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世界新七大奇迹都是什么?

发表于 2018-12-24 01: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超过100万人投票申报世界新七大奇迹,下面列出的世界新七大奇迹没有排名,旨在代表全球遗产。



1.中国长城(中国)
c8ea15ce36d3d5396400b83d3c87e950352ab00b.jpg

建于公元前5世纪至16世纪,中国长城是一座石头和土地防御工事,旨在保护中华帝国的边界不受侵略的蒙古人的影响。长城实际上是一面跨越大约4,000英里的多层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主要关隘

长城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等。

2.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巴西)
6609c93d70cf3bc7ae267d65db00baa1cd112a10.jpg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山上,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

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1145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

2007年7月7日,该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该基督像座落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又称驼背山或耶稣山)山顶之上,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耶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自1931年以来,装饰艺术风格的基督救世主雕像一直隐藏在巴西人的Corcovado山上,令人敬畏的永恒祝福状态。这座130英尺高的混凝土和肥皂石雕像由Heitor da Silva Costa设计。建造成本约为25万美元 - 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捐款筹集的。这座雕像已成为力拓和巴西的一个容易识别的偶像。



3.马丘比丘遗址(秘鲁)

timg.png


马丘比丘遗址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花岗岩城市,位于两座高耸的安第斯山峰之间,被学者认为是附近印加首都库斯科(Cusco)的神圣考古中心。这座山城堡建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印加帝国的顶峰,后来被印加人遗弃。除了当地人,直到1911年,当考古学家希拉姆宾厄姆重新发现它时,该遗址仍然不为人知。该站点只能通过步行,火车或直升机到达; 大多数游客乘坐火车从附近的库斯科乘车。
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

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尾部,海拔2430米处,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

马丘比丘城内有神庙、王宫、堡垒、民宅、街道、广场等建筑,它们由纵横其间的台阶连接起来,有的石阶多达160层。并且,这些建筑全部用大块花岗石砌成,石块之间结合紧密,不用任何黏合材料,全是石匠们使用简单工具拼接垒筑而成。

几个世纪以来,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和山洪,而雄伟的古城却安然无恙,丝毫未损。古代印加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在此得到了极好的印证。马丘比丘古城建在乌鲁班巴河边2500米高的山脊上,整座城市大致分为以花岗岩巨石圈出的一级级梯田的农业区、贵族住宅与神庙齐聚的上城区、民居与仓库并存的下城区。

农业区位于城市东南,占总面积的一半多一点,有一条沟壑将它与城市区隔开。农业区约有一百块梯田,此外还有排水渠、墙壁和其他农耕设施。整个城市格局呈现功能分明的区域划分。



1911年7月24日一位美国青年在原住民向导的帮助下从热带原始森林中找到了这座印加帝国最后的城市遗址,并向欧美社会揭开了它的秘密。遗址的魅力还在于这座石头结构的城寨巧妙地利用山根和地面凸凹不平的地势,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协调。

令人称奇的是如此一个遗址完全是建立在一个傍依大山的绝壁上的。印加帝国存世时(约当中国的明朝)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帝国,而且其主要部分位于高高的安第斯山上。

马丘比丘是印加人削掉了一个小山尖以后,用削下的石头一块一块垒起来的,房屋、地边、石块的棱角尚未经过风化,最光滑、平整的巨石,则集中在前述的几个重要的官庙上,和库斯科的太阳神庙一样,巨石之间没有任何黏和物,却严丝合缝到连当今世界上最薄的刀片也无法插进过于陡峭的坡壁上,是石块拦起的层层梯田,让人费劲地猜算这付出与收获是否有合理的比例。在遗址西南残存的采石场残剩的坯石上,尚有一排排整齐的木楔留下的凹窝。

秘鲁是一个地震不常发生的国家。而印加人建造马丘比丘的目的就是抵御地震。古城修建所使用的砖是经过非常精确的切割的,堆砌的非常紧密,连一块卡片都塞不进去。这就是为什么马丘比丘和其他印加遗址到现在还屹立不倒的原因。

马丘比丘的地下并没有宝藏,但却有非常壮观的工程,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为之惊叹。很显然,马丘比丘的大部分修建工作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包括古城的地基和用于制作排水系统的碎石。排水系统对于印加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到了雨季,这里真的非常潮湿。



马丘比丘保留最好的奥秘莫过于月亮庙了。如果你有幸爬山纳比丘山顶,别忘了去其远侧的那个隐秘的庙宇。这是一个神秘的圣地,圣龛状的石头寺庙就位于石质山洞里,可能有点阴森。

马丘比丘处处是花园、通道、宏伟的建筑与宫殿。这里有痕迹显示出沟渠、水池、浴池、以及玉米、土豆和其他蔬菜。高低不一的花园和道路用石阶相连。这些古迹,从西班牙入侵时期就是一个谜,一直被莫名其妙地忽略了。有的说是因为印加部落间的内战玷污了这里的美丽的圣洁。

马丘比丘的砖石建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观。当地人把巨大的花山岗岩石块砌在一起,却又不使用砂浆,这简直是个奇迹。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块,意被如此巧妙而又精确地相互拼合起来,成为一体,所筑成的石墙,使人难以觉察到石块间的接缝,看上去,它好像本身只是一大块石头,这远古时期如此超凡的技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有人断言印加人不可能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马犬畜,没有车轮知识的年代里,建造出如此绝妙的砖石建筑。他们确是极具智慧的民族,即使如此,若没有用来进行切割与运输整块巨石的实用工具,决不可能建造出马丘比丘来。

鉴于这一点,便开始传出了外星人光临,上天之灵的创造等等妙说。另一个更简洁的说法则把这一切归功于印加帝国的祖先的成果。虽然人们迄今无法断定,马丘比丘是如何建造而成的,但是它的存在,总使人们饶有兴味地想探知更多一些,关于创造了这一伟迹的那些神秘而又充满了智慧的先祖的一切。




4.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墨西哥)
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

在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的辉煌遗址中可以看到玛雅文化的天赋和适应性。这个强大的城市,布料,奴隶,蜂蜜和盐的交易中心,从大约800到1200年蓬勃发展,并充当玛雅文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该遗址最常见的废墟是El Caracol,一个复杂的天文观测台。



5.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0d338744ebf81a4c11f6dc72d02a6059242da640.jpg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罗马的,如果不是意大利的,最持久的偶像无疑是其斗兽场。建于公元70年到80年之间,它已经使用了大约500年。椭圆形结构坐着近50,000名观众,他们聚集在一起观看角斗事件以及其他公共场景,包括战斗重演,动物狩猎和处决。地震和石头劫匪使罗马斗兽场处于废墟状态,但部分结构仍然对游客开放,其设计仍然影响着现代圆形剧场的建设,大约2000年后。

6.泰姬陵(印度)


1534764739409738.jpeg

泰姬陵是为莫卧儿皇帝沙贾汗的妻子委托建造的一座陵墓,建于1632年至1648年之间。被认为是印度最完美的穆斯林艺术样本,白色大理石结构实际上代表了许多建筑风格,包括波斯,伊斯兰,土耳其和印度。泰姬陵还包括正式的凸起小径,凹陷的花坛和线性反射池。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尽管有人说,沙贾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乃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恋,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7.佩特拉古城(约旦)

1534764736231011.jpeg

佩特拉古城于1985年被宣布为世界遗产,是国王阿雷塔斯四世的纳巴泰帝国的首都,并且可能存在于公元前9年至公元40年的鼎盛时期。这个文明的成员被证明是操纵水技术的早期专家,建设错综复杂的隧道和水室,这有助于创造一个伪绿洲。一些雕刻成石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构,一个拥有4000个座位的圆形剧场和El-Deir修道院也帮助该网站赢得了声誉。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南部沙漠,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峡谷中。它几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古城”。佩特拉为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国首都,公元前 1 世纪时极其繁荣,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
  军事必争之地

  佩特拉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地方。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但随着水路运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海上运输,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亚力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陆地运输也开始变化,罗马人在它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了途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公元4世纪,佩特拉沦为拜占庭(或称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这期间,它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称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亚和北非地带。伊斯兰帝国日趋强大,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这条天然通道蜿蜓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西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

  过了卡兹尼,西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大峡谷。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人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被发现的故事

  历史将永远铭记重新发现佩特拉的功臣──贝克哈特,而重新发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

  1812年,一位年轻的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贝克哈特,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精心准备着自己的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他的伊斯兰教的知识。本职工作的便利给他的研究带来了重大机会,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城市竟遭至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瓦迪穆萨至今仍标在佩特拉的地图上,从游客中心搭的士出发未超出一个第纳尔起步价的车程)。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贝克哈特精心制订了周密的调查计划。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因此试图达成一个目标,来表示对亚伦(圣经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寻找谷地尽头的亚伦墓。”谷地应就是传说中被群山包围的佩特拉。

  他装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认为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一切依计划进行: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记中写道:“瓦迪穆萨的毁灭,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惊人的发现纵然令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西方人。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惑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

  然后,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来也突然去也突然。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抓耳挠腮。

  评价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是纳巴泰人沙漠商队建立的城市,是阿拉伯、埃及、叙利亚腓尼基之间的交通要塞。佩特拉一半突出,一半镶嵌在环形山的岩石里,到处是小路和峡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古希腊建筑与古代东方传统在这里交汇相融。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