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灭绝
白垩纪大灭绝
什么是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是指一个物种的突然或逐渐消失。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多重的,从疾病、人类干涉、气候变化到自然灾害,比如火山爆发或陨石撞击。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上述原因都能导致一种或多种动物灭绝。
物种灭绝这一概念是何时被广泛接受的?
17和18世纪时的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化石是动植物的远古遗迹。但多数仍然认为这些化石代表着现存已知的物种,而它们将很快在地球上未经勘探的偏远角落被发现。
18世纪50年代时,这一观念被彻底颠覆。北美的探险家发现他们本来以为是大象的遗骸,实际上是一万年前冰山时代末期已经灭绝了的乳齿象和猛犸象。通过检测在新大陆中发现的其他化石,科学家们意识到这些化石实际上属于已经灭绝的物种。1796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巴伦·乔治·居维叶(Baron Georges Cuvier,比较解剖学创始人)发布了一系列论文,证明了这些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大象化石”和巨大的哺乳动物骨头其实代表着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
大量动植物物种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和其他物种一样,蕨类植物也灭亡了,但岩层中蕨类植物的孢子证实了这些植物是如何从大灭绝中迅速恢复的。
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恐龙和其他生命形态的灭绝?
化石记录中有某些线索可以表明恐龙和其他生命方式的灭绝。然而,最能证明灭绝的方式是在岩层中化石的缺失。比如说,在白垩纪岩层之上未曾发现恐龙的化石,而在二叠纪岩层之上,动植物化石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很合逻辑:死去的动物留下化石,当它们灭绝后便不再有化石留下。岩层中的证据看上去像这种生物上一分钟还在,下一分钟便消失了。但在实际情况中,多数灭绝要经历数千年的时间。
什么是“蕨类突起”?
“蕨类突起”是指一整层岩石满是蕨类孢子;这种情况在一场大型变动或局部灭绝后发生。科学家们认为物种大灭绝之后,多数植物都灭绝了,后来首先恢复的是蕨类植物,它们将孢子散向空中,因此被称为“蕨类突起”。岩层中的这一证据,往往被用来界分一次大型物种全球灭绝或局部灭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限。
在漫长的历史中,地球上经历过哪几次物种大灭绝?
历史上地球曾经历过五次大型的物种灭绝。有些灭绝极大地影响了陆地生物,而其他则主要在海洋中发生。多数灭绝是从化石记录中推测出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动植物由于未知原因而绝迹。下面是地质年代表中几次著名的物种大灭绝。
物种大灭绝
白垩纪末期生活着多少种恐龙?
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全部的恐龙化石,所以没人知道白垩纪末期恐龙种类的具体数字。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变成化石,而漫长时间中的侵蚀过程,也抹去了大部分证据。尽管科学家们知道当时恐龙的种类众多,但只有少数恐龙一直存活到白垩纪末期,并且它们多生活在北美大陆上。
白垩纪末期还有多少种其他生物也灭绝了?
白垩纪末期许多其他生物——陆地动物、海洋动物、植物——都灭绝了,没人知道具体数目,但根据化石记录,科学家们认为,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约85%的物种都灭绝了,这是地球上第二严重的物种灭绝。(最严重的是在二叠纪。)
除恐龙之外,白垩纪末期还有哪些灭绝了的生物?
白垩纪末期还有很多其他灭绝的生物,包括能飞的翼手龙、多种菊石类、海栖爬行类、双壳类、腕足类、软体类和鱼类。
哪些动物并未经历多次灭绝?
一些动物种群并未经历物种的多次灭绝,包括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像鸟、海龟、鳄鱼、蜥蜴、蛇和两栖动物。
白垩纪末期哪些植物灭绝了?
白垩纪末期许多植物种类都灭绝了,但蕨类和种子植物较好地保存了下来。仅在北美大陆就有近60%的植物种类灭绝。
为什么某些动植物能在白垩纪末期幸存?
在确定物种灭绝原因之前,很难回答为什么有些动植物可以幸存这种问题。显然一些物种并未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实际上,大部分夜行性动物得以幸存,也许是因为幸运,也许是因为它们天生就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很快,它们便抢占了可用领地,开始主导整个地球。最终,数百万年之后,人类从这些物种中进化出来。
科学家是否能在岩层中看出白垩纪界限?
是的,世界各地的沉积岩层中都有能代表白垩纪界限的典型矿物质。因为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现这些矿物质,所以科学家们确信,不管白垩纪末期发生了什么导致物种大灭绝,但是世界上没有未受到影响的物种。
在白垩纪后期的岩层中,为何没有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
这是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问题中的另一大谜团。如果恐龙确实是因为一场大灾难而突然灭绝,那么化石记录中应存在一层厚厚的骨化石,或“骨化石突起”。但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交界处,还从未发现过这种“骨化石突起”。同样令人困惑的是,在这一界限之下的一英尺(1英尺≈0.3米)内也很少发现恐龙化石。
要解释这些“消失的”恐龙化石(如果它们真的是消失了),一种可能性理论涉及到酸雨。模型显示,一次严重的小行星撞击很可能为整个星球带来高强度的酸雨,而这种酸性水流可以溶解地表上大多数恐龙尸骨,并会下渗到地表下的土壤。与细菌结合,水流侵蚀性更强,溶解了地表下的恐龙尸骨。只有那些已经形成化石的骨头能够抵抗侵蚀。因为石化过程相当漫长,所以近期的恐龙骨头无一幸免,全被侵蚀溶解。
这一理论(目前还仅限于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界限之下很少发现恐龙化石,为何在交界处从未发现过恐龙化石。分界处的岩层还提供了支持证据: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一层相对较薄的黏土层,该岩层很可能是因为酸雨腐蚀岩石而形成的。
白垩纪末期的岩层中发现了怎样的“骨化石突起”?
直到最近才发现一处白垩纪末期的“骨化石突起”,即物种大灭绝时期的化石记录中,有一层厚厚的骨化石。在南极洲的西摩岛上发现了该时期大型鱼骨化石骨床,占地约50平方千米。这些鱼可能因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因素而死亡,尸骨立即沉积到白垩纪末期富含铱的地层之上。也就是说,造成这些鱼大批灭绝的原因,很可能也影响了恐龙。
恐龙灭绝的理论
恐龙是在多久之前灭绝的?
根据化石记录,恐龙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最近有科学家指出,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鸟类很可能是恐龙的直系后代。事实上,最近有研究指出,鸟类也许是因为拥有和同代动物相比(包括恐龙)更大、更为复杂的大脑,而在白垩纪,也就是第三纪物种大灭绝中幸存。这种身体特征使鸟类能更好地适应与大灭绝相关的环境变化,更容易幸存下来,也更容易与其他生物竞争。
恐龙灭绝是否说明恐龙是低等动物?
恐龙灭绝这一事实常被用来证明恐龙是低等动物,进化失败。但没有人能够宣称一个物种等级是高是低。一些物种,像舌形蛤,已经存在了5亿年;恐龙存在了1.5亿年;而最早原始人类出现才不过300万年,现代人(晚期智人)才出现了9万年。如果鸟类真的像众多古生物学家认为的那样,是恐龙的后代,那么我们也许会在某天宣称恐龙几乎已经存在了2亿年。
关于恐龙灭绝的速度,有哪两种一般理论?
关于恐龙灭绝速度,有两种一般理论:灾变说和渐进说。灾变说认为,地球上某些条件的迅速变化,如大气中的变数,导致了多数恐龙的死亡。渐进说认为,恐龙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时间缓慢灭绝的,原因也许是大陆漂移而引起的气候改变。一些科学家则认为两种理论都是正确的,白垩纪末期这些变化同时发生,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即使拥有现代的科技和药物,像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这种疾病每年也会造成数千人的死亡。所以某种病毒或细菌使恐龙全部灭亡这种推测也并不难以置信。(iStock)
什么是恐龙灭绝的“疾病论”?
恐龙灭绝的“疾病论”(从属于渐进说)称,恐龙是因为疾病而最终消亡的。一些人认为,恐龙进化的生理改变使它们与其他生物(包括开始出现的哺乳动物)相比在竞争力方面有所下降。另一些则说,是一场大型疾病——从佝偻症到便秘——消灭了恐龙,一些恐龙骨头化石明确地显示出这些疾病的迹象。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恐龙数量过多,导致一些重大疾病在某些种类的恐龙间传播,最终传染了所有恐龙。
大气是否能够造成恐龙的灭绝?
一些科学家提出,大气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他们指出,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含氧量有所减少。最近研究人员测量了琥珀中被困住的微小气泡,发现白垩纪末期前200万年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35%,但在白垩纪末期之后,氧气含量降到了28%。
琥珀是石化的树液,有时也保留一些化石证据,如古代的昆虫,甚至氧气气泡。气泡可以为研究史前大气提供线索。
较低的氧气含量是否会影响恐龙?
是的,氧气含量降低,恐龙可能会经受极大的呼吸压力。这与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或工作时没有氧气补充的感受类似。
今天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21%,但现代动物的生理机能使它们能在这种大气中生活。恐龙出现时,大气中的含氧量很高,而恐龙的生理机能也适合这种情况。对一具迷惑龙骨架的研究显示,它的鼻孔相对较小,很可能没有隔膜,呼吸能力较差。空气中含氧量丰富时,这不碍事,但含氧量如果降低,它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这种情境下,恐龙逐渐灭绝时很可能经历了三个事件。第一是接近白垩纪末期时气候逐渐变冷。第二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下降,使呼吸变得十分困难,可能极大地减少了恐龙的种类,因为白垩纪末期前1000万年时,恐龙还有35个属,到末期时只剩下12个。而这时,第三个也是最终毁灭性的事件爆发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火山活动频发,将剩下的恐龙推向灭绝。
今天很多人都在担心全球变暖——冰盖融化就是一大例证——会导致物种灭绝,很可能也包括人类自身。科学家们推测,环境变化可能也导致了恐龙的灭绝。(iStock)
什么是恐龙因辐射而灭绝的理论?
根据最新研究,恐龙和其他生物也许是因为癌症的大肆蔓延而灭绝的。尽管争议很大,但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星系中的垂死恒星引起大规模中微子(恒星发散出的互动微弱的基本粒子,不带电荷和有效质量)爆炸,而导致了这些疾病的蔓延。
白垩纪末期氧气含量降低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白垩纪末期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可能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火山活动频发,改变了大气相对比例,比如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地球上生物的进化。这也被称为“贝利假说”,以波利尼西亚的火山女神命名。
什么是恐龙灭绝的“哺乳动物论”?
恐龙灭绝“哺乳动物论”(从属于渐进说)称恐龙是被哺乳动物逐渐消灭的。哺乳动物直到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期)才出现,可能偷吃了很多恐龙蛋(因此恐龙难以繁殖),或与恐龙抢占领土。小范围来讲,这种情况在今天也时有发生,尤其是某一外引物种以当地生物的幼崽为食,或与当地物种抢占领土和食物资源,逐步取代当地物种。
什么是恐龙灭绝的“气候论”?
“气候论”被多数科学家认为是最可能的理论。它也是渐进说的一支,认为大陆板块数百万年的漂移引起了气候变化,包括洋流改变、沙漠扩张、内海干枯、地球轴线、轨道或磁场偏移、两极冰盖扩散以及火山爆发增加。这些缓慢的气候变化(可能是一个或几个,甚至全部)造成恐龙逐渐减少。它们的进化速度未赶上气候变化。
什么是恐龙进化的“有毒植物论”?
恐龙灭绝的“有毒植物论”涉及被子植物(开花植物)的进化过程。被子植物是新出现的植物,在白垩纪时期首次繁盛。毫无疑问,其中一些对恐龙而言是有毒的。而植物很可能逐渐发展出保护性毒素,避免自己被吃掉。随着植物毒素增大,越来越多的食草恐龙因食物中毒而死;反之,食肉性恐龙可捕食的猎物越来越少。
但这种理论过于简单化。世界上植物的种类很多,包括很多没有毒素的植物。此外,这种理论也不能解释白垩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它们和陆地上的开花植物没有任何联系。
什么是恐龙灭绝的“人类论”?
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劣质电影中,常有恐龙攻击人类的情节,大肆传播了人类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段的观念。事实上,哺乳动物的出现时间确实和恐龙一致,但哺乳动物可不是人类。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而最早的原始人类在300或400万年前才出现;智人(或现代人)直到9万年前才出现。
恐龙是否会被飓风卷走?
没人知道确切答案,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他们对被称为“超级飓风”的特大型飓风进行了研究。在海洋水温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这些怪物般的风暴所达到的强度远超现代飓风。他们认为,大型的陨石撞击或浅海区域中的大型火山爆发,能使海水温度上升到当前热带区域海水温度的两倍。这种水温上升幅度可以造成巨大的“超级飓风”。反过来,这种风暴又将水蒸气、冰晶和灰尘带到大气层中,遮挡阳光,毁坏保护动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保护层,后果很可能会毁灭恐龙。科学家们承认这一观点略有些牵强附会,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陨石撞击论
什么是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论”?
撞击论是恐龙灭绝原因家族中新增的一员。该理论称某个大型物体(或一些物体),如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形成大型撞击坑和3到5千米的巨型海浪,席卷陆地,地球天气、温度、光照和气候急速改变。
什么是小行星和彗星?
小行星指在外太空发现的大型岩状体,从鹅卵石大一直到宽近1千米的庞然大物,大体上可分为碳质、石质和金属质。多数小行星存在于太阳系的平面或黄道上。它们被称为小行星,是因为它们倾向于和其他大行星沿同一平面运转。多数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环形,称为小行星带。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皮亚齐(Giuseppe Piazzi,1746—1826)发现了第一个小行星——谷神星。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灰尘、气体和冰晶的集合体。彗星曾经被描述为“脏雪球”,但如今人们认为,多数彗星更像“泥球”,因为它负载的灰尘要远大于冰晶。一般来说,彗星是由二氧化碳、冰晶、甲烷、氨和硅酸盐、有机化合物等物质组成的。
在太阳系的什么地方发现了小行星和彗星?
多数的小行星待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许多大块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中。短周期彗星,即200年内就能够环绕太阳一圈的彗星,起源于柯伊伯带,即海王星和天王星轨道之外彗星状天体聚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长周期彗星,即几千年才经过太阳系一次(或只经过一次)的彗星起源于奥尔特云,是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Oort,1909—1992)提出的理论上的彗星云。星云环绕着太阳系,距太阳约10000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49637000千米,是地球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
恐龙灭绝理论中颇为流行的一个解释是,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极大地改变了今天的环境。天文学家们正在追踪近地天体的轨迹,以避免人类面临相同的命运。(iStock)
什么是近地天体?
在数十万年的时间里,由于行星或其他天体的重力吸引,某个小行星或彗星可能会脱离出小行星带。这种接近地球或穿过地球轨道的天体(小行星为主),就被称为近地天体(穿越地球轨道的天体,也被称为越地小行星)。我们已经知道,过去有一些近地天体撞到地球,在地球表面上留下撞击坑。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便是很好的例证。地球上这些大型撞击坑与漫长历史中的物种大灭绝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目前,科学家们认为约有2000个近地天体(多是小行星或燃尽的彗星)的直径超过1千米,沿短周期轨道绕太阳旋转。这些天体时常会横穿地球轨道,但多数情况下,地球与该天体不是擦肩而过就是相距甚远。问题是,科学家们认为我们只发现了预估数量中7%~10%的近地天体。尽管受资金削减所限,科学家们仍致力于研究这些天空中的潜在危险。因此,我们还不知道多数近地天地的确切轨道。
谁最先假定了撞击情景?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 Alvarez,1911—1988)提出一颗大型小行星或彗星曾在6500万年前撞击了地球。他的儿子、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Walter Alvarez,1940—)在意大利的白垩纪——第三纪(符号K/T)交界处,发现了高浓度的铱(与外来撞击相关的元素)。由于这一发现,加上对恐龙和许多其他物种在白垩纪末期灭亡的了解,路易斯和沃尔特父子与其同事弗兰克·阿莎罗(Frank Asaro)、海伦·米切尔(Helen Michel)一起,提出白垩纪末期物种大灭绝是由于大型天体撞击而形成的。之后,世界各地又发现了在五十多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处的铱有异常。
什么是撞击坑?地球上是否存在?
撞击坑是指行星表面上的一个大坑,常由于大型天体如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引起。所有行星和多数卫星都有撞击坑,甚至有些小行星也有撞击坑。月亮是行星体受到撞击最明显的例子,表面分布着数百个撞击坑。
迄今,科学家们已经在地球上辨认出150多个撞击坑。多数是在陆地表面发现的,也有不到12个被深埋在海底。实际的撞击坑也许要更多,但来自风、水流、大陆板块移动的侵蚀作用,已经擦去了它们存在的痕迹。此外,在植被生长茂密的雨林,在高山上,在沉积物深埋的地底或洋底,或许存在着更多的撞击坑。已知最大的撞击坑是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也是最为古老的撞击坑,约有20亿年的历史。另外一个大型撞击坑,加拿大的萨德伯里陨石坑是一些金属的主要来源地。不过,与火星上的撞击坑相比,地球上的就不算什么了。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发现的最大的撞击坑(也称盆地)叫作希腊平原,直径可达2000千米。
大型撞击坑
※撞击坑被认为和恐龙灭绝有所关联,至少有部分关系。
撞击论有什么证据支撑?
最有力的证据便是,1992年时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发现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这个坑约有110千米宽,大概是由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留下的。撞击坑的形成时间约是6498万年前,恰好处于恐龙灭绝的时间框架内。陨石坑被逐渐掩埋,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家石油公司在地下勘测时才发现了它,又过了一些年,一位地理学家看到数据后,注意到它环状分布的特点,这时这个坑才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为什么在希克苏鲁伯的撞击如此有杀伤力?
6500万年前在希克苏鲁伯的撞击相当具有杀伤力,小行星的撞击角度使后果更加严重。这个约有10千米的天体,以与东南地平线约成20度的角度,撞击到了尤克坦。如果小行星是笔直落下(与地球垂直),大部分能量会传递到地球内部。但希克苏鲁伯天体以一个接近地面的角度撞进来,这意味着残骸——以汽化和融化了的岩石形式——会直接向西北部流散,即刻消灭北美大陆西部所有的生物,包括恐龙。而这种角度的撞击,会激起大量物质进入上层大气,使气候在一段时间内变冷,有效地杀死剩下的恐龙。
由于侵蚀作用以及地球上其他活跃的地质过程,像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是非常罕见的。小行星撞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使恐龙灭绝,这一说法起初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太可能的解释。
有多少撞击坑与恐龙灭绝相关?
目前所知,只有一个撞击坑和恐龙灭绝有关,即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此外,1990年在加勒比海域海地的岛上发现了该次撞击迸出的细小碎片(陨石撞击时喷出的岩石和泥土)。这些残骸似乎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另一个陨石坑,爱荷华州的曼森撞击坑,一度被认为是在白垩纪末期形成的。但后期研究推翻了这一猜想时间。伯利兹和墨西哥的另外两个陨石坑,分别距希克苏鲁伯380千米和230千米,是由希克苏鲁伯天体的抛出物撞击而形成。小行星撞击迸出的物质在附近降落砸出了大坑。
恐龙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多长时间内灭绝的?
没有人知道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多久后才灭绝,但2009年的一些研究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撞击后约过了30万年。例如,科学家在墨西哥的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至少52种动物,都是曾在较为年轻的岩层中发现的。另外有科学家称,曾在美国西南部发现的恐龙骨化石可追溯到尤卡坦撞击后的50万年左右。如果情况属实,科学家们认为并不是撞击区域有恐龙幸存,而是受伤害较小地区中的幸存生物迁移到了撞击坑附近。
如果恐龙是因小行星撞击而灭绝,那它们是如何死的?
撞击之后,科学家们推理发生了以下事情。首先,大量的灰尘和残骸被喷射到大气层中。而上层大气中的风把这些灰尘运往世界各处,遮挡住阳光。同时撞击爆炸产生的巨大热量,引起风暴性大火——巨大的森林火灾,向本就充满灰尘的大气中排入额外的浓烟、灰烬和其他粒子。即使滚滚烟尘未能杀死这些动物,缺少阳光也会使大量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食物危机。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死去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也会死去,包括恐龙。
是否有关于较为近期小行星杀手的证据?
是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关于较为近期的小行星杀手的证据。330万年前,一块巨大的石头撞到阿根廷东南部,引起当地气候变化,消灭了36个物种。虽然还未发现小行星本身或撞击坑,但已从土壤中挖掘出透明碎片(也称熔渣)。这种碎片意味着剧烈增温,只有当外来天体撞击地球时才能达到这种温度。
同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不同,阿根廷的撞击并未影响全球气候。但这次撞击显然对局部气候造成影响,使局部温度下降,导致该区域许多动物灭亡,包括巨犰狳、地懒和一种肉食性大喙鸟。
其他的灭绝理论
地球的环境变化是否导致了恐龙灭绝?
尽管恐龙灭绝的主导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极大改变了地球气候,但一些古生物学家抱有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地球的环境变化在地球的物种灭绝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只是消灭了剩下物种。
最近的化石记录研究,仔细观察了临近白垩纪末期众多动植物的数量变化,只有单细胞海洋生物在末期锐减,其他种类多是逐步下降,一些种群则保持不变,而且化石记录中也没有任何灾难性物种大灭绝的证据。
菊石一度在海洋中十分常见,其后经历了大规模的灭亡,最终在希克苏鲁伯撞击时期完全绝种。
相反,多数物种灭绝是因为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发等环境变化而逐渐发生的。这一时期海平面明显下了100米,印度火山爆发的残骸也可能被抛到大气层中。两者都可能导致许多动植物种类的逐渐灭绝。
恐龙灭绝环境论有什么问题?
恐龙和其他物种灭绝环境论的主要问题是,化石记录给出的证据互相矛盾。例如环境论的一大证据菊石(乌贼的硬壳亲戚)的记录。一种记录显示在最终灭绝之前,它们经历了1100万年的逐步消亡;但其他化石证据显示,希克苏鲁伯撞击使法国和西班牙沿岸的菊石种类减少了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不幸的是,白垩纪末期的1000万年间里,恐龙的化石记录非常有限。事实上,这一时期唯一良好的恐龙记录在北美西部,而且这一证据也仅限于白垩纪末期前200万年。因此也许这些贫乏、断续的恐龙化石记录才是它们种类骤减的真正原因,而不是环境。
什么是杀伤性宇宙云?
杀伤性宇宙云是外太空中氢浓度超高的大型区域,也许比整个太阳系都大。在过去的500万年里,我们的星球一直在太空中相对空旷的区域中穿行,每立方英寸的密度不超过一粒子(多数是氢)。新的恒星出现时会形成杀伤性宇宙云,该区域将会有超高密度的氢,每立方英寸(1英寸≈0.03米)约有数百个粒子。
一些科学家认为,杀伤性的宇宙云能瓦解太阳系的太阳风层——太阳风产生的透明圆形区域,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我们的星球(和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卫星)不受宇宙射线伤害。宇宙射线是外太空的高速粒子,时常会撞击到太阳风层,但多数情况下都被这一屏障挡偏。暴露在这些射线的强烈辐射之下可煎熟一个人,因此这种屏障保护相当重要。如果我们星球周围的太阳风层因为宇宙云的介入而崩塌,极为强烈的宇宙射线将会直击地球,造成极大的生命变更。不过,科学家还不确定变更程度会多强烈,也不清楚具体会以何种方式变更。
杀伤性宇宙云是否能够导致地球上6500万年前的一场种族大灭绝?根据某种理论,宇宙云中高浓度的氢很可能会暂时瓦解地球的太阳风层。(NASA)
杀伤性宇宙云是否有可能造成恐龙灭绝?
如果超级计算机的模型无误,高浓度的氢会形成一堵墙,致使地球周围的太阳风层瓦解。这样更多的宇宙射线能够穿透到地球表面,导致动植物的变化。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过,那便是宇宙射线增多,辐射强度提升,直接杀死了恐龙。另一种情形是射线给植物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到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肉食性恐龙再无猎物可吃,最终也走向灭绝。
是否存在证据证明地球曾与宇宙云相遇?
不存在与宇宙云相遇的证据。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的星球时不时会遇到小规模、密度较小的氢云,它们被称为本星际云。据模型显示,这些相遇杀伤性较小,只会削弱太阳风层,略微增加击中地球的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直击地球的另一附加影响,是会产生稀有金属铍,因此铍的增多可作为我们遇到这种相对良性宇宙云的证据。南极点提取的冰核中的确显示,约35000年前和60000年前铍的含量有所增加,科学家们猜测这是与本星际云相遇的痕迹。这些小型相遇会产生什么后果?科学家们推测,地球与本星际云相遇所引起的后果有无限可能,可能会引发冰期,也可能会增强温室作用。
恐龙灭绝的真相是什么?
很多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并非是由一个原因造成,而是一系列因素的结果。多数因素已在上文中探讨。此外,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在6500万年前的大灾难之前就已经在逐步消亡,很有可能不管那场大灾难发不发生,都会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