而且,唐代佛家经典著作《法苑珠林》里认为,某种意义上,因塔下都是阿育王为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所有这样的塔,都被称之阿育王塔。不过,因为电影的通俗易懂,如果想了解这个在印度“知名度”不亚于“泰姬陵”传奇的人物,最好通过电影《阿育王》的情节来感受,特别是它的音乐。19座真身舍利宝塔的历史分布尽管时间上,很难衔接,甚至不知道一夜之间万座阿育王塔是怎样竖起,不过,不用去管这些。在21世纪,能看到的,是在西安法门寺博物馆的一个展厅里就有“中国古代十九座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分布图”。这个图,据说是根据《法苑珠林》得来的信息。
在唐代以前,人们只是相互流传阿育王的事迹,而唐代佛教领袖释道世,和朋友们一起,经过在全国大范围的考证,利用10年的时间,写出了长达一百卷的《法苑珠林》,其中,他们就具体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国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继建造的十九座宝塔塔名、建塔时代与立塔的地点。虽然当时全国的佛寺已有“百千”,但释道世认为,只有这19座,是阿育王所造,地宫里有佛祖的舍利。
当时的考证人士都觉得,这19座宝塔虽然先后再建于晋、隋之际,但不是“造新”,皆为“修故”,所以,地宫都没有“动”过,这一点,已经明显和历史记载不符合。但到了21世纪,了解它们的分布,可以为你自己增长一点知识,特别是此次考古的金陵长干寺,是排在第2位的,因为有佛顶骨的舍利,非常尊贵。
很有趣的是,排名前2位的塔中佛舍利,都是刘萨阿发现的,也就是最早在南京“动”了长干寺佛舍利的慧达。前者是在公元282年,比南京的还要早。而排名第一的宁波阿育王寺,是19座中,唯一幸存至今的,所以舍利函一直也没有去动它
在罗马帝国和汉帝国臻于鼎盛之前,世界上还存在另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的故事截然不同。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的第三大帝国,可能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除南部的偏远地区外,这个帝国几乎覆盖了现代印度的所有版图,再加上今天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许多地区。据推测,在公元前2世纪,孔雀王朝的人口大约是5000万。在这个王朝创建的公元前324年,罗马人尚在意大利中部艰苦奋斗,而中国人也还未摆脱诸侯争霸引发的惨烈战争。尽管孔雀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阿育王非常英明神武,但这个帝国还是在公元前185年崩溃了。孔雀王朝创造了古典世界,随后又将其摧毁。在孔雀王朝之后,印度再无力对外扩张,主宰其他地区。今日世界的政治版图与宗教格局很大部分都是由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在2000年前就奠定了的。
然而,孔雀王朝的统治者们却处在可知历史的边缘地带。詹姆斯·普林塞普是18世纪一名业余语言学家,他的日常工作是在加尔各答经营英国的薄荷园。经过他的努力,人们才终于认可阿育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虚构的神话人物。与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相比,阿育王帝国的知名度并不高,相关史料也很少——印度历史一贯如此。关于阿育王及其帝国,我们主要有三个史料来源。一个来自希腊历史学家麦加斯梯尼,他曾为塞琉古·尼卡特效力。塞琉古·尼卡特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他以波斯和今天的巴基斯坦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小帝国。麦加斯梯尼很可能到访过孔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如今,华氏城已被掩埋在现代城市巴特那地下,而这座城市无疑是世界上秩序最混乱、污染最严重的大都市之一。不幸的是,麦加斯梯尼的著述早已散佚。我们只能通过后世历史学家的引用才能略窥其内容。第二个来源是一本关于印度治国之道的手册,其中部分内容的作者有可能是孔雀王朝的宫廷谋士。第三个来源是阿育王的言论,它们被镌刻在印度许多地区的石柱上。
阿育王的祖父是旃陀罗笈多。现代人认为,他和麦加斯梯尼所说的“月护王”是同一位印度统治者。据说,旃陀罗笈多曾见过亚历山大大帝。月护王率领民众奋起反抗印度北部的王朝——难陀王朝。在一位精明、残忍的谋士的帮助下,他推翻了难陀王朝,于公元前321年创立了自己的王朝。月护王的一贯战略是:首先在边远地区消耗敌人的力量,然后再向中心地区挺进。经过漫长的消耗战,敌人的领土逐渐缩小。相传,月护王曾听到一位妇人教训她的孩子,吃饭时不要从盘子中间开始,因为中心一定比边缘烫。受此启发,他想出了这一战略。
如今,旃陀罗笈多转而进攻当时所向披靡的希腊人。大约在公元前303年,他击败了塞琉古王国。很显然,希腊人并没有被彻底击垮。因为,旃陀罗笈多从数千头战象中挑选了500头送给塞琉古王国,以此换取新获得的领土。4亚历山大的军队是首次见识印度战象威力的西方军队。他将一些战象带回巴格达,配备到私人护卫队。对希腊人来说,塞琉古王国得到的这些礼物,相当于印度人给他们配备了几个团的“虎式坦克”或武装直升机。希腊国王们经常将这些大象用于交易、出借及馈赠。例如,埃及的国王们就曾利用印度战象镇压揭竿而起的犹太人。在此之后,这些战象还会被用来对抗日益崛起的罗马人。
旃陀罗笈多的帝国扩张到了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如果有关政府的历史文献可信的话,那么旃陀罗笈多的帝国就不仅好战,而且热衷干涉别国事务,非常官僚化,且行事偏激。然而,我们对这位被描述成印度恺撒的统治者所知甚少,对他的儿子则了解得更少。公元前297年,旃陀罗笈多退位,由他的儿子继承王位。据说,旃陀罗笈多是因虔诚的苦修绝食而亡。不过,我们对他的孙子阿育王更为关注。阿育王的统治从大约公元前268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33年。他的“诏书”散落在印度各处的石柱上。在这些神秘的“诏书”被成功破译之后,现代世界才有机会倾听他的声音。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通过佛教典籍来了解他。阿育王是何许人?我们并不很清楚。1837年,一位英国的铸币监管员破译了一些诏书,上面记载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
阿育王的名字可以直译为“无忧无虑”。起初,阿育王经历了血腥的王位继承战争。根据铭文记载,他杀死了99个与自己为敌的兄弟,但这有可能不是事实。然而,从其父亲去世到阿育王登基,印度出现了一段“空位期”。这暗示当时有可能发生过惨烈的厮杀。在此之后,阿育王开始进攻那些自己统治之外的地区,羯陵伽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场可怕的战争,阿育王重新征服了这个地区。根据他留下的铭文,有10万名士兵在战斗中被杀,更多的人伤重而亡。或许,战后还发生了大屠杀。此外,还有15万人遭到流放。
罗马皇帝恺撒会吹嘘毙敌人数,中国的王侯或旃陀罗笈多也会如此。但是,阿育王的内心似乎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变化。他皈依了佛教,很可能是受到妻子的鼓励。在一段铭文中,阿育王说道,他为这场战争感到自责,“当一个独立的国家被征服时,百姓会遭受屠戮,而民众的死亡和流离令他极其悲痛……如今,倘若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民众再罹患灾难,神所钟爱之人(指阿育王自己)的心就会异常沉重”。上面这段话出自第13块石刻诏书。在这份诏书的后文中,阿育王继续告诫自己的后代,警示他们避免新的征战,要求他们只可对民众施加“轻微的刑罚”。
假如阿育王没有再发动战争,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时刻,他将成为空前绝后的为胜利而致歉的征服者。这就仿佛是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后宣称自己痛悔在政治上的肆意妄为,并将成为贵格会教徒。阿育王试图建立的是以佛教的“达摩”观念为基础的帝国,“达摩”意为美德、良善与庄重,劝谏民众善待下人和亲朋,避免杀生(既不能杀人,也不能杀死动物),实现宗教宽容。在印度,从北部冰封的山脉到南部炎热的森林,镌刻阿育王诏书的石柱随处可见。他号召人们食素,禁止献祭,尊重不同宗教教派,将所有人都视为自己的孩子。
这些语录被人们用各种语言记录下来,其中有在西北部希腊世界边缘地带使用的亚兰语,有梵文及其各种方言,还有一份用婆罗米文书写的手稿。最早的诏书被镌刻在岩壁和巨石之上。旅行者聚在一起,坐着听人们宣读铭文的内容。后来,阿育王又在华氏城创设了很多作坊,用于制作顶部雕刻狮子的巨大石柱。印度人利用恒河等河流运输这些石柱,将它们竖立在印度的核心地带。对早期历史的国王而言,这种宣传方法很可行,可以将抛光过的砂岩当作“扬声器”。阿育王并不是谦卑之人,他也在诏令中夸耀自己的功绩:在道路两侧栽种遮阴的树木,建立形制规整的客栈,挖掘水井以供人畜饮用。阿育王公开宣布弃绝战争和暴力。为了将这些话语传扬到更遥远的地方,他开始向国外派遣佛教僧侣,命他们将和平的信息带往缅甸、斯里兰卡和埃及,甚至是希腊。
这一切听上去太过美好,很难让人信以为真。事实或许是这样的:印度有太多相互竞争的宗教,不同的种姓和语言使社会四分五裂。因此,如果谋求长治久安,任何王朝都要依靠统一的理念。很显然,阿育王有意识地创造出了现代统治者所谓的意识形态。尽管这种意识形态很温和,但孔雀帝国的统治未必有多开明。阿育王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死刑刑罚。而且,他在针对森林居民的一系列诏书中表现出的愤怒也并没有被佛教的开明思想化解。甚至他奉行的素食主义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垂涎鹿肉和孔雀肉的美味,他将这两种动物排除在禁食名单之外。毕竟,我们只能凭借阿育王自己的话来理解当时的历史。如果只通过那些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演说来理解斯大林,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温柔慈爱之人。不过,由于阿育王屡次痛悔早年的血腥战争,他很可能真的皈依了佛教,并力图建立一个“良善的帝国”。
这种解释似乎更合理,因为阿育王很快就失败了。他很可能在晚年散尽了家财。在弥留之际,阿育王的手中只有半颗芒果,但心中充满喜乐。在阿育王死后,大量印度社区都分崩离析。我们对阿育王的继任者知之甚少。唯一确切的信息是,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遭遇暗杀而亡,整个帝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混乱之后最终灭亡。在此之后,印度在笈多王朝的统治下又迎来了一个白银时代,甚至是黄金时代。笈多王朝始于公元320年,梵文创作和十进制数学等领域由此进入了繁荣期。在穆斯林闯入印度北部地区后,佛教徒被迫流离失所。加之面对印度教的敌视,阿育王的信仰几乎在印度销声匿迹。
阿育王并不只是历史的注脚。在现代印度,不同宗教和种族之间存在着一道道裂缝,人们发现实现宗教宽容实在难上加难。因此,他们把阿育王奉为睿智的英雄。阿育王的三头狮是印度共和国最为人熟知的形象,如今已被印制在货币的背面。1956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对宗教偏执的抗议运动,这表明阿育王的政治性的佛教思想并没有消逝。
安倍德卡尔是印度早期民主政治的伟大人物之一。他出身于“贱民”阶层,后来成为一名杰出的律师。安倍德卡尔曾任宪法起草委员会的主席,这个委员会负责起草新生共和国的宪法5,新宪法废除了“贱民”身份,将特别投票权赋予工人、鞋匠、清洁工及从事肮脏工作的边缘群体。但是,安倍德卡尔仍然认为印度政府未能为自己的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为此深感沮丧和愤怒。在他看来,无论法律条文如何规定,印度教的种姓偏见(包括宗教偏见)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在1956年他去世前不久,安贝德卡尔在一次众人参加的仪式上公开皈依了佛教。有10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有许多低种姓阶层的民众追随安贝德卡尔,也先后成为佛教徒,这促进了佛教信仰在当今印度的复兴。显而易见,阿育王石柱上的道德观念仍闪耀着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