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的狐仙到底該歸屬於何類呢?大家都知道人和動物是不同類,而狐仙就界於這二者之間;陰間與陽間也是不同路,狐仙則活躍在二者之間;神仙與妖怪不同途,狐仙的地位處在仙妖之間。
狐仙的起源:
中華民族對狐崇拜已有幾千年歷史,源於原始社會"萬物有靈"觀念。把它奉為圖騰、精靈,可以修仙,所謂"物之老者,其精為人"。先秦古籍《山海經》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記載。
民間傳說狐狸能修煉成精,化為人形,神通廣大,若人類對之不敬,則以妖媚惑人,必受其害。民間尊為狐仙奉祀,以避禍免災,祈求平安。
自唐朝以來,崇信狐仙之風盛行,狐狸精的傳說更在民間廣泛流傳。據張鷟的《朝野金載》記載:「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
相關的詞解
狐狸精:
《太平廣記》記載:「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
民間傳說中一般普通能變人的狐都姓「康」「胡」「黃」「白」四姓,按修練年數不同來改姓,以「白」等級最高。
天狐:
《太平廣記》記載:「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
《酉陽雜俎》記載:「天狐九尾金色,役於日月宮,有符有醮日,可洞達陰陽。」
九尾狐:
九尾狐可幻化為美男美女,顛倒眾生﹐據說每條尾巴都有不一樣的法力。
《呂氏春秋》曾記載治水的大禹到涂山時,遇見一隻九尾白狐,它後來化身為女孩,名叫女嬌,並嫁給大禹。
夏桀時代的妹喜相傳是九尾狐化身的,商紂王時的妲己傳說也是九尾狐化身的。
《狐狸緣》中的玉面仙姑便是九尾玉面玄狐精,最後被呂洞賓收服,割掉她八條尾巴。
玄狐:
黑毛狐狸。
靈狐:
通人性的狐狸。
凡狐:
指尚未成修練為精怪的普通狐狸。
狐仙:
平日愛附著在物體上(例如牆壁),而不是以狐狸或是人類的形象出現。當然它也有一般狐狸精的法力,也能幻化成人。
狐妖:
依循正道,修練得果的狐精通常稱為狐仙,相反,吸人精血,以此修練的則稱狐妖。相傳狐妖在醉酒後,會露出牠的尾巴。
狐狸練丹
民間的傳說,狐狸也具有相當的智慧,也會行道家的吐納之術來修煉自己,到有相當功力後,可以轉變狐身為人身,更能修成正果,列入仙班,就稱為狐仙。
狐仙拜月
狐仙修練時,除了要吸收天地靈氣外,還要吸收日月精華。所以它們修練內丹時,要晚上向著月亮,用人的站立姿勢,向空吐納,吸取月亮精華。
《聊齋誌異》記載:「有狐在月下,仰首望天際。氣一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於月中;一吸,輒復落,以口承之,則又呼之,如是不已。」
它們對月練丹時,遠看很易誤會它們正在拜月。
內外丹
道家之說,內丹即吐納導引之術,外丹即丹爐煉約之術。而吐納術修煉到一個地步,體內的能量可以凝聚、結晶,如一顆金色的丹丸在身體裡面。
狐仙金丹
相傳狐仙的內丹能解百毒,吃了能增加千年道行,此外,對人類還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狐精若失去自己的內丹,便會功力全失,打回原形。
仙狐錄
千書以周時子牙之言為引,著以仙狐錄,詳述九尾狐之特性,分身,剋制與由來。
五大仙
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間俗稱「狐黃白柳灰」(或稱「灰黃狐白柳」)為五大仙。
供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家中的佛堂、祖先堂旁邊供奉;另一種供奉方法是在院中角落蓋「仙家樓」,供奉五大仙牌位。
大仙廟
大仙就是狐仙,是千年狐狸修煉而成的,因忌諱狐字,所以,供在桌前牌位上不寫狐仙,而寫作胡仙和大仙。
胡三爺廟
在五大仙的崇拜中,民間對狐仙、黃仙和白仙更為敬畏,關於他們的靈跡傳說也頗多,將他們附會為胡三太爺、黃二大爺、白老太太,所以胡三爺廟也是供奉狐仙的。
港台很多藝人拜狐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很多藝人為祈求人緣好而紛紛拜狐仙。
轟動全港的狐仙事件:
八十年代初,現在的銅鑼灣"溫莎堡"當時還是"溫莎公爵大廈",事件是發生在該大廈三樓的一間酒樓。
有一晚有對夫婦為兒子擺滿月酒,他們包下全場大宴親朋,當晚他們夫婦就寢後,太太卻做了個惡夢。
夢中她見一隻紅眼尖牙的狐狸,狐狸怒罵她,在它的地方擺滿月酒,竟然也不敬它一杯,它要吃下她的嬰孩來洩憤,說擺便跑到嬰孩跟前,眨眼間便把嬰孩咬死。
太太醒後,立即把惡夢告訴先生,然後一起跑到嬰孩床前,見嬰孩已沒有呼吸,醫院証實為突發性死亡。
夫婦倆帶著悲傷心情,趕到昨晚擺滿月酒的酒樓,看到酒樓的大理石外牆上,石紋呈現一個像狐狸頭似的東西。
於是狐仙吃人事件,不但刊登在報章上,還傳遍了整個香港。
另一次狐仙事件,又是牽涉嬰孩的。據說一隻頑皮的小狐仙從內地東北山區輾轉來到香港,在夜間潛入已關門的百貨公司的童裝部門,穿上童裝到處玩耍嬉鬧,翌日店員看見滿地散落的貨品,但卻沒有遺失東西,疑是鬧鬼。老闆於是請來道士作法驅鬼,小狐仙在氣憤之下竟弄死一名嬰兒報復。後來一高人出手將其魂魄打進一道牆壁內,令牆上清楚出現一條狐影。後來台灣有一位已化為人身的狐仙,赴港將狐靈攝入一枚玉環內,再帶回陽明山附近放生。說也奇怪,牆上那狐影便自此消失。
|
|