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尸脑神丹”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一种毒药,只有日月神教的教主才晓得炼制的方法,想当年任我行和东方不败利用它控制无数教众为自己卖命,多少武林高手屈服于脑神丹的淫威之下。对这种奇毒,小说中如此描写的:
任我行点点头,说道:“不错,这正是‘三尸脑神丹’!”又从瓷瓶中倒出六粒“三尸脑神丹”,随手往桌上掷去,六颗火红色的丹丸在桌上滴溜溜转个不停,道:“你们知道这‘三尸脑神丹’的厉害吗?”
……
黄钟公和秃笔翁、丹青生面面相觑,都是脸色大变。他们与秦伟邦等久在魔教,早就知道这“三尸脑神丹”中里有尸虫,平时并不发作,一无异状,但若到了每年端午节的午时不服克制尸虫的药物,原来的药性一过,尸虫脱伏而出。一经入脑,其人行动如妖如鬼,再也不可以常理测度,理性一失,连父母妻子也会咬来吃了。当世毒物,无逾于此。(1)
从金庸的描述可知,这种阴损的三尸脑神丹其药效关键还在里面的“三尸虫”身上,那么这个三尸虫究竟是什么呢?这得由道教的信仰说开去。晋代葛洪所撰的《抱朴子》引《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
原来天地间有专门主管人类过错和惩罚的神,根据人所犯的过错轻重减少其寿命。人身体里面又住着三种尸虫,这三种虫子没有形体,属于鬼神一类的,虽然寄居在人类的身体里面却巴不得宿主早点死掉,这样他们就可以出来享用祭祀死者的贡品了,所以每逢“庚申日”三尸虫就会上天向司命神打人的小报告。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引《太上三尸中经》云:“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四时八节企其祭祀,祭祀既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伐人性命。”此处特别强调人死后魂魄分别归于天地,所谓的“鬼”都是由三尸幻化而成的(但持这种说法只是少数,通常还是把鬼和人的魂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不仅寄生为虫师祸害宿主的生命,变成鬼后还要求人们定期祭祀它们,要是祭祀不到位,仍要继续危害人间,着实是令人讨厌的妖怪。
关于三尸虫的具体称呼、寄生在人身体里的哪个地方、具体危害如何,各种典籍说法不一。《云笈七签》云:“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皱齿落。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伐人五脏。少气多忘,令人好作恶事,噉食物命,或作梦寐倒乱。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令人下关搔扰,五情勇(涌)动,淫邪不能自禁。此尸形狀似小儿,或似马形,皆有毛長二寸,在人身中。”
《酉阳杂俎·玉格》载:“庚申日,伏尸言人过。本命日,天曹计人行。三尸一日三朝,上尸青姑伐人眼,中尸白姑伐人五藏,下尸血姑伐人胃。命,亦曰玄灵。又曰一居人头中,令人多思欲,好车马,其色黑;一居人腹,令人好食饮,恚怒,其色青;一居人足,令人好色,喜煞。”
由此可见,道教信仰中的三尸比金庸笔下的三尸脑神丹来得棘手得多,后者发作起来还只是攻脑,前者发作起来可是上中下三路齐伐,叫人浑身没一处是好。或许三尸脑神丹里实际只用到了“上尸”而已。
典籍中每每提到三尸虫必和“庚申日”联系到一起,“庚申日”来自干支纪法,即采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的纪年或纪日方法,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为一个周期,共计60,“庚申”处在干支表上的第57项。每个周期结束后,再重头开始一个周期。也就是说每60天,三尸虫就会上天打一次小报告。
至于《笑傲江湖》里说三尸脑神丹毒性一年才在端午节发作一次,是金庸大侠把三尸信仰和端午节驱五毒的信仰联系在一起了。每年农历5月,时值盛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蛇和各类毒虫最活跃的时候,为了防止蛇虫伤人,民间端午节有喝雄黄酒或草药汤,给小孩佩戴装有驱虫草药的香包等习俗。所以,在电视剧里面我们看到,白娘子一到端午节就遭殃。
上文说到三尸虫每逢庚申日要上天告状,又由于这种虫子只会在人睡着后才会出窍,所以古时人们在庚申日都会彻夜不眠,不给三尸虫出去打小报告的机会。
需要补充的是,也有人将打小报告这件事归罪给土地公的。旧时民间认为土地公每年2月2日和12月16日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类的过错,所以这两天要祭祀土地爷爷,称之为“牙(祭)”或“做牙”。而特别是每年农历12月16日是土地公做年终汇报的日子,更要慎重对待。“尾牙”这天人们除了做丰富的饭菜,还会特别准备甜食,目的是希望土地公吃完甜的东西,嘴也会甜一点,多给人类说说好话。
道教信仰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求长生”,修仙的目的说穿了也是为了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而三尸虫上天告状会折损人的寿命,因此三尸就成了求长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且三尸经常和“三恶门”“五道门”的概念联系起来。
第一门名色欲门,一名上尸道,一名天徒界。第二门名爱欲门,一名中尸道,一名人徒界。第三门名贪欲门,一名下尸道,一名地徒界。此三恶之门,一名三尸之道,一名三徒之界。常居人身中,塞人三关之口,断人三命之根,遏人学仙之路,抑人飞腾之魂。
第一门名色累苦心门,一曰太山地狱苦道。第二门名爱累苦神门,一曰风刀苦道。第三门名贪累苦形门;一曰担山负石苦道。第四门名华竞苦精门,一曰作江河苦道。第五门名身累苦魂门,一名吞火食炭镬汤苦道。此五苦五道之门,常居于人身,系人命根,遏人招真之路,断人修仙之门。(2)
从引文可见,三尸除了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鬼神外,还具有道德形而上学的意义,等同于象征欲望的“恶门”,这些恶门就相当于佛教所谓的“三毒”“五取蕴苦”“八苦”等。是扰乱修行者身心清净的思想情欲。结合前面《酉阳杂俎》引文所说,三尸虫“令人多思欲,好车马”“令人好食饮,恚怒”“令人好色,喜煞”可见一斑。《封神演义》里形容一个人急躁时,就常用“三尸虫暴躁,七窍内生烟”。
因此道教演化出了“斩三尸”的文化,斩完了三尸就意味着白日飞仙。《云笈七签》中记载大量斩三尸的方法,其中一般选在庚申日(也有选在其它时间的)。
神仙守庚申法
常以庚申日,彻夕不眠,下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中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上尸交对,斩死不还。三尸皆尽,司命削去死籍,著长生录上,与天人游或六月八月庚申弥佳,宜竟日尽夕守之。二守庚申,三尸伏沒。七守庚申,三尸长灭。
庚申夜祝尸虫法
常以庚申夜中平坐,叩齿七下,击额呼彭倨;次叩齿七下,抚心呼彭质;又叩齿七下,扪腰呼彭矫。先两手心书太上祝曰:“吾受《太上灵符》、《五狱神符》,左手持印,右手持戟,日月入怀,浊气出,清气入。三尸彭倨出,彭质出,彭矫出。急急如律令!”
这些做法大抵上和道教平时服丹药、画灵符等装神弄鬼的巫术没啥两样,不必详查。倒是《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记载和指甲有关的斩三尸方法比较有意思。“《太上玄科》云︰常以庚辰日(3)去手爪,甲午日去足爪。每年七月十六日将爪甲烧灰,和水服之。三尸九虫皆灭,名曰斩三尸。一云︰甲寅日三尸游两手,剪去手爪甲,甲午日三尸游两足,剪去足爪甲。”日月神教的诸位傻了吧,只要吃吃指甲灰就可以解毒了。
其实任何民间或宗教信仰都意外的有着简单朴实的源头,关于三尸虫的起源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猜想,三尸虫可能起源于蛆。当动物死后,苍蝇总是会迅速找到尸体并在上面产卵。8至24小时内,卵就会孵化成蛆。由于苍蝇产卵的过程很难发觉,所以在人的直观印象中,蛆是突然出现在尸体上,好像它本来就寄居在动物体内,等到动物死后才爬出来的。这种猜想符合三尸虫希望宿主早死,以从宿主体内解脱出来的特点。
第二种猜想,三尸虫起源于对寄生虫的认识。中国医学很早以前就对人体内的寄生虫有一定的认识。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商虫》载:“人腹中有三虫,下地之泽,其虫曰蛭。蛭食人足,三虫食肠。”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载:“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太平广记》载:“西北荒小人中有长一寸,其君朱衣玄冠,乘格车马,引为威仪居处。人遇其乘车,抵而食之,其味辛,终年不为物所咋。并识万物名字。又杀腹中三虫。三虫死,便可食仙药也。”三尸虫可能就是从“三虫”发展而来。
且三尸虫又常和“九虫”并说,同样是《云笈七签》引《太上三尸中经》云:“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此三尸九虫,种类群多。蛔虫長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膈虫令人多咳嗽。胃虫令人吐呕不喜……”可知,《太上三尸中经》的作者对三尸虫并不是完全抱着迷信的看法的,而是兼收了朴素的医学常识,在他看来这两种看法似乎没有任何不协调的地方。但我们也由此能够肯定三尸虫源于寄生虫无疑。
反思《本草纲目》的记载,甲寅日和甲午日要分别剪掉手脚指甲,从卫生角度来说,勤剪指甲确实可以减少感染细菌和寄生虫的风险。但是前文又说,将剪下来的指甲烧成灰,和水喝下,反而又属于不科学不卫生的巫术行为了。
至于庚申日守夜不过是一些笑谈,平日不做亏心事,庚申何惧虫告状。而修道求仙者更应当专注于精神上的训练,而不是凭借炼丹吃药等一些“捷径”。宋代文人叶梦得亦曾批评守庚申和斩三尸的做法:“小人之妄诞有至此者!学道以其教言,则将以积累功行,以求升举也,不求无过,而反恶物之记其过,又且不睡以守,为药物以杀之,岂有意于为过,而幸蔽覆藏匿,欺罔上帝,可以为神仙者乎?上帝照临四方,纳三尸阴告而谓之谗,其悖谬尤可见。”
(1) 金庸《笑傲江湖》第二十二章。
(2)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一。
(3) 可能是“庚申日”误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